將軍生病住院,碰到1位老戰友,不由自主伸手敬禮

2023-11-11     八月未完

原標題:將軍生病住院,碰到1位老戰友,不由自主伸手敬禮

上世紀70年代,百戰名將積勞成疾,住進了301醫院治療。1天,他透過窗戶,遠遠看到了1位多年未見的老戰友。2位老戰友的目光交匯一處,將軍的手不由自主地抬了起來,對著老戰友敬了1個軍禮。

民國3年,在上杭縣1戶貧苦的羅姓農家,1個可愛的娃娃呱呱墜地,父母為他取名為羅汝明。羅家父母雖然生活困苦,但還是花費積蓄,送羅汝明進入私塾讀書。在私塾里,羅汝明接受了知識的洗禮,成為了1名正直、誠實、有擔當的少年。

民國15年,因為實在交不起學費,羅汝明被迫輟學,當了雜貨鋪的售貨員。民國18年,紅軍抵達星聚鄉(今溪口鎮)一帶,開始「打土豪,分田地」。羅汝明聽說了紅軍的主張,趕到星聚鄉報名參軍,從此堅定跟著紅軍走。

幾十年戎馬歲月,當年的毛頭小子成長為我軍著名戰將,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歷任了紅1方面軍司令部參謀、八路軍魯中軍區司令、4野40軍軍長等職務,屢立功勳。新中國成立後,羅將軍再次肩挑重擔,被任命為海軍第二副司令,將全部心血投入到新中國海軍事業中。

羅將軍位高權重,卻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羅將軍的兒女們回憶:「父親要求我們事事靠個人努力,在外面一律不准打他的牌子,誰敢違反就要趕出家門。」

比如羅將軍的小兒子從中學畢業後,按照國家分配,前往山區修建鐵路。1次,將軍的小兒子遭遇工程事故,腳趾硬生生被石頭砸斷了。消息傳回,將軍的其他子女找來,求父親把弟弟調回來。

將軍得知小兒子受傷,也是心如刀割,但還是回覆:「其他工人同志能受的苦,我兒子也一樣能受,不准調他回來。」就這樣將軍的小兒子留在了原單位,繼續為國家修建鐵路,做出了一番貢獻。

還有1次,羅將軍的兒子正在上5年級,突然感染了風寒,被學校的老師送到了醫院。將軍因為公務繁忙,派警衛員來醫院,暫時照料一下自己的兒子。醫生問警衛員:「你是不是孩子的父親?」警衛員搖了搖頭,醫生又問:「孩子的父親怎麼沒來?」

警衛員按照將軍的吩咐,回答:「孩子的父親是個科長,工作實在太忙了,一時過不來。」醫生看了看孩子身上帶補丁的衣服,真的相信了,給孩子緊急治療。等到孩子出院時,又是由警衛員出面,搭乘公共汽車將孩子接回了家。

這就是嚴於律己、剛正不阿的羅將軍,向來一是一二是二,從不人云亦云,也不會違心屈服。1973年冬,羅將軍積勞成疾,住進了301醫院。1天,將軍打開病房窗戶,正在曬太陽。

突然,在對面的走廊上出現了1個身影,正是將軍的老戰友。將軍強撐著身體,站起身來,通過窗戶向外望去。老戰友也朝這邊望來,2人目光匯聚一處,將軍的手不用自主地抬了起來,朝著老戰友敬了1個軍禮,相顧無言。

羅將軍一生為國為民,始終把老百姓的事看得特別重要,把個人私事放在很低的位置上。他1個搪瓷缸子用了30多年,1件襯衫上補丁摞補丁,1間破落的平房住了十幾年,無怨無悔為國奉獻。

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得到了萬千百姓自發的敬仰,青史留名,永載史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eca6b21c8c1c4132740b52562f1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