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熱搜女王只罵了三成功力,內娛就無地自容了

2023-11-25     VISTA看天下

原標題:新晉熱搜女王只罵了三成功力,內娛就無地自容了

在到處是煩人荒唐事的當下,真的很久沒有一部劇如此「乳腺友好」了——

TVB新劇《新聞女王》,靠著角色們一個比一個牙尖嘴利、懟人金句滿天飛喜提了好幾天的熱榜熱搜。

內娛還在以談戀愛、辦婚禮為理想結局,TVB的罵人話術已經進階到「沒用就找個男人嫁了吧」。

內地劇女主們還在事業與愛情中猶猶豫豫。

TVB已經升級到女白領聽見男友問「工作重要還是我重要」時,翻白眼直接甩下一句「你說呢」走路出門。

尤其是劇里由佘詩曼飾演的女主文慧心,人稱文姐

說話做事猶如一道花崗岩石壁,氣場極強,哪怕自損八百、也會把瞄準她的炮彈擋回去。

她罵醒受到家暴卻因「家醜不能外揚」思想、本能隱忍的女富豪:

「你寧願用戴著三克拉鑽戒的手擦眼淚,卻不願意用它證明自己抗爭過?」

回懟用開除恐嚇自己的職場死對頭:「我的能力、我的資歷,哪輪得到你這麼低的職位炒」

職場死對頭算計她、讓她被迫離職,嘲笑「文姐一大把年紀、日後在職場不好混」,以為自己能激怒文姐。

但文姐只是用看傻子、看小丑、看微不足道的垃圾般的眼神掃了眼對方,回了句「神經」

論立意深意和劇集水平,《新聞女王》或許在老港劇里排不上號,但只是三分功力,和如今的內娛來說就已經超綱。

過去這幾年熒幕上有太多小家子氣的偽「大女主」,生活本就不易,看完這些更讓人憋屈又掃興。

大家急需一些大開大合的精神烈酒來提提氣,《新聞女王》此時恰好出現。

劇中人設爽得網友們快樂高呼:

「這個冬天!文姐你就是我唯一的姐!」

01

「惡女」型港劇大女主

碾壓內娛小白花

《新聞女王》相關視頻底下,經常有評論調侃「給內娛一點點TVB震撼」。

可看過就會知道,這哪裡是一點點震撼,明明是跨層級的隔空碾壓。

倒不是在拍攝技法、劇情安排上TVB有多超越,而是最基準的思維水平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像上面那個被譏諷「年紀大」的橋段,按照內地的大女主劇,一定會安排女主或嚴詞反駁、或悲憤哭泣、或隱忍不發。

總歸是要表演點情緒、有來有往地營造衝突矛盾,最後再來個女主翻身、啪啪打臉。

可《新聞女王》只會讓文姐翻個白眼就走掉,仿佛看了個劣質笑話。

區別或許在於,內娛不少編劇還在膚淺地認同年齡對女性而言是件了不得的醜聞,覺得這事一提出來女主就該羞恥破防,去爭出個對錯。

現實確實如此,沒人在意男政客們是否到了知天命的歲數,只計算女強人年過四十就算人老珠黃。

但放在「大女主」式的爽劇劇本里就顯得滑稽可笑。

年齡添了一歲就擔心自己沒人愛了、沒能力在職場混了,算什麼大女主。

相比之下TVB就對「什麼叫大女主」更信手拈來,對「年齡羞辱」這種初級手段不屑一顧。

從來就沒想過走內娛「真善美」式正義大女主的路子,一上來就是惡女式角色。

佘詩曼飾演的文姐,設定上是香港最受歡迎電視台的當家女主持,從名不見經傳小嘍囉一路打拚上來。

香港的職場是叢林社會,永遠斗不完、爭不完、搶不完。

叢林裡爬上來文姐也自然不是什麼等待救贖的小白花,而是算計著所有人的野心家。

文姐最大本領是強硬的業務能力。

發生突發社會新聞時沒有預先準備的發言稿,其他主播最多臨時發揮憋出幾句,她卻能在無稿狀態下隨機應變播報半小時。

她深知自己這份能力台里無人能取代,於是利用這一點倒逼她的上司飛爺。

會遇上緊急新聞、非她頂上不可的時候向飛爺提條件,不同意就罷錄。

而且微妙地把握著威逼利誘的分寸,提的都是那種「同意倒也可以」的小條件,比如小員工的組別調動。

飛爺每次都不得不同意她的條件,當時被氣得吹鬍子瞪眼。

事後又被文姐出色表演換回來的經濟利益哄得樂開花,滿口夸「公司還好有文姐頂著」。

內地劇里會設計女主好心腸無私幫助他人、提攜後輩的情節,以此突出角色的善良與高大上。

但文姐不會,她的所有提攜都有代價。

她會利用傳媒界新人身上最常見的純粹新聞理想。

一次發生廠房火災事件時,文姐為了做出最獨家深入的現場報道,想要拿到火場畫面。

她對一位新人記者說欣賞她真誠樸素的新聞熱忱,看到過新人工位上貼著的熱血口號,哄著新人:「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

結果新人為了拍到火場畫面,真就想辦法衝進了一片看似沒被燒到的廠房區域。

後來被蔓延的火勢包圍,想辦法成功上傳視頻,被救出時還在關心自己拍到的視頻播出沒有。

文姐不是全然鐵石心腸。

她得知新人被困也擔心,對方被營救出來時焦急地跑上前查看,心中情緒複雜一度快要落淚,或許是在新人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那天她自己也在火場外近距離報道,還被突發的火場爆炸波及,被震到嘔吐依然守在崗位。

看到新人的球鞋鞋底因高溫開膠,文姐丟掉自己身為前輩的架子,半跪著幫新人換上自己的鞋。

但先別開始感動,因為文姐一邊夸新人、幫她換鞋時也沒忘了撇清關係:

我是要火場畫面,但我的意思是叫你找火場的監控錄像、沒想到你會直接衝進去。

最後還面帶笑意地夸一句「真是敗給你了」。

為了新聞堅守崗位、看到新人被救出那一刻的眼淚是真的。

沒料到新人被困、後怕地撇清關係那一刻的算計也是真的。

只有這樣真心與假意摻半、理想與利慾摻半,文慧心才能在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香港往上爬。

單純剛正的純潔無邪小白花?那不可能是職場大女主的生存之道。

02

真正的大女主

不需要蠢女配

如果劇情只有聰明文姐拿捏利用身邊所有人,那《新聞女王》還不至於被網友們如此偏愛,捧出了豆瓣8.2的開分。

這劇巧妙的地方在於不屑於「眾星捧月」,玩什麼給配角降智、凸顯主角光環的低級操作。

文姐作為女主、算計利用他人往上爬,配角團們也如此,沒有誰覺得自己註定是職場競爭中的炮灰,包括被女主利用過的新人

每個人都是別人的獵手,也都是別人的獵物。

只不過,狩獵方式不一樣。

文姐所在的電視台里,目前出現的權力架構大致有四層。

最頂層是以一位女富豪為首的董事層,第二層是以飛爺為代表的管理層。

第三層就是文姐所在的高階打工人階層,離分享公司實權只差最後一步。

她與死對頭佐治正在彼此競爭、看誰先邁入管理層,二人斗得水火不容。

底下的下屬們跟隨二人分成了兩派——文家軍和佐治黨,這就是第四層,普通打工人。

能力強硬如文姐,在職場中的狩獵方式自然是前文中描述的氣勢逼人的狠手段,她的業務能力就是她的底氣。

普通打工人沒有文姐的能力,狩獵方式便更迂迴。

打工人一號代表曉薇,選擇的狩獵方式是給文姐當「丫鬟」

每天跟在文姐身後端茶倒水,永遠背著一個大大的托特包,裡面裝了保溫杯、充電寶各種工具,文姐需要時就遞上去。

文姐並不是個溫柔好脾氣的上司,會嘲笑她土氣、小家子氣、不漂亮,貶低的話張口就來,不在乎她自己的想法,曉薇的工作環境長期高壓。

但與此同時,文姐又會切實地教曉薇如何做事,給她結實慈善機構大佬的機會,把重要的專題報道交給她去做。

劇里有角色為曉薇抱不平,指出文姐對曉薇是「職場情緒霸凌」,打一棒子又給個甜棗、是在PUA曉薇。

殊不知從一開始這就是曉薇自己選擇的路。

她看準了像文姐這樣風格強勢的女上司,身邊其實不需要同樣強勢機敏的下屬,而是更需要一個聽話服從的依附者。

曉薇的原生家庭沒有權勢,自身能力也不突出,她想要往上爬,於是選擇了依附文姐的路子——「聽話是我的生存之道」

哪怕被同事私底下笑話是「丫鬟」,可大家明面上見到她依然得喊一聲「曉薇姐」。

文姐或許利用她做髒活累活,可她也利用文姐爬到了團體內二把手到位置。

與曉薇形成對比的是打工人二號代表詩晴。

她不願意學曉薇、表面上當溫順丫鬟來撈利益,而是選擇更出格的方式。

詩晴刻意地讓其他人以為自己是什麼職場妲己、職場菟絲花。

知道自己身材好,刻意穿修身凸顯身材的套裝進行直播,腰上還看似不經意地漏出一小截。

清楚地利用自己的外形優勢,讓接觸對象誤以為自己是「無腦大胸妹」放下警惕,套出不少新聞內幕。

詩晴不是膚淺的「色誘」,她的行為準則其實是做什麼都放手去賭一把。

一位精神病人發瘋持刀,其他人都不敢上前報道,只有她敢跟著病人女兒到現場。

線人傳來香港首富去世的消息,電視台想搶獨家首發報道,其他主播包括文姐在內,都顧慮消息萬一是假的、自己名聲會受損。

只有詩晴破釜沉舟,和文姐說自己平常本就沒有什麼端莊穩重的名聲,搶先報道了首富去世消息,立下大功。

旁人都覺得她是男女關係、職場關係中會被利用的那個,只有她自己知道——「到底是他吃我還是我吃他?」

劇里沒有一個角色是單純的無腦被利用,大家都是彼此帶著目的與野心做事。

哪怕是第一集裡的一個小嘍囉,也是抱著「做棋子就做棋子、至少有被人利用的價值」的覺悟在拼。

哪怕知道自己只是努力的庸才,永遠追不上努力的天才,也要為自己試一試。

內娛很多大女主劇看上去劣質、懸浮,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不敢像這樣寫全員惡女、全員算計的群像。

總是怕配角稍微有點腦子,女主的光芒就會被掩蓋、不夠大女主。

還害怕女主稍微使點手段,就不夠道德絕對正確、絕對高尚。

畏畏縮縮、這顧慮那顧慮,拍出來的女主自然越看越心虛。

03

內娛拍大女主

別再執著於立牌坊

如果要準確歸類,《新聞女王》其實相比於職場劇,更像披著職場皮的大女主宮斗爽劇,這原本也是TVB的強項。

裡頭的情節半真半假,比如管理層放任文姐與死對頭互斗,讓他們在競爭中卷出好報道,公司坐收漁翁之利這點是現實的。

這麼做管理者不僅可以更輕鬆,還可以確保出事時自己從中脫身——

都是底下人私心太重斗出了問題,自己最多擔個監管不力的責任。

借角色之口諷刺許多企業的內部運營:「一家公司通常有三分之一的人做事,三分之一的人不做事,其餘三分之一就妨礙別人做事」。

但同時不現實的是,《新聞女王》里互斗的頻率有些過於高了。

真實世界裡幾年也就遇上一次的大型社會事件,劇里每周都有,相當於《甄嬛傳》里嬪妃們一年整十二回滴血驗親。

鬥爭激烈程度都讓觀眾們忍不住吐槽:

「不是,公司給他們開多少工資啊?願意鬥成這樣?」

這讓《新聞女王》欠缺了一定底蘊與深度,但也讓它爽到了極致。

它的群像水平擱千禧年的香港職場劇里或許排不上號、只是入門級,角色設定都比較刻板印象。

可哪怕只有這一點港劇的老魂,用來碾壓內娛就足夠了。

一直讓我很羨慕的一點是,與內地劇相較,港劇塑造競爭與階層經常是去性別化的。

內地劇經常陷入男角色更會使手腕、女角色更會籠絡人情這種劇本創作中常見的刻板套路。

比如《三十而已》里塑造顧佳的女強人角色,是通過刻畫她擅長左右逢源,打入富太太們的交際圈、和她們搞好關係。

可在港劇里,這種套路只會分給缺少硬實力做底牌的人,不論男女。

比如《新聞女王》中,就是文姐的死對頭佐治拿到「交際花」劇本。

他靠著和富豪圈小開們打高爾夫球、混酒會、一起玩古董表拉近關係,知道自己能力上不如文姐,就誘惑男上司說「得找個和你聊得來的下屬」。

和董事們一起在高爾夫球場開會,人人穿著運動服飾卻不通知文姐,讓她穿著套裝裙小皮鞋尷尬地被排擠到一邊。

空有人情、缺少硬實力,最後被情人與上司統統拋棄這種內地劇會安排給惡毒女二的戲碼,在《新聞女王》中也安排在佐治身上。

劇里曉薇與詩晴為了在雙方鬥爭中留有後路,都與佐治保持了一定的曖昧關係。

但也都在文姐扳倒佐治的時候立刻脫身、將他拋棄。

倆人默契地凝視佐治無能狂怒、潰敗地衝出演播廳的背影,誰也不想上前安慰,眼神里寫滿「不中用了」

相對應的,內娛通常會給男主的「梟雄」式劇本被分給了文姐。

耍手腕有狠招目標專一隻奔著利益與權利,至於會不會被罵不夠溫柔、不夠善良、不夠顧家,那不是文姐需要考慮的事。

內娛塑造大女主劇,總是像封建時代立貞節牌坊一樣。

要求那位女主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正義又善良、天真又聰明、顧工作又顧家,事業成功同時還得令男人喜愛,必得完美無缺了才可以頒發「好女人」證書。

看的過程中只覺得一層又一層枷鎖在往身上套。

且問題是,世俗語境中的「好女人」往往未必意味著「強女人」。

同樣為提供幻想的大女主爽劇,港劇為觀眾搭建的臨時夢境顯然更為可靠高級。

像一杯精神伏特加,更適合被生活壓抑到急需發泄的普通人短暫沉溺其中。

它不執著於讓人當一個「好女人」,而是鼓勵人去當所謂的惡女、俗女、心機女、平庸女,怎樣都好。

只管張牙舞爪地去走你想要的路,不必在意周遭無趣的評議沸反盈天。

還沒看夠?點擊視頻,看今年最讓人心疼的網紅,如何用200G視頻,紀念27歲意外離世的女兒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內娛這次被碾壓慘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ec4ca6d2d0f4b5d7664dda8422b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