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可能有這樣一些誤區,怎麼家屬已經接受了戒毒治療,斷了沒多久又吸?不是已經戒毒成功了嗎?
其實復吸對於吸毒者來說是比較常見的,在很多種情況下,都可能讓吸毒者重蹈覆轍,怎樣避免復吸尤為重要。
已經戒毒治療為什麼仍復吸?
吸毒者在接受治療後依舊復吸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千萬不能忽視了!
1、戒毒者內心依舊對毒品存在渴求。
戒毒者對於毒品並沒有真心的希望戒斷,仍然對毒品有一定的渴求心理,依舊會從心裡想著毒品,抱著這樣的心態是很難完全脫離毒品的。
2、本身的人格與吸毒後人格有極大變化,難以恢復。
戒毒後面臨人格的變化,即使在戒毒之後也難以恢復到本身的人格,對於人格方面的遺留的障礙,需要持續的接受心理方面的康復治療。
3、戒毒者對戒毒治療的參與度不高,戒毒治療不配合,戒毒不徹底。
在參與戒毒治療的時候,患者就表現出極其的不配合,這樣也大大的影響了戒毒療效,直接導致戒毒不徹底,戒毒效果大打折扣,埋下了復吸的根源。
4、整個治療過程、治療結束後情緒變化也會決定是否治療後仍然復吸。
在治療過程結束後,患者的情緒變換很大,回歸到正常生活,受影響因素陡然增多,不穩定情緒持續激增,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適應,也可能導致復吸。
5、身體上需要面對的問題,如吸毒後健康受損、受疾病困擾。
患者可能仍然存在一些軀體疾病或者吸毒後導致了健康受損,留下了一些後遺症,飽受疾病的困擾,這些問題讓他們很難融洽的回歸社會,更在社會中處於弱勢,病痛使得他們無法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嚴重的影響了生活。
6、社會上對吸毒人員、戒毒人員的看法,受到排擠、不公平待遇等,可能使患者再度復吸。
患者在治療出院後,可能仍然受面臨一些排擠與不公平的待遇,這讓他們總覺得自己異於常人,也會嚴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可能他們又會從「毒品」中尋求「安慰」,再次染上毒癮。
7、回歸社會後,來自曾經的「道友」的影響,或者吸毒環境的影響。
回歸社會後,便又能接觸到以前的毒環境、毒友圈,在環境的影響下,可能復吸毒品,吸毒者比起一般人更禁受不住誘惑,對於毒品的警惕心很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治療之後我們還需要做到這些
為了不讓毒品再次「有機可趁」,即使在接受了戒毒治療之後也絲毫不能夠懈怠,戒毒治療的環境和外界環境有著非常大的不同,約束力也隨著患者的出院而小了很多,很多事情都是靠著患者自己的自覺性,自覺的堅持,維持良好的戒毒成果。
對於戒毒的患者而言,在接受了戒毒治療之後,也一樣要保持高度的自律性,如果真心想與毒品斷絕聯繫,最好是遠離以前的毒圈、切斷與以前毒友的聯繫,搬離以前的不良生活環境。
閒散盲目的生活容易使戒毒者再度想起毒品,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應當幫助患者回歸社會後充實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又回到了閒散、懶惰的生活氛圍中。具體來說,就是讓自己變得「忙起來」,有更多的事情可做,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毒品上。
孫明(化名),因為吸毒和妻子鬧過很多矛盾,現在他已經戒斷幾個星期了。一天晚上他駕車從單位回家,在途中的一個十字路口本來該右轉,但他決定向左轉,因為口渴,左轉的這條路上有超市可以買水。在這條路上,他經過了一個酒吧,以前這個酒吧他也去過幾次。
因為那天天氣很熱,他決定順便到酒吧喝杯可樂。走進那個酒吧後,酒吧的氛圍讓他產生了喝酒的念頭。這樣,他就喝了兩瓶啤酒,心理開始有點想毒品,剛好碰到了一個過去的毒友,而這個朋友剛好身上有一點冰毒,就這樣,孫明開始復吸了。
完整的戒毒不僅僅是藥物、心理治療,除治療環節以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戒毒不是一時,「一朝吸毒、終生戒毒」需要患者不斷的堅持與努力,與毒品抗爭到底。
完整的戒毒不僅僅包括著生理上的脫毒、心理上的脫毒,更有回歸社會,這也是關鍵的一環,如果在治療後復吸,那麼也不能算真正的脫毒。其實在治療後,患者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控好自我,斷絕與毒品有關的一切,維持一個較好的操守。
今天也要提醒大家置頂/星標康達君!
作者:普及知識的康達君|羿思月
編輯:羿思月
校對:藍袖子
審核:藍墨水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不錯,請分享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如果身邊有人不慎沾染吸毒,請多點關愛和包容,儘早幫助他們戒毒,逃離毒品的魔掌!
---- 版權歸湖南康達自願戒毒中心所有 轉載請註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