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一座城,千年的回望

2023-06-27     中國菏澤網

原標題:菏澤:一座城,千年的回望

一座城,千年的回望

一座城市的底蘊,大概在於它深厚的歷史文化;歷史文化如同肥沃的土壤和雨露,滋潤著城市的文明發展;現代與歷史的碰撞,會賦予城市不同的內涵,展示出它非比尋常的一面,古樸厚重而又充滿勃勃生機,菏澤,就是這樣一座城市。

大概在1200多年前吧,正是唐天寶時期,在古單父的一條黃塵古道上,秋陽高懸,黃葉飄飛,一人一馬,寬袍博袖,頭戴一笠,腰懸青鋒,正踽踽而來,這便是後世名動千古的「詩仙」李白了……之後,杜甫、高適聯袂而至,他們登高而望,留下了「「樓台照海色,衣馬搖川光」「寒蕪際碣石,萬里風雲來」的絕響,這是詩人們對當時菏澤的風景環境最好的描寫了吧!這也絕不是他們的誇大之詞,之後,有著「五言長城」之稱的劉長卿來了,這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詩作者舉杯揮一揮飄飄的衣袖,留下「日暮微雨中,州城帶秋色」「綠樹映層城,蒼苔覆閒地」的描寫,這是他們外地人對當時菏澤的夸譽。

有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呢?

列入北宋文學史開篇第一人的王禹偁更是一名赤子。1000多年前,因直言被貶陝西商州的他在異鄉,穿行在曲曲折折的山徑上,金風颯颯,夕陽半含,他的心中忽然湧出一陣熱潮,眼眶不禁熱了。多麼熟悉的景色,這不是故鄉的原風景嗎?「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家鄉,雖然在初官單州成武時,他看到的是「古砌莓苔遍,荒城草木寒」「雨菌生書案,飢禽啄印床」,大概那個時候魯西南的小城,環境都差不多吧!雖環境不好,但是在這個山徑上,我們所看到的,不是那個「被鶴氅衣,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的他了,而是懷念起家鄉的好,和如今在外的遊子懷念菏澤的胡辣湯、水煎包一樣的情感了。

一座城,送夕陽,迎素月。從時光的窗中凝視,風帆沙鳥,煙雲竹樹盡在風煙中雲起雲散;一座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長衫短褐、朝來夕去、車馬星散;大河奔流、櫓搖欸乃、化變通衢;金戈鐵馬和刀光劍影閃爍其間,繁華落盡,只剩七十二處坑塘和古井搖晃著舊日的綠波。

曾幾何時,由於地勢低洼,雨水污水混流,菏澤城不但飲用水苦咸,且亂搭亂建,生活環境不如人意。鄉村環境更是文明新風所不到,民間有戲言曰:「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屋裡屋外髒亂差。」多少年前,曾經有慕名曹州歷史來旅遊的外地人來到後大失所望,感受與古詩中所描繪的大相逕庭,留下了「看景不如講景」的感嘆。

進入新的時代,隨著「突破菏澤」戰鼓的擂響,菏澤城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一都四鄉」的名片越擦越亮。「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設讓古曹州城變得更加智能、文明、有序;「航空時代」「高鐵時代」的到來讓這座城更快進入國際化先進都市行列;「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工作的推進讓城鄉居民感受到了新時代的美好。如今,走進菏澤大地,城鄉環境早已不復從前,不但「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更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成為詩意的棲居之地。不信,請看菏澤的人們開心微笑的臉龐,就是那盛世花開的最好證明!

在千年的城市中追尋,回望城市千年的歷史,攥一把腳下每寸褐色的土壤,都能從中流出歷史的汁液。站在曹州古城牆的樓頭,遠望雄渾黃河日,瀲灩雷澤波,一種宏大的迴響從雲捲雲舒的天邊奔涌而來,與霞光交織,悠遠開闊,在這牡丹盛開的大地上,迎來春色換人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cb9a7252e1071a6fa1aa62004a0de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