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條熱搜大家注意到了嗎?
圖片來源:微博-生命時報
炒菜不開或早關油煙機,喜歡用土榨油,炒菜時放鹽特別多,喜歡高溫的烹調方式(油炸、燒烤等),這些壞習慣都有可能小心躺槍「家庭癌」!
作為家中的掌勺人,一定要有健康做飯的意識。
除了避免這些壞習慣,為了寶寶們的健康安全,科大大還想好好說一說那些容易被家長忽視,卻很容易中毒,甚至致癌的可怕毒素!
<1>米酵菌酸:死亡率能達到100%!
米酵菌酸,是由一種「椰毒假單胞菌米麵亞種」的細菌產生的毒素,它最容易出現在發酵的食物里。
比如前兩年黑龍江那起,致一家9口人死亡的罪魁禍首——「酸湯子」,就是一種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成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
可怕的是,那次家庭聚餐中吃的這種「酸湯子」已經在冰箱裡冷凍了1年之久!所以才會引發可怕的米酵菌酸中毒!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米酵菌酸的可怕之處還有下面這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看到沒有,米酵菌酸最短毒發時間,只有30分鐘!
那麼米酵菌酸經常藏身於哪些食物里呢?
隔夜泡發的木耳或銀耳:長時間高溫泡發下,很容易滋生椰毒假單胞菌。
解決辦法:木耳洗乾淨再泡,別泡太久。當用手摸著黏黏的時候,可能細菌超量,最好別再吃了。
泡發後及時食用。如果要涼拌,最好先用開水焯熟。
不要用隔天泡發的木耳、銀耳。
自製穀類發酵食品:像廣東或南方地區腸粉、米粉、河粉、陳村粉、粿條、瀨粉等濕米粉。
一旦存儲不當,很容易受到污染產生米酵菌酸,即便加熱也無法消除哦。
解決辦法:不要用發霉的玉米或其他穀物等自製食品。
泡發豆類時要勤換水。
選購河粉、腸粉等包裝濕米粉時一定要看好生產日期,不要買三無產品。
除了米酵菌酸,還有一種黃曲黴素,簡直是食物中毒屆的「扛把子」!
如果說米酵菌酸的藏身之處不太常見,那麼黃曲黴素的污染就是「無孔不入」!
我們常吃的很多食物,都極容易被黃曲黴素污染。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黃曲黴素:毒性大過農藥,強致癌!
黃曲黴素到底有多「毒」?科大大先用一張圖告訴你: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講真,看了上面的內容,科大大表示: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麼可怕的黃曲黴素,一般隱藏在什麼食物里呢?
穀物、堅果、籽類:尤其玉米和花生被污染最嚴重。
解決方法:著重點名,不要吃土榨花生油!
同時我們在吃堅果時,比如花生、核桃或其他堅果,如果感覺到發苦了,一定要立即吐出來並且漱口!
變質的米飯:包括大米、小米等。
解決方法:不要吃剩飯剩菜,做飯時一定要按需做飯,儘量別剩下。
用時間太久的筷子:筷子很容易接觸澱粉,時間長了會藏污納垢,滋生黃曲黴素。
當然同理,用了太久的木質菜板也是黃曲黴素的滋生地哦!
解決方法:可以用不鏽鋼筷代替木筷。
或者充分清洗筷子,先泡一泡再洗,筷子用一段時間後要及時更換。
劣質芝麻醬:有些不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用變質的芝麻、花生為原料製作花生醬、芝麻醬,而變質花生和芝麻都含有黃曲黴素。
解決方法:一定要去超市購買合格產品,千萬別買三無產品。
如果實在無法判斷,最好認準大品牌。
看到這兒不少家長表示:怎麼吃啥都有危險,我不如自製食品給娃吃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自製食品也不安全,科大大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廣東一位媽媽為了給4歲的大兒子和10個月的雙胞胎小兒子「降火」,給他們喂了「腌制3年的冬瓜水」。
結果3個娃相繼出現嘴唇變紫、全身發紺、噁心的症狀。
原來這腌制了3年的冬瓜水,讓寶寶們亞硝酸鹽中毒了!
科言科語有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給娃自製輔食,嚴防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實質上是一種各國都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咱們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可以作為護色劑、防腐劑用於食品加工。
這個看似安全的食品添加劑,能有啥危害呢?
有急性毒性:亞硝酸鹽一次性攝入200毫克就有中毒的風險,一次性攝入1.3克就有死亡的可能。
間接致癌: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進入體內會和胃裡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
和前面兩種毒素相比,亞硝酸鹽的威力雖然沒那麼大,但它卻是我們生活中最最常見,也最容易忽視的。
尤其是給寶寶製作輔食時,下面這些食材千萬別用:
久放的蔬菜
蔬菜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亞硝酸鹽,存放過程中,會把蔬菜自身的「還原酶」轉化成亞硝酸鹽。存放越久,亞硝酸鹽含量就越多。
再比如隔夜菜,可以通過細菌製造出亞硝酸鹽。
解決辦法:增加買菜頻率,蔬菜不要久存。
給寶寶製作輔食時,切碎的菜要儘快下鍋烹飪;如不是馬上烹飪,應把新鮮菜葉放入冰箱冷藏。
煮之前在沸水中焯一下,可幫助除去60%的亞硝酸鹽。發現蔬菜發黃、打蔫就不要吃了,此時的亞硝酸鹽含量已大幅度上升。
必須儲存的話,做好的菜泥先用乾淨的勺子將要吃的量舀出,要在低於零下18度的條件下冰凍,防止細菌污染,並且建議在12小時內儘快吃完。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剛做不久的腌菜
蔬菜在剛剛腌制的時候,大概15天左右,亞硝酸鹽含量達到高峰,之後亞硝酸鹽的含量會慢慢降低。
所以沒腌透的菜千萬別吃!
解決辦法:自製腌菜,最好20天之後再吃。購買腌菜也一定要買正規廠家包裝的,避免在路邊攤買散裝腌菜。
而對寶寶來說,腌菜含有大量的鈉,最好一點都別給寶寶吃。
顏色鮮艷的熟肉
有些不法商家為了讓肉製品看起來賣相更好,會使用亞硝酸鹽。
解決辦法:如果肉從內到外都是紅的,鮮艷得異常,可能是添加了亞硝酸鹽,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不要吃。
給寶寶吃的肉,最好是新鮮、現做、煮熟徹底的。
還有像久煮的火鍋湯,不幹凈的海鮮等,都會有亞硝酸鹽,在吃這些東西的時候一定一定要注意。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尤其是亞硝酸鹽中毒,發病急,要及時撥打120或送往醫院救治,同時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食用任何可疑食物。
保留疑似導致中毒的食物,以便醫生及時、準確查找出原因並對症處理。
對於大寶寶,如果症狀不嚴重,在進食後1~2小時內,可採取一些自救措施,如催吐。
娃入口的食物,多一份小心,就多一份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