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三張新課表,透露出這些重要教改信號

2023-09-07     京城教育圈

原標題:關注!這三張新課表,透露出這些重要教改信號

新學期開始,家長們通常會完成三項「工作」:購買學具、包書皮和列印課表。有多少家長曾經幫孩子列印過課表呢?三張新課表,一張放在鉛筆盒裡,一張貼在書桌前,還有一張丟了的時候備用。

課表從某種程度上講更像是一個風向標,它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教育改革的整體方向以及各個學科的重要性。通過觀察新學期課表的變化,家長可以大致了解小學甚至初中階段應該著重關注的學科方向和內容。

今年的課表與往年相比,是否有什麼變化呢?

外語課占比減少

通過網傳的這張某小學一年級課表可以看出,北京一年級和二年級,有的學校一周已經只剩一節外語課了。

據了解,還有的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開了兩節外語課,但是原來這些學校大都是一周三至四節,有的甚至一周開了五節外語。

外語課時減少符合要求嗎?據了解,《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要求,外語課時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占比為6-8%,這個標準明顯低於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

在北京市教委發布的《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中,對於外語學科提出,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起始年級為一年級;一至二年級使用地方課程學時,以聽說為主;初中階段開設外語,可在英語、日語、俄語等語種中任選一種。

曾有家長擔心,外語在中考和高考中卻是三大主科之一,如果小學外語課時少,會不會影響到初高中的學習。還有的家長建議,降低外語在考試中的占分比重。

對於降低外語考試比重的建議,教育部這樣答覆:外語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同時,現階段外語統考安排是按照中央對高考改革頂層設計確定的。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規定,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至於後續會不會有所調整,大家可以持續關注。

另外,對於小學外語課時減少,家長們也不必過於焦慮。畢竟,小學英語學習的內容少,且以培養興趣和聽說練習為主。如果孩子對外語比較感興趣,家長可以抓住孩子6-12歲的語言敏感期,做一些學習規劃,為孩子初高中的外語學習減輕壓力。

從「學習科學」到「提升思維」

通過網傳的這張某小學三年級課表可以看出,科學課的課時,已經和外語並駕齊驅了。而且,科學課已經下沉到了小學一年級。

其實,我們從教育部發布「關於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中就可以發現新課標中的這個明顯變化:科學課程起設年級提前至一年級。

教育部在召開會議時曾強調,要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強中小學科普和科學精神培育。

在剛剛過去的9月1日開學日,北京市科協組織「科學家精神宣講團」走進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建華實驗學校、雙榆樹第一小學、北京中學、平谷區第七小學等北京多所中小學校,讓科學家精神課程進駐課堂,用科學家精神開啟「開學第一課」,4.5萬餘名中小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開學第一課」接受科學家精神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增強科學探索的好奇心,崇尚科學、熱愛科學。

些無疑都傳遞出一個信號——國家對於科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正在日益加大北京家長一定尤其要予以重視,因為這個變化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升學規劃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孩子該怎樣學習,重視哪些科目,更加需要家長早日規劃和引導。建議家長不僅要看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性,更需思考如何提升孩子的科學素養。

小學階,建議家長周末和假期,陪伴孩子走進博物館、科技館,參加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欲,為他們的科學素養賦能。

初高中階段,建議家長提醒孩子在課內學習時,有意識地培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融合思考能力,在課後減少機械學習知識的時間,增加社會實踐時間,鼓勵孩子參與科學創新與技術實踐的跨學科探究活動,引導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開展探究活動,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

專業人士分析,減負和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北京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兩大趨勢。一方面減負增效,一方面通過多元化路徑選拔學生,讓一些有天賦、創造力強的學生脫穎而出。比如,今年出爐的「北京青少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對標英才計劃,培養學科涉及五大學科,即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全市初二至高一學生均可報名參加。再比如,今年八月,海淀區首屆「人工智慧實驗班」開班。此外,北大物理卓越計劃初三學生就可以報名,而清華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生對象同樣下探至初三。還有,今年清華大學求真學院院長丘成桐為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師大實驗中學等全國18所中學授牌「丘成桐少年班」,為大中小銜接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

對於選拔有天賦的學生,教育部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開闢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一體化的識別、選拔通道。

副司長說得很清楚,向下銜接,要開闢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一體化的識別、選拔、培養、升學的通道,讓有天分、有潛力、有志趣的學生能夠脫穎而出!

如何讓孩子具備拔尖人才的潛質?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它需要家長持久的陪伴和引導。建議家長鼓勵孩子從小去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無論是做科學實驗還是進行科學探究,不僅要關注結果和結論,更要關注背後的科學原理和思路邏輯。

體育課占比增加

通過網傳的這張某小學一年級課表可以看出,體育課天天都有。據多位熱心家長分享,大部分小學體育課都是一周五節。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中明確表示,體育與健康在一至九年級開設,每天1學時,每學期至少安排室內課4學時。

不少關注京城教育圈的圈友應該已經知道,2024年中考體育總成績50分,由過程性考核(八年級第一學期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10分及八年級第二學期的體育健康知識考核10分)20分、現場考試30分組成。此後,依據《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北京中考體育將以分年級過渡、逐步推開的方式,從2024年的50分逐步增至70分。

整體來看,北京中考體育總分增加,是為了倡導學生堅持鍛鍊、養成習慣、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而不是為了難倒孩子、考倒孩子,更不是通過體育考試選拔學生。所以,家長對中考體育分值的變化不要過分擔憂。

畢竟,這樣的調整可以督促孩子平時積極進行體育鍛鍊。在孩子的成長、學習,包括考試的過程中,身體狀態、精神狀態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孩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以及各項考試當中,孩子的人生才能有更多出彩的機會。

附: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表

作者 | 京教君

素材 | 綜合自教育部官網、北京科協、京娃圈、熱心家長分享、京城教育圈,京城教育圈進行整理和補充

今日推薦視頻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里,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b20567e4fc05da9d35855a693d7d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