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交響

2024-08-06     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明玉 巴黎報道

「我有過這個夢,直到游完那一刻,才覺得還是全力去拼,夢才能成真。」8月4日21點,結束了尿檢的孫佳俊回到中國隊休息區,情緒已經平復的他,胸前掛著那枚改寫了諸多歷史的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以下簡稱男子混接)金牌。

從1984年至今,美國保持著該項目10屆奧運會金牌不斷的恐怖紀錄,而中國隊的最好成績是東京奧運會的第八名。

這個壟斷,中國隊是怎樣打破的?這個夢想,孫佳俊又是怎樣實現的?

奪冠前這三天——

主力、壓力和動力

隨中國隊奔赴法國前,孫佳俊能否參加男子混接還是未知數。8月2日至4日決賽前這三天,他的發揮是關鍵所在。

8月2日的男子100米蝶泳預賽,孫佳俊以51秒85排名19,王長浩以52秒37排名26,都未能進入半決賽,按接力隊單項成績排名的選拔標準,孫佳俊就此鎖定主力陣容第三棒。

8月3日男子混接分組預賽,中美分別在第一和第二小組,中國隊排出仰泳徐嘉余、蛙泳覃海洋、蝶泳王長浩、自由式潘展樂的陣容。決出的總排名前三是法國、中國和美國隊,相應的決賽道次為法國4道、中國5道、美國3道。

預賽排名符合中國隊戰術安排,決賽與美國隊之間隔著法國隊,中國隊可以免受影響放手施為,而蝶泳這一棒,孫佳俊上。

進入了接力陣容,第二次參加奧運會的孫佳俊對自己並不滿意。「單項成績還可以游得更好一些。」想法越多,他的壓力越大,「7月初到法國調整好時差後,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湧出來,像過電影一樣。」這些壓力中,還有一份責任感,「在東京,閆隊(閆子貝)和鄭教練(鄭珊)都留下了遺憾,我特別想彌補上。」

「你要享受壓力和這種賽前緊張的感覺,直面困難才能戰勝它。」和孫佳俊同屋的老將汪順給出了建議。儘管自稱沒啥天賦,但孫佳俊不笨,從蝶泳單項到男子混接決賽這三天,他學會了與緊張相處,隨之而來的是放手一搏的狠勁和恰到好處的鬆弛感。

奪冠後的淚崩——

我替閆隊和鄭教練圓夢了

中國接力隊提出打破美國隊壟斷,並非兒戲,而是確有破解之法。

徐嘉余保持狀態在線,覃海洋低開高走,最後一棒潘展樂這個無敵的存在,就是最關鍵的大招。孫佳俊的第三棒優勢並不大,但清楚自己該幹什麼,「我必須死死咬住美國和法國隊,為潘展樂爭取時間。」出場前,四個人互相鼓勵,「我們都沒說拿冠軍,但都心照不宣,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孫佳俊說。

決賽開始,首棒徐嘉余後50米才追上,以微弱優勢率先交棒;覃海洋和徐嘉餘一樣,衝刺交棒時奪回第一。

孫佳俊接棒後,在前25米保住了第一,隨即便被法國和美國對手超越,他死命追趕,甚至最後一段衝刺都顧不上換氣,創下51秒19的個人新高成績。到了潘展樂的最後一搏,前50米他超越美國隊,75米再超法國隊,45秒92!這個成績超越了他自己剛剛打破的46秒40世界紀錄,最終以0.55秒的優勢率先到邊!

美國隊雖然最終超越了法國,但也只能看著潘展樂捷足先登。

壟斷,被打破了!

巴黎拉德芳斯體育館瞬間沸騰,回到出發台的孫佳俊與徐嘉余和覃海洋高舉雙手,迎接潘展樂。「那一刻,大腦一片空白,什麼都忘了。」到了混採區,孫佳俊已泣不成聲,直到見到記者前一刻,他才真正平靜下來。

「我守住了自己這一棒,更要感謝隊友。閆隊和鄭教練未能實現的夢想,我替他們做到了!」孫佳俊說,獲得這枚金牌是拼搏加運氣,但他的勤奮同樣是這個歷史畫面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奪冠後,孫佳俊第一時間給奶奶代仁美、鄭珊教練和閆子貝發了信息。記者問奶奶回復了什麼,他笑了:「奶奶說,好好休息。也對,我太累了,這下終於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漫長又短暫的巴黎逐夢,孫佳俊贏回一枚超級金牌,得償所願。

父親孫海兵

「他沒讓祖國失望」

「俊俊,祝賀你,讓五星紅旗升起在奧運賽場!」8月5日凌晨,代仁美第一時間給在巴黎的孫子孫佳俊發去微信。凌晨2點53分,孫佳俊暖暖地回了一句:「謝謝奶奶!」

「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在賽場上升國旗、唱國歌。」代仁美說,8月1日是佳俊24歲生日,她給孫子發去了生日祝福,還附帶了一個「666」的微信紅包,願他大賽大順。

孫佳俊和隊友奪冠後,代仁美的電話就沒停過。從小區大門到樓棟入口,紅色的慶祝橫幅,都在傳遞著宜昌小伙和隊友們的奧運傳奇。

2009年,代仁美一路帶著9歲的小佳俊前往武漢練習游泳,祖孫倆租住在幾平方米的房子裡,一住就是三年多。每天送小佳俊進游泳館後,她總是趴在窗台上看孫子練習。她對孫佳俊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無論什麼事,只要努力了,拼過了,就不遺憾。」

「決賽時,直到直播畫面中出現孫佳俊,全家懸著的心才落地。」孫佳俊的母親陳早榮透露,此前,全家人都不確定他是否參加接力賽。

賽後,孫佳俊淚灑泳池的一幕,讓宜昌的家人眼眶濕潤。「一路走過來,他太不容易了。」陳早榮說,但全家都支持孫佳俊追逐夢想,不留遺憾。

「兒子辛苦了!」不善言辭的父親孫海兵難掩激動,「我一直相信兒子,他沒有讓祖國失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義超 通訊員 王振 余佳玥)

兒時老師

發來了新「作業」

「孫佳俊,多年後,張老師再給你布置一項作業,作業內容,回母校看看,時間,你定。」8月5日中午,武漢市礄口區井岡山小學老師張兆君向遠在巴黎的學生孫佳俊發去消息。2小時後,回復到了:「謝謝張老師,我會回去看您的。」

兒時的孫佳俊,曾就讀於井岡山小學,2009—2012年在湖北省崇仁體育中心訓練。如今的孫佳俊已經畢業十幾年,但一提起他,張兆君腦中立即浮現那個帥氣、陽光、穩重的形象。

2009年,9歲多的孫佳俊由奶奶陪伴著,從宜昌來武漢求學。「他剛轉到我們班上時,由奶奶帶著他,這孩子非常乖巧,比同齡人懂事有禮貌,為人也低調內斂,不愛張揚,我相信也正是這些特質,讓他走上冠軍之路。」

2023年10月16日,在井岡山小學的升旗儀式上,校友孫佳俊通過視頻發來國旗下的講話,激勵學弟學妹們發揚礄口「冠軍精神」。孫佳俊說,校園一角的假山靈石,秋日裡滿園飄散的桂花香,還有與小夥伴揮灑汗水的暢快淋漓,常常浮現於眼前。最難忘的是班主任張兆君的潤物細無聲,許多老師、教練對他的鼓勵與幫助,是他前行路上最有力的支撐。

自北京奧運會16年後,孫佳俊的奪冠讓「冠軍搖籃 金牌基地」省體育局崇仁體育培訓中心成功續上了來之不易的奧運金牌。孫佳俊在崇仁中心少兒體校游泳重點班師從劉華斌教練,他給這個弟子的評價是「主動、刻苦、自律」,「那時候他10來歲,技術底子、訓練能力較為薄弱,但是他並沒有按部就班跟著計劃訓練,每次下課都會主動問教練技術問題,回家之後就給自己『加作業』,通過強化輔助練習不斷彌補自己的短板。」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倩倩 劉潔 通訊員 詹鷗 王雯婷 高珊)

地質大學

奧運之巔有我「小孫」

孫佳俊和中國隊的奪冠,讓遠在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老師、同學們都非常驕傲。孫佳俊是該校體育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

賽後第一時間,孫佳俊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地大體院副教授張毅恆馬上發出了祝賀信息:「祝賀佳俊在奧運賽場上奪得金牌!付出終有回報,希望你今後能保持這樣的狀態,不斷突破,創造新的高度,在更多領域勇攀高峰!」

體院副院長李倫說:「近兩年,孫佳俊都忙於備戰亞運會和奧運會,但他對學習看得很重,也抓得很緊。他經常都是利用晚上時間自學,小伙子肯吃苦,很不容易!」

孫佳俊和毛蕾同一師門,平時交流很多,毛蕾習慣喊他「小孫」,「他蠻靦腆的,學習很上心,人非常友善。今年春節前他專門寄來一箱家鄉臍橙,擔心大家不肯收,還特意囑咐水果不貴重,感謝大家平時對他的關照。」

因為訓練任務重,孫佳俊在學校的時間並不多,但絲毫不影響他與老師、同學的交流,張毅恆說:「他經常結合自己的訓練進行總結,希望今後能把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研究。」

「地大有著良好的體育育人傳統,一代代傳承,孫佳俊奪冠體現了地大學生敢於拼搏的精神。」李倫說,「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希望能有更多的地大學子為校爭光、為國爭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理略 通訊員 王俊芳)

全國首屆三大球青少運動會男足資格賽在漢打響

湖北日報訊 (記者蔡毅、通訊員呂露)8月5日下午,全國首屆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男足資格賽(G組賽事)在武漢打響。在首輪較量中,坐鎮新華路體育場主場的湖北U18隊以4比1輕取安徽U18隊,取得開門紅。

作為新增設的一項全國賽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與學青會、全運會一起構成旨在提升我國青少年三大球水平的全國頂級賽事。在足球項目上,賽事要求隊員必須是2006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球員。全國30支參加資格賽的隊伍被分成7個賽區,每個賽區的前兩名及成績最好的第三名,將和東道主湖南隊一起出戰年底在湖南省進行的決賽階段比賽。作為7個資格賽東道主之一,落位G組的湖北隊將與浙江、安徽、廣西和海南隊同組競技。

此外,該項賽事前三名所獲獎牌將被計入2025粵港澳全運會榜單。因此,首屆青少年三大球賽事也被各省市自治區稱為全運會的「前哨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af28e5d742ea44515ccdc71aedaf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