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叔
韓國女藝人雪莉,在10月14日在家中自殺身亡。年齡只有25歲,據判斷得出的消息是死於抑鬱症。
關於她的話題一時之間被捧上熱搜,微博也一度癱瘓。
其實,早在事發之前,就有過各種極端的徵兆。在2016年,曾在社交網站中發表自己手腕布滿紗布的照片,以顯示自己手臂動脈之間的多個傷口。隨後,在2018年的韓國真人秀節目《真理商店》中傾訴「感覺很多人唯獨對我帶著有色眼鏡……觀眾朋友們,也請疼愛我一些吧。」直到事發最近半個月,還依舊半夜開直播,含淚吮吸手指不說話。
這些極端,異常情緒的背後,迫使她一步步地走向崩潰的邊緣。
極端情緒相比抑鬱症更可怕
抑鬱症就真的這麼可怕嗎?也許,沒有感同身受不會真正地體會其中的苦衷。那究竟什麼是抑鬱症。
在《精神病學》一書中,這樣說道「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生化,生理,內分泌以及心理社會等因素有關」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性格內向以及抑制型氣質的人群更容易患抑鬱症,而負面的想法和功能失調性態度是抑鬱病的誘因
除去身體上不可避免的因素,心理上的患抑鬱症的情況更嚴重。尤其是現代人面臨的各種情緒,關係,以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壓力,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的一根稻草。
其實,極端情緒有時候抑鬱症跟可怕,如同生活之中的各種不如意,都來自於自身的消極情緒。有時候絕望的情緒,都是一次次的失望堆積而成,當自身感覺不到意義的時候,就是全面崩盤的時候。
而失望,則是個身的期望,遠遠高於現狀。
這一點其實不難看出。韓國娛樂圈瘋狂擴張的背後,對於演員是無比艱難的前進之路。就比如韓國的很多偶像團體(少女時代,EXO等)都離不開所謂的練習生制度。
這就好比,向藝人轉型而接受的培訓,這比較正常。
但培訓的背後,是長達2到4年的時間成本,和800:1的極高淘汰率。這是多大的心理壓力,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其中,對於他們除了苦練,還是苦練。日復一日地進行著高強度的訓練和固定的飲食。為此,還有不少人頂不住壓力,偷吃外賣被罰。
這樣的努力,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鳳毛麟角的那一個。
但現實就是,你努力了並不意味就一定能夠成功。對於焦點的娛樂圈,誰都沒有永遠站在這裡的把握。再加上,韓國的經紀公司,在不斷造星的背後,是一種對於金錢的無情剝削。比如2010年韓國電影《玩物》,原型就來自於2009年自殺的女演員張紫研。
也正是如此,在不斷擠壓的負面情緒之後,當抑鬱症意外來臨的時候,都會覺得一切理所當然。殊不知,已經走在了懸崖的邊緣。
有時候適當的降低期望,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其實,相比抑鬱症,負面情緒這些問題,給自己重新定位更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定位越好的人,只會越來越優秀
負面情緒的產生,很多時候是由於慾望得不到滿足,個人期望過高,漸漸的對生活的充滿了各種的敏感,人生也因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這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又不甘心放手,漸漸對於此類事物易於常人有更多的敏感。總期望能夠得到滿足。就好比,一個人發朋友圈能夠僵持超過半個小時。這樣的人對於外在的事物,總會在意別人的看法。
從雪莉的事件之中,也不難看出,對於明星這個群體,對於外界的評論,要比一般人更加的敏感。起初,並不會有多大的在意,但隨著外界各種負面評論的滋生,都會對別人的一句而感到多疑。
這並不是說不好,而是對於心理承受弱的人來說,有時候選擇放棄,比苦苦的堅持要更好。對於她,也同樣如此。停下腳步,放下心理包袱,從新選擇一個方向。
而一旦成為一個情緒敏感的人,生活之中,總是充滿了一般人感覺不到的痛苦和折磨。這樣的人,常常會痛苦,更會非常在意別人的評論。這一切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漸漸的就會離生活越來越遠。
對於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可以首先找准自己內心真正的慾望。並學會去打破自己無意義的努力,給自己進行重新定位。不斷的遠離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並且讓自己真正的樹立自信,遠離自我的否定。
比如,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中的女主大島凪,就是一個典型的職場敏感型人才。起初的她,過著上班族一般的固定生活,但在公司,於同事的相處之中,總是唯唯諾諾,做一件事總是非常顧及領導,甚至同事的感受。
對於她,總是充斥著一種討好型的人格,其實並不是這樣,而是她對於周圍的空氣,總是比別人敏感,在男友面前,她是「創可貼」,在同事面前,她是「背鍋俠」。
正是如此,讓她一直儘管生活很充實,但都處於一種鬱鬱寡歡的狀態。直到,有一天這樣的生活被打破,一怒之下辭職,過起了閒暇的日子。但生活,並沒有因此而單調,反而充滿了更多的色彩。可見,有時候重新定位,是對自己最好的禮物。
相比之下,雪莉在韓國娛樂圈就並不是這樣如意。過於執著,往往並沒有很好結果。
看似必然的「意外」,實際是缺乏自我的認知
如果,你熟悉韓國的明星史,對於雪莉自殺這樣的新聞,已經是屢見不鮮。
據不完全統計,在最近的十年之中,韓國已經有超過三十位明星是死於自殺。而且大多數都聚集於三十歲的年紀,這些事實的背後,看似是一個娛樂業瘋狂擴張之下的「必然」結果,其實,對於個人來說,她是缺乏對自我的認知。
認知,就如同人生的方向,有時候非常重要。這不僅需要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並付出努力。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夠真正的放棄什麼,拒絕什麼。
如果,只是一味的憑藉自己的喜怒,並且毫不保留的卻付出,最終受傷只會是自己。對於感情是這樣,對於生活,人生亦是如此。
比如雪莉的感情生活,在2014年,就曾與自己年長十四歲的崔子交往,但彼此之間的感情也僅僅持續了兩年七個月,隨後,又與自己年長11歲的金民俊交往,但這次也只是持續了7個月。
這樣的消息,對於一個明星來說,無疑是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一切都是缺乏對自我的認知。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藝妓回憶錄》中的千代,雖然作為一個女性處於弱勢的地位。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有名的藝妓,收穫屬於自己的愛情,這一切都離不開自己。
正是她有很好的自我認知,便從一開始,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對於會長的感情,是沒有摻雜任何東西的,也就是所謂的自身魅力帶來的吸引力大於附加值,但這並意味著就能夠一直如此。為此,對於自己的付出也是點到為止。
在不斷觀望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自我。同時也清楚的知道,儘管自己不喜歡卑躬屈膝,不願意趨炎附勢。但作為一個弱勢群體,所謂的榮辱富貴都掌握在男人的手裡,想要一味的直線超車是不可能的,所以,適時的讓步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這也是最終,千代能夠和會長走到一塊。
面對自我,只有知道真正想要什麼,才會有更好的成功。
對於,千代是這樣,雪莉又何嘗不是這樣。很多事情,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結果,只有自己懂得想要什麼,又能夠拒絕什麼,才會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總結一下
一個失敗人生的背後,並不是沒有別人優秀,也並不是得不到想要的。而是應該避免過多的負面情緒,甚至抑鬱症的產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
當然,對於自己的負面情緒,能夠及時的清理,就需要自己能夠有準確的定位。適時的放下心理包裹,對於人生是一種解壓,更是一種蛻變。
最後,在清楚定位的同時,不要忘了自我真正的認知。有時候,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比樹立一個期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