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這樣一個視頻
舞台粗糙,音響劣質,歌星在忘我地歌唱
台下聽眾稀稀拉拉,卻玩手機的居多
認真聽的人沒有幾個
但好像誰也沒留意到
台上這位歌星,正是當年大火的情歌教父
他就是周傳雄,入行30年,寫歌上百首
曾火遍大江南北,無人不識
現在卻如此黯淡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周傳雄
「跌宕起伏」再適合不過
不論生活,還是事業,都無比貼切
這個人到底有多牛?,看下去你就知道
他的作品,你不可能不認識
1988年參加校園歌唱比賽
之後被選為小虎隊預備成員
要知道,那時候吳奇隆、蘇有朋、陳志朋
都還沒來,是周傳雄和另外兩位男子組團的
一開始,周傳雄以為
小虎隊是走搖滾、嘻哈的路子
培訓期間,漸漸了解到公司
準備打造偶像組合,得知消息後,毅然退出
緊接著,他又以創作歌手的身份進軍歌壇
當時闖蕩娛樂圈,用的還是小剛這個名字
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製作首張專輯時
老闆覺得本名聽來像年齡很大的樣子
而且筆畫多不容易記,於是讓起藝名
剛出道的藝人
公司都會幫忙抓型,定風格
那會兒,正趕上張信哲準備服兵役
為了彌補市場空缺,老闆要求周傳雄向張靠攏
於是,小剛早期
和張信哲十分相像
白凈斯文,深受學生追捧
1989年,首支單曲《塵煙》,大獲成功
之後,以每年一張專輯的速度更新作品
到了1992年,《哈薩雅琪》大火
小剛瞬間成為當紅炸子雞
唱片賣到脫銷
就連張信哲都感慨
當兵的時候,做義工都要唱《哈薩雅琪》
出道兩三年
小剛就把張信哲的市場全部拿下
其火爆程度簡直讓人咂舌
由於二人風格實在太像
張信哲要想奪回自己的蛋糕
沒那麼簡單
後來在李宗盛幫助下
才在1993年憑藉《愛如潮水》翻紅
市場本就那麼大
撞型歌手的競爭可想而知
有一人起來,就必定有一人往下墜
隨著名氣回籠
市場這桿秤又重新向張信哲傾斜
小剛失勢後出的幾張專輯,皆反響平平
公司也就變得對他不那麼重視
1996年,歌曲《我的心太亂》
倒是在大陸賣的不錯,可沒濺起什麼水花
不過,小剛失落歸失落
卻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
1997年出國深造
第二年便以大鬍子形象重新進入歌壇
名字改回周傳雄
可這時候,音樂市場風雲變化
很多歌手迫於壓力,要麼跨界拍戲
要麼轉行,甚至有人退出樂壇
當時的境況,時刻提醒周傳雄轉型
於是,周傳雄開始轉做幕後
寫了許多歌送予各大唱片公司
可根本沒人搭理
被拒無數次,依然默默寫歌
直到陳慧琳經紀人找上門
希望周傳雄幫陳慧琳量身定做一首歌
接著,《記事本》問世!
憑藉這首歌
陳慧琳穩固了華語樂壇的地位
周傳雄也在製作界聲名鵲起
越來越多大咖歌手找他寫歌:
那英的《出賣》
周華健的《有沒有一首歌讓你想起我》
任賢齊的《永夜》
……
一時間,周傳雄成為歌唱界的香餑餑
老牌藝人找,新人歌手也找
比如讓5566大火的《摯愛》
製作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後
唱片公司又拋出幫他製作專輯的橄欖枝
當年的《黃昏》正是這時期出來
可倒霉的是,唱片剛發行不到一個月
高層大換血,他的歌曲宣傳隨之腰斬
很快,他又繼續回了製作人的工作
但沒想到,2001年,他到內地出差
大街小巷都在播放《黃昏》
盜版磁帶遍布各個唱片店
一張夭折的唱片
竟然在大陸街頭火了
周傳雄對此又驚喜又意外
這次邂逅,讓他找回對舞台悸動的感覺
35歲的周傳雄,在新加坡舉辦個人首場演唱會
台上說了一段話:
之後,又出了幾首口碑俱佳的歌
比如《寂寞沙洲冷》《藍色土耳其》《關不上的窗》
名氣漸漸回暖
周傳雄就一邊搞自己的專輯
一邊幫其他人寫歌
期中還包括各大影視劇
片頭、片尾、插曲的製作
可沒風光多久,身體出現問題
2014年,患上胃潰瘍,吃什麼都不吸收
178的個子,體重一度跌到100斤左右
儘管在家人的陪伴下治癒
可再次露面,還是讓外界大吃一驚
身體骨瘦如柴,唱歌也有點中氣不足
好不容易明朗的事業又變得黯淡
復出後,參加了《蒙面唱將猜猜猜》、
《異口同聲》、《圍爐音樂會》等歌唱綜藝
可皆沒引起反響
製作的新歌《今宵酒醒何處》、
《雨打花瓣的聲音》……質量很高
但沒有傳唱度。漸漸地,通告變少
有檔次的更是屈指可數
大部分都是公司開業、學校校慶……
可周傳雄依然認真對待
估計在他看來,自己就是熱愛唱歌的音樂人
無論什麼樣的舞台,都與演唱會沒有區別
時過境遷,周傳雄不再是小剛
也依然是小剛!
你還記得他嗎?
-
關注我,看更多深度娛樂!
私信回復「福利」,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