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式二沉池是沉澱池的一種類型。池體平面為矩形,進口和出口分設在池子的兩端。池的長寬比不小於4,有效水深一般3~4m,池子的前部的污泥設計。平流式沉澱池沉澱效果好,使用較廣泛,但占地面積大。常用於處理水量大於15000立方米/天的污水處理廠。
平流式二沉池有進水區、沉澱區、出水區和污泥區(積泥區和排泥區)四部分組成。進水區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勻分布在整個斷面上,儘可能減少擾動。沉澱區中,要降低沉澱池中水流的Re數和提高水流的Fr數,設法減少水力半徑,採用導流牆,對平流式沉澱池進行縱向分格等,均可減小水力半徑,改善水流條件。
沉澱後出水應儘量在出水區均勻流出。及時排出沉於池底的污泥是使沉澱池工作正常,保證出水水質的一項重要措施。污泥區和清水之間應該有一個緩衝區,其深度可取0.3-0.5m,以減輕水流對存泥的攪動。也為存泥留有餘地。
運行中平流式二沉池的異常情況及對策如下:
一、異常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出水帶有細小懸浮污泥顆粒
原因:
1、因短流而減少了停留時間,使絮體在沉降前即流出;
2、活性污泥過度曝氣;
3、水力超負荷;
4、因操作或水質關係產生針狀絮體。
對策:
1、減少水力負荷;
2、調整出水堰的水平,以防止產生短流;
3、投加化學絮凝劑;
4、調節曝氣池中運行的工藝,改善污泥的性質。
二、污泥塊狀上浮
污泥結塊、堆積並引起污泥解絮,泥升至表面。
對策:
1、更經常、更頻繁地從沉澱池排放污泥;
2、更換損壞的刮泥板;
3、將粘附在二沉池內壁及部件上的污泥用刮板颳去。
三、出水堰髒
原因:
因固體物積累、粘附和(或)藻類長在堰板上。
對策:
1、經常和徹底地擦洗與廢水接觸的所有表面;
2、先加氯後在擦洗。
四、污泥管道堵塞
原因:
管道中流速低,重物含量高。
對策:
1、疏通沉積的物質;
2、用水、氣等反衝堵塞的管線;
3、較經常地泵送污泥;
4、改進污泥管線。
五、短流
原因:
1、水力超負荷;
2、出水堰不平;
3、設備失去功能;
4、污泥或礫石過多地積累,因此減少了停留時間。
5、風的影響
對策:
1、減少流量;
2、調整出水堰水平;
3、修理或更換損壞的進泥和刮泥裝置;
4、避免風的影響;
5、去除沉積的過量固體物。
六、刮泥器扭力過大
因刮泥器上承受負荷過高所致。
對策:
1、定期放空水並檢查是否有磚、石和鬆動的零件卡住刮泥板;
2、及時更換損壞的環子、刮泥板等部件;
3、當二沉池表面結冰時應破冰;
4、減慢刮泥器的轉速。
七、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或偏高
原因:
1、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繼續消耗氧,導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2、吸(刮)泥機工作狀況不好,造成二沉池局部污泥不能及時回流,部分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繼續消耗氧,導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3、水溫突然升高,使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動耗氧量增加、局部缺氧區厭氧微生物活動加強,最終導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4、曝氣池進水有機負荷偏低或曝氣池充氧量偏大。
5、曝氣池混合液中毒,微生物無法利用水中溶解氧也有可能造成二沉池出水溶解氧過高。
對策:
1、加大回流污泥量,縮短停留時間。
2、及時修理吸(刮)泥機,使其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3、設法延長污水在均質調節等預處理設施中的停留時間,充分利用調節池的容積使高溫水打循環,或通過加強預曝氣促進水分蒸發來降低溫度。
4、採取從調節池多調水,提高進水負荷的辦法,或採取減少運轉風機台數,降低充氧量的辦法。
5、查明有毒物質的來源並予以排除。
二、運行中異常現象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