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馬上就要到了,你捂緊錢包了嗎?
有數據顯示,在雙十一開啟預售的那個晚上,薇婭和李佳琦各自直播間積累觀看人數分別為1.5億和1.3億,兩人成交額分別是33億和35億。
按照抽成比例來看,薇婭和李佳琦一晚上就賺了接近8億和6億,一個晚上賺好幾個「小目標」啊!
一場直播,讓李佳琦不僅在各大朋友圈刷屏,還上了熱搜榜。有人說,李佳琦和薇婭一晚上賺了普通人一輩子賺不到的錢。
01
「高學歷」沒用了嗎?
看到這個數據,一些聲音也隨之而來,那就是有些人會片面的去認為「不好好學習也沒關係,大不了去當網紅,反正門檻低,掙錢快。」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一探究竟。
先看幾個大多數人都知道的網紅和主播,看看這些真正的「頂流」們都是什麼學歷。
口紅一哥:李佳琦,畢業於南昌大學,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大學;
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Papi醬,就更不用說了,本科和碩士都畢業於中戲,同時,她還是周冬雨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
此外,還有李雪琴(北大)、張雪峰(鄭大)等流量網紅學歷一樣也不低。所以,真正的「頂流」網紅們的學歷真的沒有部分人想的那麼低。
更別提圍繞在這些人身邊的,也多是優秀的高學歷人才。
之前在央視的《對話》節目中,李佳琦曝光了自己的質檢團隊。
訪談中李佳琦說,為了更好的進行選品,他的團隊做了一個創新,成立了一支專門的(QC)質檢團隊,其中所有的成員都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包含食品研究、化工測試等專業人員。
為何李佳琦能在直播界做到「獨占鰲頭」?
除了李佳琦本人的努力、勤奮,他身後這支團隊,給了他十足底氣。
從產品的質量、屬性等方面,研究生團隊皆從專業角度提供專業建議。這樣的建議,或許直接決定了李佳琦一場直播的成交金額。
白岩松說:「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最有價值。」
顏值和名氣能讓人走得快,但是更專業的高學歷卻能讓人走得遠。
之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個人的提問,問題是「 學歷到底能決定什麼?」
問題下面有一個高贊回答是: 「看事情時,專科看表面,普本找原因,重本找痛點,碩士找痛點產生的原因。」
這個回答雖然表達的比較隱晦,但不難理解出其中蘊含的道理,那就是學歷越高的人,越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越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一個好的學歷除了能帶來一個向上向前的機會,更能帶給一個人更為敏銳的視野,一個優質的圈子。
02
一個殘酷的真相
之前有一個很火的新聞,一位32歲的「家政阿姨」,還是個女碩士。擅長法語、英語,碩士學歷,不僅有大型企業外派非洲的工作經歷,還從事過早教工作,年薪曾達30萬。
此簡歷一出,網絡上也是一片沸騰。很多網友表示可惜: 家政收入如此之高,那麼所謂的高學歷又有何用,辛苦上學這麼久,畢業給人當保姆,上學還有意義嗎?
然而,了解之後,我們才發現,除了普通的「保潔和收納」,劉阿姨的服務內容還包括「幼教和早教」,因為流利的英語和法語,還可以接受外籍客戶的聘用。
劉阿姨應聘的也並非一般洗菜做飯的保姆,而是負責照顧和教育孩子的鐘點工,要求的薪資是按小時計算,100元/小時。
這些新聞表面上看,似乎是說讀書無用。而實際上,它正是讀書有用最強有力的佐證!努力讀書不是我們唯一出路,卻是我們人生最穩健、最容易走的那條路。
前幾天有個熱門話題,叫#疫情是否會影響工資#。
評論非常一致——已經影響了。
有的人被降薪,有的人不能開工,被迫「無薪留職」,還有的人已經被裁員了。
對很多企業和個人來說,這次疫情確實是一次很大的考驗。 疫情就是照妖鏡,照出所有「真實」。沒有人應該對你負責,你才是自己的責任人。
不僅如此,很多人都預測「到2030年,今天一半的工作崗位都將消失。」
我國的《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進行過一次修訂,跟六年前比,新增職業有347個,取消的傳統職業卻高達894個。
關於哪些工作最先消失,微軟前副總裁李開復還提出過一個「五秒鐘準則」:一 項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鐘內作出相應決定,那就非常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這些不太需要思考的工作包括普通文員、司機、收銀員、保安等等,像醫生、教師這類需要人際溝通的職業相對安全。
我們略微估算一下,就可以發現一個殘酷的真相:
這個社會正在加速淘汰低學歷者。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採訪時曾重點談了中國的教育問題:「你沒受過大專或以上的學歷教育,你英文也不好,計算機也不好,那麼你連做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
03
上世紀70年代,就有美國傳播學家提出了一個 「知識溝」理論假說。
他們認為,社 會經濟地位高的人,得到的信息,會比地位低的人更多、更快。
曾在微博看過一個故事,一位博士在讀的網友,母親的患病加重,治療的醫生給他推薦了一位在上海有該病豐富治療經驗的專家。
於是網友全家人便奔赴上海,尋找最後的希望,但是到了以後才發現,那位專家所在的醫院根本掛不上這位專家的號,就連黃牛那裡也是一票難求。
正在全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博士在讀的網友突然想到,既然是名醫,肯定會發表文獻,於是在網上搜醫生的名字,終於在如海底撈針一般,在浩繁的論文庫中,找到了專家的郵箱地址。
通過郵件闡明了情況,第二天就收到了一條回覆:周一上午來加號,就說給我郵件的。
就這樣,掛不上號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其母及時得到了治療。
這便是高學歷無形中帶來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讓人擁有了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解決問題的思維。
拿一個高學歷的意義,其實遠不止這些。因此,在能學習的年紀里,一定要主動去選擇學習提升,因為學習的苦和生活的苦,人總得吃一個,吃學習的苦,能換來成長和收穫,吃生活的苦,就只能得到自我內心的不斷消耗。
雖然人生道路千萬條,但一定要相信學習才是最容易的那條。
每個人都喜歡一夜暴富的故事和無須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話。
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里選擇安逸,別在該學習的歲月里放棄讀書。
多年後你會發現,那些年苦讀的歲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輕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