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方臻子)承載著古老杭州數百年商業歷史的「活化石」,又見證著「網紅」杭州一日千里「城變」的核心地標——百井坊日前有了新使命。「恆隆廣場·杭州」項目在此地開工。
百井坊項目開工的消息迅速引起廣泛關注,而熱度過後,輿論很快越過項目本身,把目光紛紛投向實體零售、商業格局,乃至杭州這座城市的未來。近一年多來,杭州商業地產的版圖悄然發生變化。繼恆隆後,華潤、嘉里、新世界、新鴻基等商業地產開發商,不約而同「瞄上」杭州重磅商業地塊,僅投入的土地款就超過400億元。未來,杭州中心有恆隆廣場、南有K11、東有IFC(或apm)、北有嘉里城,新的商業綜合體,將在這座城市遍地開花。
商業地產開發商,為何近來突然加碼杭州?不遠的將來,恆隆廣場、K11、IFC等商業明珠的悉數登場,又會給杭州的商業競爭注入怎樣的新鮮活力,乃至改變杭州的商業格局?
部分房企在杭投資地產情況
追與等
絕版寶地
開啟蝶變
「杭州這個『女孩子』不好追。」站在開工儀式的紅毯上,恆隆「掌門人」70歲的陳啟宗回憶起拿地,感慨中帶著幽默。他說,這一追就是14年。
陳啟宗是恆隆地產的董事長,香港商界傳奇。跟香港很多企業一樣,恆隆是家族企業,在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陳啟宗執掌下,崛起為香港數一數二的開發商。恆隆地產在內地的主業是建造、管理及持有世界級商業綜合項目,收入自來物業租賃,風格頗為「老派」。財報顯示,2019年前6個月,恆隆地產實現業務收入42.04億港元,全部來自物業租賃收入。
1991年,陳啟宗開始投資內地,第一站選在上海。他的兩個招牌項目恆隆廣場和港匯廣場,至今在上海依然很有魅力和人氣。
陳啟宗說,2004年恆隆開始在上海以外尋覓機會,在他第一批考察的城市名單里,就有杭州。「14年來,杭州所有好的地塊,我們都看過」。也是在這14年間,恆隆在瀋陽、濟南、無錫、天津、大連、昆明等地,又布局了8個大型項目,卻遲遲沒有落子杭州。
當天新聞發布會上,陳啟宗介紹了他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只投頂級城市、頂級地段的頂級持有型物業。在他眼裡,這類物業抗危機能力最強,且有極穩固的保值增值功能。所以,在杭州,恆隆一等就是14年,直到2018年百井坊地塊掛牌,總算找到了「對的地方」。
雖然地塊的出讓條件近乎苛刻,如須全部自持、要保護文物古蹟、要建設安置房,但這並不能阻止陳啟宗對「浙江省內最具商業價值的地塊」的追求。2018年5月的這場「土地大戰」幾近傳奇,歷時近7小時、競價336輪,最終恆隆以107.3億元總價「抱得美人歸」。溢價率高達118%,樓麵價55285元/平方米,成為2018年國內屈指可數的百億元項目,至今仍保持著杭州商業地塊最高樓麵價的紀錄。
說完杭州的「不好追」, 陳啟宗又補充道:「美的事物不容易得到,但卻又值得等待。」杭州恆隆廣場項目,是恆隆地產目前在中國內地最重要的一筆投資,恆隆要在這個地方砸下190億元人民幣,打造高端綜合商業項目,包括了一座購物商場、五座甲級辦公樓,以及一座高級酒店。
「5年後,一個真正世界級的商場,將呈現在杭州的老百姓面前。」開工儀式現場,陳啟宗宣布,杭州恆隆廣場將在2024年起分階段落成。
時與勢
地產大佬集體加碼
事實上,看中百井坊地塊的,不止恆隆一家。當時,參拍地塊的6家單位,除了本土的銀泰外,還有華潤、恆隆、新鴻基、新世界、九龍倉等。
雖然彼時未能有所斬獲,但在今年,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已如願落子。
8月,新鴻基&平安聯合體,以132.6億元的總價,中標杭州擁江發展時代的重要城市地標——江河匯綜合體。新鴻基旗下的IFC(國際金融中心)、主打潮流型的購物中心apm,有望進駐。有別於讓華潤操盤的萬象城,這一次,新鴻基親自披掛上陣。
7月,新世界花了98億元,拿到了城站東廣場的望江新城綜合體,首度進入杭州。新世界擁有藝術主題的高端綜合體品牌K11。
5月,嘉里建設在杭州「梅開二度」,以68億元拿到了城市之星綜合體,嘉里或將在此打造杭州首個「嘉里城」。
再早一些的2018年12月,華潤再次36億落子杭州北部良渚新城,要造一座「城北萬象城」, 地標摩天樓高達285米。
……
算下來,一年多時間,這些商業地產大鱷在杭州砸下了超過400多億元土地款,頗有重倉杭州商業地產的趨勢。
商業地產企業開發商為何突然加碼杭州?這是他們因時、應勢的選擇。全球房地產諮詢顧問五大行之一的世邦魏理仕(CBRE)杭州戰略顧問部副董事曹沈丹認為,其根本原因是近年來杭州城市格局的巨變、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地位的騰飛。「尤其是2016年的G20杭州峰會,讓資本看到了杭州的巨大市場空間,並且看好杭州未來的發展潛力。」曹沈丹說。
對杭州,陳啟宗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在他看來,杭州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尤為明顯。「做高科技,全國有3個城市最為蓬勃,北京、深圳、杭州。杭州的經濟活力絕對一流。」在科技領域,陳啟宗是有發言權的。除了做地產,陳啟宗家族還有另一門生意——高科技投資。旗下晨興資本大名鼎鼎,多年來投資了國內眾多的網際網路公司,最著名的一筆,就是在2010年以500萬美元投資了剛成立的小米,成為小米第二大股東。
第二個原因,是杭州持續的人口流入。數據顯示,2018年末,杭州常住人口達到980.6萬人,新增凈流入人口達到了28萬人,增速領跑全國。按照這個趨勢,到2019年末,杭州的常住人口或將突破千萬。人口增加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容量,陳啟宗說:「我發現一個事實,杭州是浙江省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所以這裡的消費能力很強。在杭州,一個大牌開三四家店也是完全可以的。」
第三,杭州商場總量也偏少。世邦魏理仕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杭州購物中心總體量為384.3萬平方米,在該公司數據監控的全國16個城市中,只排名在第九位,低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和天津。而全市購物中心首層租金均價為每平方米每天23.5元,在16城中排第四位,僅次於北上廣。此外,到2021年,杭州預計將有62.1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供應入市,在16城中排第十三位,未來供應也處於較低水平。
除了大勢,還有時機。曹沈丹注意到,不少新進入杭州的商業地產開發商,在上海早有駐點,杭州也一直在他們的觀察視野里,「他們等待的,只是進入杭州的時機」。恆隆花巨資拿下百井坊地塊轟動全國,就具有明顯的風向標意義。
「政府層面的理念,也已經不是單純賣一塊土地、開發一個項目了。」曹沈丹告訴記者,「我們發現,杭州如今更希望引進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來共同打造好一個區域。這不僅能極大地幫助城市招商引資,也讓引進來的企業有空間落地。所以政府也希望能引進一些知名的商業開發運營企業,例如最近引進的這些港資開發商,幫助城市一起來打造更好的商業氛圍。」
這與杭州下城區在對恆隆廣場未來的期許是一致的。下城區表示,項目建成後,將力爭引進世界500強企業5家以上,打造成匯聚跨國公司、集團總部、知名專業服務業、知名投行、證券基金、資產管理等國際化高端化樓宇。
新與舊
商業格局或將生變
始建於隋代的武林門,是杭州最古老的北城門,京杭運河南端交通要衝,自古市肆繁華,物流昌隆。武林商圈是杭州乃至浙江商業繁榮的象徵,這裡誕生了杭州大廈、銀泰百貨兩大傳統百貨業巨頭。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百貨業在杭州商業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但也使得杭州的商業地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路徑依賴」。對消費者來說,最突出的問題是商場同質化,「逛來逛去都差不多」。
直到2008年,萬象城的開業,才讓杭州人首次見識了什麼叫城市綜合體。最近幾年,嘉里中心、來福士、龍湖天街、寶龍城市廣場、遠洋樂堤港、中糧大悅城等也紛紛落戶,但依然無法撼動兩大巨頭的霸主地位。
2018年的數據顯示,開業已經30餘年的杭州大廈,2018年實現全年營收52.18億元,同比增長7.9%。有媒體統計,在國內百貨商店的單店業績成績單上,杭州大廈也僅次於北京SKP。在杭州,一提起買國際奢侈品,就會想到杭州大廈。然而,雖然杭州大廈經過了多次升級、調整和擴容,但對標其他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新建的高端商場,其在硬體上已相對薄弱。
「在我們高端商業行業,最重要的不是軟體,而是硬體,是地段、設計、建築。」陳啟宗認為,高端奢侈品牌更看中入駐商場的硬體,恆隆後發優勢明顯。在發布會上,他直言不諱:「對杭州來說,武林廣場絕對是市中心的市中心。但在中心的中心,竟沒有一個像恆隆廣場一樣的『五星級』商業綜合體,這給了恆隆一個最好的機會。」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恆隆仍要謹防「水土不服」。恆隆今年的半年報也顯示,上海2個項目的租金收入,占到內地總收入的七成。也就是說,恆隆在上海以外的項目缺乏增長動力。未來的杭州恆隆廣場,想要在武林商圈裡過上好日子,可得要做好跟杭州大廈、萬象城等「正面剛」的準備。
除了在頂級武林商圈內的「華山論劍」,這一輪商業地產開發商瞄準的,已不限於傳統的武林商圈。比如,華潤就把「城北萬象城」布到了良渚新城,城西未來科技城周邊,聚集了歐美金融城、萬達廣場、餘杭銀泰城、西溪銀泰城、賽銀國際廣場、西溪新天地等十幾家大型商業綜合體。
這體現了杭州商業地產格局,進一步呈現多元化態勢。隨著城市骨架的延伸,地鐵及城市基礎的建設,以及各區域商圈的穩步發展,杭州商業地產已經迎來百花齊放的新時代。杭州不僅有了武林商圈、湖濱商圈、錢江新城商圈這樣的市中心頂級商圈,區域性城市中心商圈也漸成氣候。在《杭州市商務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就提及在「十三五」期間杭州將建成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運河湖濱高端商務帶(運河-武林-湖濱-吳山)等兩個市級商業中心,同時培育下沙、江南、臨平、大江東、城北、未來科技城等六大市級商業副中心。如今,這些區域中心也展現出了非凡活力。
「未來,新綜合體的入市,對杭州本地的傳統百貨業來說,衝擊將是巨大的。」曹丹陽分析,這將會激發杭州商業主動變革,「無論是恆隆廣場、還是K11或嘉里城,他們對杭州來說都是全新的商場,會分流掉一批客戶。對杭州本地商業運營商來說,是時候坐下來想一想,怎樣通過自我革新,將客戶重新拉回去。」
緊挨著恆隆廣場工地的,就是銀泰武林總店。不久前花了1.5億元改造外立面的它,剛度過第21個店慶。「嫁入」阿里的銀泰,正不斷積極探索新零售的種種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