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顯示器沒有可變幀率同步,該怎麼辦?

2023-11-13     電腦報

原標題:老顯示器沒有可變幀率同步,該怎麼辦?

在禁用垂直同步的情況下玩遊戲會導致可怕的螢幕撕裂。但是,啟用它會帶來額外的輸入延遲和硬體消耗與卡頓。開啟G-Sync之類VRR,顯示器又不支持。對玩家來說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嗎?或者,你可以使用N卡的快速同步或 AMD 的增強同步技術。

在禁用垂直同步的情況下玩遊戲會導致可怕的螢幕撕裂。但是,啟用它會帶來額外的輸入延遲和硬體消耗與卡頓。開啟G-Sync之類VRR,顯示器又不支持。對玩家來說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嗎?或者,你可以使用N卡的快速同步或 AMD 的增強同步技術。

N卡:快速同步就比垂直同步好用

快速同步(fast sync)是N卡在其驅動默認安裝的NVIDIA CONTROL PANEL配置程序中提供的一個選項。

快速同步本質上是 Nvidia 對垂直同步的改進。它最適用於顯卡產生的幀數超過顯示器幀數承受能力的情況。與垂直同步相比,Fast Sync 的輸入延遲更低,因此在沒有開啟Reflex或者遊戲/顯示器不支持Reflex是時,電子競技遊戲和FPS射擊遊戲降低輸入延遲的最佳選擇。

當遊戲的每秒幀數高於顯示器顯示幀數的刷新率時,最適合使用快速同步。基本上,如果顯示器的刷新率低於 GPU 的幀輸出,快速同步會指示系統不要向顯示器發送每個幀。

簡而言之,即 FPS如果超過顯示器的最大刷新率,快速同步也能通過顯示最近完成的完整幀來消除畫面撕裂。其原理很簡單,此時FastSync會丟棄多餘的幀,人為製造一種「幀同步」的效果,這種效果在遊戲幀率為刷新率的200%-300%幀數範圍之間效果最為明顯。

這會增加略略輸入延遲,但不會像垂直同步那樣嚴重,又不會產生撕裂和鬼影現象,而且對硬體資源的消耗也比垂直同步小。不過從效果上來說,如果幀頻是顯示器刷新率的兩倍(越高越好),這樣快速同步能達到最佳效果。

比如,如果遊戲幀率達到120fps,那麼對於60Hz的老舊顯示器來說,其效果上最好的。

打開快速同步後,效果與垂直同步相同而延遲僅略高於關閉垂直同步時,大大低於打開垂直同步

因此,FastSync最適合的是,在沒有升級高刷的老顯示器上進行遊戲,但硬體性能已經滿足了超過顯示器流暢幀率,同時無法接受垂直同步的硬體開銷和輸入延遲的遊戲玩家。

如果顯卡支持快速同步(GTX900系及以上),可以在NVIDIA顯卡驅動程序面板設置中啟用它。在 "管理 3D 設置 "下,轉到 "垂直同步 "並將其設置為 "快速"。同時在遊戲設置中禁用垂直同步。記住,驅動級的設置優先級要高於遊戲內的應用程式級設置。

另外,FastSync還有一個非常適合的場景:當你的顯示器上因為支持AMD的FreeSync而具有G-sync Compatible(G-Sync兼容)能力的時候,而又不在NVIDIA的認證名單上時(此時驅動面板的G-sync第三項會告訴你選中的顯示器不在G-sync Compatiable名單上),此時就可以在顯示器的OSD菜單中將FreeSync打開並設置為自動,然後在N卡驅動控制面板打開G-Sync Compatible三個所有選項,最後在垂直同步設置中選擇「快」,打開Fast Sync,這樣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有同步技術為你的遊戲服務了。

最後,和垂直同步一樣,開啟快速同步的時候,最好也在N卡的配置面板或者遊戲中打開三重緩衝選項。

增強同步:A卡的類似解決方案

在沒有Anti-lag和FSR3.0的Anti-lag+(這個又容易造成遊戲誤封)前,AMD其實也發現了同樣問題,因此也推出了和快速同步類似的「增強同步」(Enhanced Sync)。

HD 7000 或更新版本),你會發現增強同步選項,它的作用與快速同步基本相同。

當 FPS 超過最大刷新率時,不會出現螢幕撕裂現象,而輸入延遲的代價也大大低於垂直同步。即是幀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也只會出現螢幕撕裂現象,但不會出現卡頓,儘量保證了遊戲的流暢性。

在 AMD 驅動程序應用程式的「遊戲-顯卡-全局圖形」部分,你會發現 "增強同步 "選項。你需要至少 17.7.2 版本的 AMD Radeon 驅動程序和晚於HD7000系列的AMD顯卡才能打開增強同步功能。

Intel:這功能我也有

英特爾Arc 顯卡也有 "快速同步 "和 "增強同步 "版本,稱為 "速度同步"(SpeedSync)。其功能相同,可在 Arc Control 軟體中啟用。

總之,當你的硬體性能特別是顯卡性能有一定的富餘,同時顯示器刷新率不高,且不支持硬體級別的VRR可變幀率同步,那麼在玩電競遊戲或FPS遊戲時,使用這些快速同步選項,就能夠在低延遲情況下,享受到無撕裂或少撕裂的儘可能好的流暢體驗和更好畫質!

來源:鈦師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8707719948a6d61032861eb2c73e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