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系軍閥儒將庾恩暘:三炮搞定總督府

2022-10-05   遙望春風

原標題:滇系軍閥儒將庾恩暘:三炮搞定總督府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四百一十):當與人同過,不當與人同功,同功則相忌;可與人共患難,不可與人共安樂,共安樂則相仇。

在北洋史上,滇系軍閥一直屬於西南軍閥中不安分的角兒,其中不乏「西南王」唐繼堯這樣的硬茬兒,但時也不缺書生領兵,例如一代儒將庾恩暘,就是其中的代表。庾恩暘生於晚清這樣千年未遇之變局,在庾恩暘弱冠那年,雲南省首次選派赴日本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庾恩暘應考合格,與李根源、唐繼堯等二十六人一起入日本振武學校學習,開始接受系統嚴格的軍事教育和訓練。後又入日本廣島第五聯隊、陸軍士官學校研習炮科。宣統年間,庾恩暘奉調回滇後,很快就投入到雲南舉義之中。他被委任為陸軍炮隊第十九標教練官,並籌辦陸軍講武堂及隨營學校,兼任兩學堂管教。

清末民初有「保定的講堂,雲南的操場,黃埔的戰場」之說。「雲南的操場」即講武堂,之所以能與保定、黃埔兩軍校相提並論,一是因為建設規模、訓練強度與兩校相比絲毫不落下風。據說講武堂操場之大,可容下萬人一起操練。二是講武堂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可與兩校並駕齊驅,朱德元帥就是講武堂畢業生。庾恩暘擔任教官後,除了教授學業知識,只要有機會就積極向學生闡釋反清之志,常常「有聞而泣者」。這些接受了信念洗禮的雲南新軍,成為辛亥雲南重九起義的重要力量。武昌起義爆發後的滇軍「重九起義」。

庾恩暘就是這場起義的重要首領之一。根據起義前秘密會議決定,蔡鍔、謝汝意等人各率一支步兵、炮兵部隊,與李根源、李鴻祥等人率領的第三營步兵會合,進攻軍械局。庾恩暘則率領炮兵,攜帶十餘尊過山炮,與唐繼堯、羅佩金回合後,進攻總督署。不料,路上卻遭遇田書年所率清軍的圍追堵截,庾恩暘、唐繼堯和羅佩金進行還擊,擊退清兵後,當即決定分頭行動。唐、羅率兵從東門進攻,庾恩暘帶領炮兵機炮,向西繞道,幸得城內講武堂諸人為內應,開門入城。庾恩暘率部抵達兩湖會館後將城埂圍牆拆去三十餘丈,配備成炮兵陣地。

夜色已深,咫尺難辨,瞄準十分困難,庾恩暘指揮炮兵採用夜間地擊法,成功擊中清廷在雲南的總督署,擒清軍兵備處總辦王振畿、輜重營管帶范仲岳等官員,總督李經羲倉皇潛逃。昆明光復,炮兵立功,一度被後人演繹為庾恩暘「三炮定總督署」的故事。說是新軍炮攻總督署時,因士兵沒有學過夜間瞄準法,開炮後只聽到炮聲隆隆,卻不見命中,後來庾恩暘親自操刀,三炮均中,攻下總督署,奠定了滇軍於清末義舉的基礎。雖然有演繹的成分,但足以看出庾恩暘在攻下總督署過程中厥功不小。其後由蔡鍔任雲南都督,庾恩暘成為首席幕僚,被任命為參謀部部長。

參考資料:《菜根譚》、《應為雄鬼:滇軍儒將庾恩暘》、《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