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紅打假博主「B太」發布視頻曝光大連海鮮市場存在「鬼秤」一事,引發全網關注。
根據「B太」發布的視頻,其先後走訪幾個大連的海鮮市場購買食品後復稱,發現在新智聯市場先後遇到嚴重的缺斤短兩,比如在某賣魚攤中遇到了「八兩秤」,在賣雞鋪中遇到了「七兩秤」,甚至「B太」在某海鮮加工餐廳質疑商家使用的電子秤時,被商家公然推搡,直到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達到現場後,「B太」出示了相關證據。
經檢查,該商家的電子秤雖然有強檢合格證,但是沒有鉛封,此後在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的監督下,「B太」嘗試破解「鬼秤」密碼,但卻沒能成功,最終市場監管部門決定第二天再對涉事商家的電子秤進行檢查。
「B太」在後續直播時稱,自己在市場監管局嘗試了 500 多個密碼都沒有破解成功。
「B太」表示,大連海鮮餐廳加工店鬼秤是其至今遇到最難破解的!破解工程量巨大。目前該電子秤已被送往無錫進行技術檢測,大連市場監管部門也派出了工作人員前往。
11月9日,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案情公告,通報了 4 起故意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及經營中故意使用破壞準確度的計量器具案。
另外據大連本地網友表示,因為B太打假,大連涉事小吃街已拉閘關燈。
圖源@白鹿視頻
在打假視頻發布後,網友也紛紛湧入大眾點評,針對涉事餐飲店在「推薦菜」一欄給出了「缺斤少兩」的評價。
「鬼秤」,是指經過非法改裝的電子秤,這類電子秤可以根據需要顯示虛假物重,通過密碼操作又能恢復正常,令工商執法人員無法檢查。
早在2012年「3·15」期間,新京報就報道了某海鮮市場多家商戶使用「七兩秤」欺騙消費者,2.6 斤海鮮竟能稱出 5.1 斤。商戶卻稱海鮮市場這種「鬼秤」很普遍。
據報道,有專門從事改裝「鬼秤」的人員,他們修改電子秤的主板、軟體,利用密碼任意調製計量單位,改裝銷售「鬼秤」。這種「鬼秤」售價一般都在 250 元左右,而不可調的正規秤售價多在 110 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製作銷售及使用「鬼稱」均涉嫌違法。
製造、銷售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以及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和偽造數據,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均屬於違法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最高可處以 50 萬元或者違法所得10倍的罰款、沒收全部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將涉嫌構成詐騙罪或者擾亂市場秩序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製造、銷售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以及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或者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和偽造數據,給國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的均屬於違法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最高可處以 50 萬元或者違法所得10倍的罰款、沒收全部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將涉嫌構成詐騙罪或者擾亂市場秩序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1月12日,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涉事商戶在經營中使用的電子計價秤經無錫市計量測試院檢測,檢定結論為不合格。該商戶涉嫌在經營中故意使用破壞準確度計量器具的行為,違反了《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五條第九項的規定,依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四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已立案調查,依法嚴厲查處。
對此,網友表示,「鬼秤」在海鮮市場已成普遍現象,查「鬼秤」不能總等大V網紅曝光,希望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
消費者如何避免「鬼秤」?市場監管部門提醒:
一看:看電子秤是否有CMC製造許可證標誌,是否張貼有效期內的強檢合格綠色標籤,商家輸入的單價是否正確。
二聽:稱重前,留心電子秤有無發出「嘀」的按鍵聲響。如果有,很可能是商家在通過某種手段作弊,此時可以要求商家斷電後復位重新稱重。
三核:多數集貿市場、超市都配備了公平秤,消費者可以利用公平秤進行重量覆核。若沒有,可以通過稱重手機確定是否準確。
消費者如果遇到疑似計量不準的行為,也可以向所在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或撥打12315投訴熱線進行舉報。
編輯: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