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會專心學習,嬰兒時期就能看出來,家庭是關鍵

2022-09-22     媽媽沒時間

原標題:什麼樣的孩子會專心學習,嬰兒時期就能看出來,家庭是關鍵

為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伶俐,成績優異,長大後有一番成就,過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生活中,我們卻可能因為一些錯誤的觀念和做法,讓孩子和美好的未來擦肩而過

就拿「陪伴」這件事來說,小樣媽就見過這樣的家長,尤其是爸爸們,因為不知道怎麼和小寶寶相處,就索性把照顧、陪伴寶寶的任務交給老人和保姆。自己忙工作,忙著看手機、玩遊戲。

他們不是不愛孩子,而是想著「反正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不如等他長大了,會說話,會交流的時候,我再多陪陪他,帶他做各種有意思的事。」

殊不知童年時期,寶寶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與照顧。是否在愛和關注中長大,會影響寶寶生理、心理、智力發育的方方面面,實在不能掉以輕心。

01 對孩子的忽視,比虐待更可怕

上個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們做過一項關於「忽視」的經典實驗。

他們把不同家庭背景的寶寶帶到實驗室里,拿出紅色的積木塊,讓寶寶自由玩耍。結果發現,寶寶的行為模式有很大的區別。

一類寶寶面對積木時,表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他們專注地盯著眼前的積木,一會兒抓起來擺弄,一會兒疊高高,一會兒又放到嘴邊,還時不時地笑一笑,完全沉浸在新玩具里,很少注意周圍的大人。

光看視頻,我就能感受到遊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這些寶寶長大後,也會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熱愛學習,樂於探索,成長得很優秀。

另一類寶寶則截然不同。他們一動不動地坐在積木前,幾乎不去擺弄面前的積木,對玩耍不感興趣。

相反,他們總是不安地環顧四周,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不規律的呼吸,擔憂的表情,吮吸手指的動作都在暗示他們焦慮的情緒。

這些寶寶長大後,顯然會和前面一類寶寶不同。他們關注的焦點不是當下的學習和工作,而是周圍似乎充滿威脅的環境。

他們總是處在焦慮和不安中,很難平靜下來,愉快而投入地完成一件事。這勢必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

為什麼這兩類寶寶在面對新事物時,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呢?

答案是,前一類寶寶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後一類寶寶則時常被忽視,要麼被寄養在其他家庭,要麼得不到父母的關注。

因為得不到愛的滋養,所以這類寶寶把對「人」的關注擺在了第一位,「探索」這類學習性行為則被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

02 忽視會影響寶寶大腦的發育

事實上,忽視對寶寶造成的負面影響遠不止於此。

研究發現,長期的忽視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阻礙神經通路的形成,進而對認知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注意力及執行功能造成破壞。情況嚴重的,還會使寶寶的大腦變小。

此外,忽視還會影響寶寶的生理髮育,易造成體重過輕、發育遲緩;更會影響寶寶安全感和依戀關係的建立,導致寶寶在社會交往方面容易出現問題,自尊感普遍較低。

對寶寶來說,出生後的第一年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期間,寶寶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建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如果家長能在這段時間用心地陪伴、照顧寶寶,積極回應寶寶的需求,讓寶寶感覺到被愛、被重視,寶寶就會形成比較高的自我價值感,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重要的。

有了這個堅實的心理基礎,往後的日子裡,寶寶就會把精力放在探索和學習上,而不是消耗在無止盡的自我懷疑和求關註上。

除了積極的心理品質,陪伴和愛還能為寶寶的大腦提供豐富的刺激,幫助寶寶建立神經連接,促進大腦發育,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

03 陪伴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既然陪伴如此重要,那怎樣才算正確的陪伴,「忽視」又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說只能用一個詞來定義陪伴,小樣媽的答案會是「互動」。

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寶寶身上,和他說話、交流,做眼神和肢體的接觸,這就是最好的陪伴,最優質的早教。

相反,如果你只是和寶寶待在一起,卻沒有語言、情感上的互動,那就不算是陪伴。最典型的例子有:

  • 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放一個玩具,讓他自己玩。
  • 把寶寶放在嬰兒推車里,推著他出去散步,但是過程中不和寶寶說話。
  • 打開電視,讓寶寶看動畫片,自己則在一旁做別的事,不和寶寶說話。
  • 寶寶哭了,不立刻回應他,覺得讓寶寶哭一會兒沒關係。
  • 不知道怎麼陪寶寶玩,所以一個勁地給寶寶買玩具,上早教班,但仍舊很少和寶寶互動。

其實陪伴寶寶真的不難,你不需要懂很多育兒知識,也不需要精通表演,只要真心地和寶寶說說話,一個微笑就能俘獲他的心。

當然,如果你願意抱著寶寶出去走走,看看花草樹木,或者做家務的時候,順手給他一個安全的玩具,像是小襪子、小勺子、紙巾盒之類的,讓他可以和你一起做點什麼。

寶寶不僅會很快樂,還會像海綿一樣拚命地吸收知識,讓自己變得更聰明。相信愛寶寶的你一定願意這麼做的,對嗎?

千萬不要想著等寶寶長大了,你們還有大把相處的時間。真到那時候,寶寶可能已經錯過了大腦發育的黃金時間,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早期教育指導師,著有《懂點心理學,育兒很簡單》。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輕鬆帶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66db247f1e0fe304a9df0c780880e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