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多人援助我們,我們一定能重建家園」

2023-12-21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

原標題:「有這麼多人援助我們,我們一定能重建家園」

「有這麼多人援助我們,我們一定能重建家園」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2月19日白天,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正經歷嚴寒,一輛輛消防車從國道拐進中川鄉的村路,載著挖掘機的重卡也駛了進來。

12月19日白天,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正經歷嚴寒,一輛輛消防車從國道拐進中川鄉的村路,載著挖掘機的重卡也駛了進來。

12月19日白天,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正經歷嚴寒。一輛輛消防車從國道拐進中川鄉的村路,載著挖掘機的重卡也駛了進來。再往裡走,金田村旁的空地上,現在成了臨時安置點,一排排藍色帳篷分外顯眼,村民們圍著圈蹲在一起,眼神不約而同地往北向瞟去,焦急等待著親友的消息。

金田村群眾團坐在一起。賀勇攝。

金田村,這個黃河邊不知名的小村子,今天吸引了眾多關注。一隊隊消防應急救援人員和穿著軍大衣的民兵跑步進出,或雙人抬擔架,或手拿肩扛救援物資。一處已被掩埋到只剩下房頂的平台上,傳出了救援人員的聲音:「從這『下手』!」七、八個救援人員圍了過來,破拆器「咚咚」啟動聲傳出來。他們所處位置的下方,剛剛探測出有被困人員。

救援人員在現場。賀勇攝。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地震影響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化隆、循化三縣46個鄉鎮419個行政村,其中民和縣官亭鎮、中川鄉等受災嚴重。截止到12月20日5時30分,地震已造成海東市18人遇難,198人受傷,16人失聯。

金田村距震中不足30公里,是此次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村民楊金步依舊驚魂未定:「突然猛烈地晃動,大家披著被子,第一時間從家裡跑到這塊空地上。十幾分鐘後,震天巨響從村子北面傳來,緊接著巨大『泥石流』滾滾而來,根本沒時間也沒地方躲避。」劇變之下,村裡的青壯年自發組織,挨家挨戶展開搜救排查。很快,「政府和消防人員趕到村裡,與大家一起展開救援工作。」

次生災害襲擊過的村落。喬棟攝。

楊金步所說的「泥石流」,據官方介紹,金田村遭受到由地震引發地下岩土體砂土液化現象,截至19日下午16點50分,仍有13人失聯。來自各方的救援力量正源源不斷湧來,匯聚成海。

19日晚,在濃濃的夜色中,一頂頂藍色的帳篷正在村裡的空地上加緊搭建,點點燈光也隨之亮起,國網電力青海海東分公司總經理方保民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我們對所屬變電站、供電線路及電力設施進行特巡,迅速有力推進負荷恢復、設備搶修和物資支援工作,經過連續搶修奮戰,截止目前,青海省受本次地震影響的用戶全部恢復供電,幾個安置點的接電工作正在加緊開展。」

救災隊員現場紮起了帳篷。王梅攝。

寄宿學校的安全也引人關注。8公里外的在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土族中學,校園操場上到處是被褥和衣物等物品,教學樓教室和宿舍牆體脫落較為嚴重。校長朱學林介紹說:「我們第一時間在群里發布消息,組織學生有序撤離宿舍,並用校車轉移部分學生至縣城賓館進行了妥善安置,全校910名寄宿學生,還有75名教師無一人傷亡。」

據介紹,地震發生後,青海省海東市公安、應急、消防、地震、衛生、交通等部門力量迅速集結,趕赴波及縣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應急管理部門及時向災區調撥救災物資棉被褥6200套、煤氣爐150台、棉大衣7000件、行軍床5450張、棉帳篷1800頂、發電機10台、照明設施20台,集中安置三縣受災群眾6498人,分散安置15450人。

救援人員正在現場緊急搬運物資。賀勇攝。

在中川鄉政府,50頂帳篷組成的臨時安置點內已經通暖。一旁的「廚房」里,幾口大鍋下火苗通紅,大家圍攏過來,熱騰騰的粉湯手中出鍋,分到大家的手中。「今晚受災群眾除了『投親靠友』的,我們統一在鄉政府設有安置點,此外還在周邊賓館準備了房源,確保受災群眾有熱乎飯吃、有暖房可住。」民和縣中川鄉黨委副書記馬玉明介紹。 「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這麼多人援助我們,我們相信必將會戰勝困難,早日重建家園。」楊金步眼含熱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9450,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5a0eaa2c4dbb571086cd7847028c5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