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鄧春年:乳羅寺傳奇

2023-12-12   渭南文壇

原標題:渭南文壇 | 鄧春年:乳羅寺傳奇

渭南文壇 | 鄧春年:乳羅寺傳奇

乳羅寺傳奇

鄧春年

合陽西鎮路井鎮,向北望去,一座數十里長的黃土塬橫在眼前,連綿起伏,草木蔥蔥。這就是有名的乳羅山。

乳羅山,有東西兩峰,似兩乳羅列,因此得名。

由路井鎮步行登乳羅山,有十八道土坎,坎坎相繼增高,直至山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十八坎」。

乳羅山東峰,西臨肖家城,東靠金水溝,北邊是東馬村,南邊山底是岱堡村。

乳羅山東峰,有一座乳羅寺,寺中有九層磚木結構的寶塔,高聳入雲,巍巍屹立。這就是馳名合陽的乳羅寺塔,俗稱:「岱堡塔」。

乳羅寺,建於隋末唐初之時(注1),距今有1600餘年。當時佛教盛行,各地興建寺院,以供信徒朝拜,祈禱國泰民安,在乳羅山修建寺院,當時稱「同洲金山寺」(注2)。後來人稱「羅山寺」。素有:西有法門寺,東有羅山寺之譽。

相傳,乳羅寺,占地約兩畝左右,四周磚牆相圍,山門朝南,東西廂房羅列,正北是佛祖大殿,寺前峰頂是一座九層寶塔,塔內有旋轉樓梯,可登樓頂,臨窗遠望,塔南方圓數十里的村莊田野盡收眼底。

寺院周圍,柏樹成林,四季常青,柏香襲人。寺院鼎盛時有僧人數十人,大荔、澄城、韓城等地信徒連綿朝拜,香火長年不斷。寺院雖小,名氣可大!

寺院千百年來一直香火不斷,清同治年間,因戰亂寺院受毀,48年解放戰爭,乳羅山戰役,國民黨軍隊拆門窗修築工事抵抗,又受損毀。解放後,寺院還有僧人數名,其大師傅精通接骨之術,當地求診者絡繹不絕。

寺院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舉辦一次集會,主要以準備夏收工具為主,鐮刀、掃帚、擁板、麥鉤……各種小吃,當地特產,應有盡有。當然也有寥寥信徒朝拜進香,熱鬧非凡。1956年,曾隨舅舅上山趕集,於今記憶猶新。

1957年,寺院荒廢,和家莊拆殘餘寺院興建學校,至此乳羅寺不復存也。

乳羅寺雖無,但名聲遠揚。半個世紀以來,曾遭賊人五次爆破,尋找地宮盜寶,均未得逞。最為驚險的是2012年,盜賊夥同僧人後代挖地道距地宮十米左右,被人發現異常,驚動盜賊逃走,合陽縣公安迅速破案,將罪犯六人抓獲。乳羅寺地宮又一次倖免劫難。

乳羅塔,建築時九層高聳入雲,明嘉靖年間華縣地震,將底層陷入地下,僅存七層半,現高約30米。清順治九年二甲進士赤城西村仵魁,官拜浙江道監察御史(注3),請形家(陰陽家)觀測,言道:乳羅塔文峰孤單。仵魁倡築塔東西兩旁土塔,與乳羅塔呈筆架形,稱「文峰塔」。此後,合陽文風傳承光大,名家層出不窮。

2013年,乳羅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2023年五月,合陽縣人民政府重新修繕,打造與赤東印光寺一線的觀光勝地,一個嶄新的唐代風格建築與佛教大師融為一體的名勝古蹟呈現在人們面前。

注1.2.3源自「清乾隆本,合陽縣全志」1983年校正本。

2023.11.25日於渭南

【作者簡介】鄧春年,陝西省合陽縣路蘇村人。退休職工。興趣廣泛,喜愛羽毛球、桌球、橋牌、文學。

來源:金水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