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從市場大方向來看,民營企業的確需要支持,但應該建立在支持優秀民營企業的基礎上。一個優秀的經商、運營環境 ,應該是良幣驅逐劣幣,無核心技術、無精準戰略、無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應反思。
今年7月份,《意見》要求支持民營企業以及企業家的權益,構建民營企業良好的發展環境,但這不應該成為所有民營企業的保護傘。
《意見》本身的出台是要支持有價值、有能力、有內核驅動力的優秀企業。
正文:
北京製造在今年完成了被收購的重要發展轉折點,山東民營企業魏橋集團對其進行了重大的資產整合,在整個魏橋集團的版圖規劃中,北京製造的生產憑證成為了魏橋集團資本化轉型的重要跳板。
回顧這一個半世紀的企業,被資產整合、收購其實就是一場民營企業無法良性競爭、不具備核心技術儲備的商戰導致的必然結果。
01 北京製造的輝煌
212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見過的產品,其可以說是貫穿了中國乘用車發展,但生產212的北京製造在8年前的混改過程中被北汽集團分割出去,成為了絕對意義上的民營企業。
回顧北京製造的產品線以及市場銷量,早已被市場嚴重邊緣化。
212的輝煌是建立在當年社會大量精英資源集合之後的基礎上,在北京製造和北汽集團之間,相反後者才應該是最值得支持的企業。
過去十年時間,北汽集團設計生產出來了BJ40、BJ60,推動了中國越野車歷史的發展,真正站在212成功的基礎上汲取了經驗。
被民營化之後的北京製造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進步, 2022年其推出了「全新」212,裝備三菱發動機,停留在歷史的輝煌中無法自拔。
根本原因是,北京製造沒有足夠的研發投入,落腳在工廠、技術、生產、產品端,無法更好的在市場中競爭。
02 現有產品規劃
目前來看,北京製造規劃了多款車型,包括但不限於王牌M7、212、元寶、家寶、勇士、卡路里、小河馬等車型。
這些產品的定價集中在10萬以內,北京製造的策略是通過貼合工薪階層需求來擴大市場占有率, 但很遺憾的是這些車型並不具備核心競爭力。
根據眾車網核心銷量數據顯示,北京製造9月份全車系銷量數據只有1060台,按照9月全國汽車銷售總量177萬台來算,其市場占有率只有0.06%,在所有乘用車企業中銷量排名75位。
過去一年,全國累計銷量2154萬台新車,北京製造的銷量占比為0.08%。
在北京製造的銷量占比中,元寶車型過去一年銷量占比最大,為1.4萬台,成為了品牌巨大的貢獻者,不過元寶車型最大的銷售市場是山東。
今年9月數據顯示,212的銷量266台,勇士銷量49台。
值得一提的是,被北京製造內部認為重磅車型的王牌M7銷量並不夠出色,9月份銷量為979台,而MPV總體銷量為10.1萬台,王牌M7占比為0.9%。
王牌M7定價並不高,主要服務10萬以內用戶市場,從消費原則來看定價越低市場份額理應更大,但遺憾的是王牌M7同樣沒能打出口碑。
03 渠道、品牌問題
從市場端來看,北京製造已經脫離市場核心很多年, 一方面經銷商渠道非常匱乏,阻擋了產品運營,另一方面北京製造自民營化以來就沒有優秀的產品出現,市場占有率持續低迷。
核心的問題,是北京製造不具備大量的技術研發投入,資金運轉出現問題,而造車本身就是資產密集、人才密集、用戶密集板塊。
單單憑藉北京製造的實力很難真正意義上維繫基本生計。
今年3月份,山東民營企業魏橋集團在鋁業失利之後成功將北京製造收入麾下,在魏橋集團的龐大造車計劃中,北京製造的進入解決了魏橋集團核心的生產資質問題。
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混合動力車型,都需要有生產資質,而這則是北京製造的核心資產,北京製造今年推出的元寶、家寶也是在魏橋集團的資本控股中登場的新品,和曾經是長城汽車合作夥伴的御捷有較深的關係。
目前的北京製造重要的生產工廠和運營部門都已經搬遷到了山東,在魏橋集團的核心把控下成為了擁有全新布局的企業。
不過從今年的全新車型規劃、市場銷量、市場占有率、銷售渠道拓展以及營銷多個板塊來看,北京製造並非魏橋集團打出品牌標籤的重要板塊。
相反,在北京製造工廠投產的極石汽車,似乎正在成為市場主流。
結語:
《意見》中指出的支持民營企業的確非常重要,但並非是要支持所有的民營企業,恰恰相反《意見》的另一層意思是要去除占用大量資源的不良民營企業,將更多的資源向優秀的民營企業傾斜。
汽車作為中國發展的核心板塊,承載的是中國夢、強國夢, 北京製造全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不足1%,與其背後的魏橋集團都很難稱得上未來推動中國夢發展的核心選手。
今年以來,長城、比亞迪、吉利等企業開始瘋狂發力,成為和外資企業抗衡的核心民營企業,並且也成為走出中國的優秀企業。
《意見》中指出支持民營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家,不應該是北京製造以及魏橋集團懈怠運營、占用社會資源的背書,而《意見》也不應該成為對抗產業良性發展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