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剛剛!唐山地震!
多人車內不幸身亡!都是因為……
江蘇一女子被老鼠咬後反咬回去!醫生:當時我也蒙了
12月24日,
揚州寶應西安豐鎮林溪村人周菊香
提及去世的腦癱兒子,
覺得兒子也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兒子去世後,
周菊香將兒子遺體捐獻的舉動
感動著周邊鄉鄰。
心酸——
兒子出生後不幸患上腦癱
1983年出生的周菊香,2005年嫁給了本村青年郭浩,婚後的生活幸福而又甜蜜,夫妻二人均在鎮上上班,閒時做點小買賣,生活過得平靜快樂。一年後,家中添了一個小生命,兒子出生了。
「一開始沒覺得有啥異常,漸漸地發現他和正常的嬰兒不太一樣。」周菊香說。原本幸福快樂的家庭,一時因兒子的異常愁壞了,他們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最終無奈接受了腦癱的現實。
儘管兒子是個腦癱孩子,但是周菊香總是盼著兒子有一天突然正常起來,像其他孩子一樣能夠說話,能夠自由地走動……每天,給兒子喂飯、洗澡,陪他玩耍,成了周菊香生活的大部分。
「醫生說孩子不太可能正常起來,我總是盼著他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周菊香說,兒子不能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樣吃飯、上學,如果長大後能對社會有貢獻,那兒子也像正常人一樣,為社會付出過。
生活中,照顧一個正常的孩子,母親都很辛勞。而照顧一個腦癱孩子,把他撫養成人,周菊香說,她可能要比正常孩子的母親付出幾倍的辛勞,因為想要理解孩子的舉動並能夠滿足他的需求,每天都是挑戰。
堅強——
家庭連遭打擊,她扛住了
自從得知孩子患了腦癱,周菊香夫妻倆仍沒有放棄為孩子治療。每年,他們都會前往市外醫院,希望孩子的症狀改善一些。那幾年,掙的錢大多花在了孩子的治療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周菊香說,2010年,原本身體不錯的婆婆突然患病,在3年的治療中,日常生活起居全部需要人照顧。那時丈夫在外打工,照顧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婆婆因病疼痛不能自理,我每天喂完孩子還要喂婆婆。」周菊香說,一下子照料一老一小的生活日常,讓她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洗洗刷刷忙家務,最終周菊香還是扛住了家庭的突然變故。
周菊香說,2013年,婆婆因病去世,為了照顧小女兒上學,2014年,她一家到西安豐鎮興安路上買了房。「房子面積不大,17萬多。」周菊香說,為了籌集買房子的錢,她跑回娘家,向父母和姊妹們借了不少錢。
儘管有不少債,但有了新家,周菊香覺得生活總會慢慢變好。「有了新房子,兒子的生活環境也變好了,也更方便照顧他。」周菊香說,平時不能正常說話的兒子,成了她每天生活中的牽掛。
捐獻——
兒子去世,他對社會有貢獻
一家人住在了鎮上後,周菊香在西安豐鎮上一家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丈夫學了駕駛,在鄰鎮開攪拌車,漸漸地,生活有了起色,周菊香也暢想著等債還完了,帶著兒子去外面看看。
「生活才好轉一點,公公又生病了。」周菊香說,72歲的公公患重病,經過搶救總算脫離了生命危險,因給公公看病,家裡又欠下不少債務,這種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下,周菊香帶兒子出去轉轉的心愿只能後延。
還未來得及帶著兒子出去轉轉,今年11月,17歲的兒子突然去世,面對這一打擊,周菊香心中難捨對兒子的愧疚。接下來她的舉動,令周邊鄉鄰對她刮目相看。她收起眼淚,說服家人,通過寶應紅十字會,將兒子的遺體捐獻給揚州大學醫學院。
一開始,許多村民不理解她為何這麼做。「我要讓兒子的遺體對社會有貢獻,希望他的貢獻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周菊香說,她為兒子感到驕傲,現在很多人也漸漸理解了她的舉動,這令她很欣慰。
最近在寶應西安豐鎮,提起周菊香,街坊鄰居都交口稱讚。面對鄉鄰的稱讚,周菊香說:「這沒什麼,這就是我應該做的,公公婆婆和兒子,都是我的親人,我沒理由不照顧好他們。」
周菊香說:「有時在夢中,我總會夢到兒子說理解我的做法。兒子用生命凝成大愛,他是用自己的無私去傳承生命的意義,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 近期熱門視頻推薦 —
通訊員:梁永富 記者:孟儉
新媒體編輯:張婷婷
文字校對:王海艷
(部分內容或圖片來源於網絡,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點願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