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學十級課堂⑭:甄嬛最厲害的地方,不是口才和計謀

2022-09-25     八卦芒果

原標題:甄學十級課堂:甄嬛最厲害的地方,不是口才和計謀

本文作者:八卦芒果(bgmango

八卦芒果推送原創的娛樂八卦和影視評(吐)論(槽)。

叫「芒果」是本人喜歡吃芒果,和某台沒關係。

哈!時隔三個月,又來說《甄嬛傳》。本來覺得已經沒啥寫的了,但由於現實大環境的啟發,對它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以前看劇,覺得甄嬛最厲害的地方是她的口才、膽識、計謀等等。這些之於我們觀賞意義遠遠大於實際參考意義。甄嬛身處的環境是沒有退出機制,以全家性命為賭注。我們現代人無需厲害到那個份上。

現代人的危機,是生活意義危機,活在不確定性中,被焦慮填滿。如何是好?這些天我受到嬛嬛的一點啟發。

第20集,年羹堯打了大勝仗,如日中天,大橘為了討好他,盛寵華妃,各宮都很蕭條。

這對甄嬛來說,無論是生存前景還是見不到老公的心情,都應該是一個挺焦慮的形勢才對。

但是甄嬛幹嘛去了呢?她在這段空檔,潛心研製百合香,安小鳥: 「七八日了,竟也不倦。」

此時的華妃內心OS:「甄嬛那賤人,正在偷偷哭吧!」實際上的甄嬛: 「她樂她的,咱們且樂咱們的。」

安陵容此刻是很焦慮的,她害怕得勢的華妃欺辱她,所以她要來甄嬛這裡找「安定感」,然後被甄嬛的熱情感染了,一起快樂做手工。

無論大環境如何,甄嬛都很善於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

她剛進宮時,看見了各種流血事件後,決定裝病放棄侍寢。她不會天真到覺得皇上恰好就是她的「一心人」,所以此時是抱著在後宮無寵至老死的心理準備。這在別人眼裡是失敗淒涼的。內務府的物資供應也立馬缺斤少兩。她下半輩子生活質量堪憂。

但是在這種現狀下,甄嬛也是要好好過節的,除夕夜跟大夥一起剪窗花。

甄嬛非常重視自己的個人時間、精力,因為她很愛自己。她的高自我價值人設貫穿始終,有一種「我很重要」的自覺。

正如她說,「任何時候,都不要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費時間,費心力。」

這是一種很重要的 「活在當下」的能力。「活在當下」四個字,是很多人的口頭禪,甚至掛在牆上,但其實很難做到。

它要求你和當下周圍的一切, 建立全然的接納,重點是接納自己,也就是打從心底里愛自己。而且,不要預支痛苦現實中我們大部分人,不懂得愛自己,同時又過分懂得預支痛苦。

這也不能全怪自己,儒家文化自帶「牴觸快樂」的DNA,咱從小被教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且現在除了要對抗自己的思維習慣,還要對抗大環境。全世界下行、戰爭、瘟疫、自然環境惡化……每天一打開微博,又有新的焦慮。

千禧年以來,生活從沒如此高不確定性。以前全世界上行,我們習慣於展望未來。現在,更加需要一種 把視線拉回當下的能力。給自己找快樂,要有一種「小事不用擔心,大事擔心也沒用」的覺知。

「該來的總會來的,一步步往下走就是了。」

很多人不僅預支還沒發生的痛苦,還會持續為以前的痛苦付利息——咀嚼以前的痛苦。精神耗能極高。

甄嬛在這方面也是很牛,從不花時間去懊悔以前的錯誤選擇。站在她的角度,做錯了幾個大選擇:

一,信任安陵容,以至於第一胎流產;二,看錯大橘,錯付了最看重的真心,還連累全家受流放之苦;三,從甘露寺回宮,此生再無希望跟真愛在一起,還要跟噁心的人做夫妻。

跟甄嬛這些相比,咱們現代人的選錯專業、職業、配偶,其實都有是小兒科,因為還有糾錯機會,只要你有勇氣。

但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懊悔情緒,一遍遍地想: 如果我當初不……是不是現在就……

這往往會陷入自我攻擊,因為深層邏輯是 「我本可以!」繼而自責 「我怎麼那麼沒用啊……」

但是,其實,沒發生那就是「不可以」。即使時間重來一次還是會做那個選擇的。因為當時有同等重量的心理和現實需求推著你做了那個選擇。

那些讓自己後悔的「錯」事,總有些被現在的你忽略了的「對」。你的選擇,你的行動,比你更了解你站在現在的立場去批評攻擊過去的自己,會被情緒扭曲了事實。Don't look back in anger。

如果還是說服不了自己,那就推給世界客觀規律吧 :「世間的事,陰差陽錯,從未停歇,都是尋常。」

這看起來是消極的自我安慰,其實的確是客觀規律。我們要學會真正理解以及接受人的有限性

正如羅翔老師說過, 我們一生大概只有5%的事情是能真正靠自己決定的,有95%的事情是我們決定不了的。做我們覺得對的事情,然後接受它的事與願違。

甄嬛不糾結自己的對錯,也不糾結別人的對錯。

浣碧、敬妃都曾經害過她。甄嬛不但不記恨,反而幫她們一把。這不是聖母白蓮,而是看清了事情本質,不被情緒牽著走。

這兩個人本質不壞,有那些執念也很正常,她們幹壞事的出發點也不是針對甄嬛,跟安陵容性質不一樣。

浣碧、敬妃這類人,只要疏解了心結,並幫她們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會很忠心。如果計較一時得失撕破臉,損人不利己。

其實很多人都懂,但架不住當下生氣啊!即使當時放下了,後面也忍不住翻舊帳。很多夫妻一吵架就翻舊帳。

甄嬛很厲害,翻篇就翻篇,絕不翻舊帳,說話還推己及人:「弘諺與靈犀已叫我自顧不暇,而隴月把你視若生母,我若強行把她養在身邊,那才是真真斷了我與她的母女情分。」 這格局,厲害了~

安陵容就剛好全部相反。既糾結別人的對錯,也糾結自己的對錯。

外界有一點風吹草動,她就焦慮得不得了。甄嬛對她有一點做得不夠周到,她就自己腦內不斷發散、放大、反芻。預支痛苦,自我攻擊植入DNA了。

她非常在乎別人的評價,大到皇上的評價,中到淳常在的一句玩笑話,小到余氏的嘲諷,通通都能傷害她。

雖然我們看劇時,總是不爽安陵容這種扭捏勁。但是不得不說,安陵容非常真實。我們就是容易對別人的評價高度敏感,看美劇《初來乍到》,有一段深深共鳴。

華人女生得到一個出書的機會,但是充滿了憂慮,害怕失敗,「我的書沒人買怎麼辦?」 外國朋友:「出書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你應該驕傲。」

華人女生: 「但是這種事要是失敗了,認識我的人就都會知道。」

外國朋友:「這麼說也沒錯,但是就算你失敗了,也失敗在了一件大多數人都不敢嘗試的事情上。」

華人女生: 「你的意思是……就算我失敗了,別人還是會嫉妒我?」

這種思維邏輯太熟悉了,繞來繞去還是脫離不了別人的評價,害怕失敗,但是 更怕失敗被別人知道。總的來說,就是要 用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的存在

不能怪她,諸如「XX考到博士又怎樣,不還是沒有XX的工資高」這種嚼舌根,我們確實是從小聽到大,很難不受影響。

真是神奇,考到博士本來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很多人都做不到,但卻成為了被貶低的理由,自己心理壓力的來源。

安陵容的唱歌、刺繡、制香的功力都是優秀技能,別人說一句「下三濫的玩意」她就羞愧難當。旁人的看法能傷害她, 因為她自己也某程度上認同這些看法,內心也是這樣看自己的。

其實別看甄嬛人美家世好,她進宮後受到的羞辱、打壓、敵意,不比安陵容少。皇上、華妃、麗嬪、富察、齊妃都曾羞辱過她。但是甄嬛都不會因此自我貶低。

因為甄嬛有一個非常堅固穩定的自我價值感,不會讓別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

她曾告誡四阿哥:「別人如何輕賤你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你自己別輕賤了自己。」也曾經對葉瀾依說:「旁人的閒話,那是旁人的事,若自輕自賤便不好了」。

別人的閒言碎語,別人的狹隘,那是別人的課題。甄嬛不會聽了那些便自我懷疑。眉莊也是這樣。假孕爭寵事件之後,眉莊的結論是「老頭子不值得,我沒啥問題。

換了是安陵容,就會:「終究是我不配……我的人生就這樣了,沒有以後了……」 安陵容第一次侍寢被抬出來,說的就是:「兩個姐姐還有以後,我沒有了。」

其實這個宮裡,哪個女人能確定有「以後」呢?別看甄嬛眉莊家世好,在絕對權力面前等於零,看看年家的下場。家世低也有優點,大橘不忌憚。她還老是介懷皇上當她是寵物,沒有真正的尊重。

本質上來說,皇上看誰都是寵物。區別只是今天喜歡這個多一點,明天喜歡那個多一點。無論哪個觸及他的利益,他都可以立馬棄之如敝屣。他的地位他的經歷讓他不會把人當人看。眉莊早早就看清了這點。

安陵容容易沉湎於自我攻擊,看不清這些客觀事實,歸根到底,是她內心也嫌棄自己,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對待,一種根深蒂固的「不配得感」

這也很難一味地只怪安陵容。甄嬛眉莊的自我核心強大,是因為她們從小就打心眼裡感覺到被愛和接納,對自我的認知已經形成,不會輕易動搖。

安陵容的成長,一切需求都沒有得到回應,甚至會被羞辱,所以她總是充滿不配得感、羞恥感。然後她走向黑暗,因為黑暗會讓自己貌似更強大。

為了自我保護,安陵容還養成了一種傾向, 凡事總往最壞處想。這樣萬一最壞的情況發生了,起碼不會恨自己蠢。

這種思維習慣很多人都有,看似理智安全,其實非常累。總是覺得壞事會發生,一點風吹草動就調動一級警戒措施,能不累嗎?

重點是,久而久之還會失去對人和事的期待,失去投入做事的能力,得到的快樂都是打折的,整個人生體驗是打折的。

心理學家弗蘭克說過:「投入地去愛一個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會降臨。」明顯,這種思維會離幸福越來越遠。

恐懼投入,主要是害怕投入之後結果不如意。但是,生命是過程意義,不是終點意義。中間的體驗是真實存在的,不因為結果不如意而清零。

甄嬛很厲害的一點是,被大橘狠狠傷害之後,依然敢全情投入到下一段愛情里。這段感情即使沒有後面的事,也是危險的。這就回到我們開頭說的,活在當下,不預支痛苦的能力。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也做不到,所以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哈哈。

最後送給大家《功夫熊貓》烏龜大師的名言,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32c85675efa838e83fc9c6844f6ba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