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產劇迎來了一系列的變革。
在題材和類型上,主旋律和現實題材回歸主場,女性題材繼續收割話題,IP改編呈現多元化。
其中,《人世間》率先開局,背後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
年代劇幾乎是所有類型中,能夠同時兼具家國情懷和百姓生活的最佳載體。
《人世間》從導演到演員,從故事到台詞,從攝影到場景,反映了一個時代浪潮中的真實群像和社會變遷。
每位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作為又一部年代大劇,《幸福到萬家》被觀眾親切地稱為——鄉村版《人世間》。
如果說《人世間》是一幅描繪北方城市老百姓生活的歷史畫卷。那麼《幸福到萬家》就是一部聚焦農村發展的磅礴變遷史。
一個講述城市的故事,另一個講述鄉村的故事。
而且《幸福到萬家》的切入點非常巧妙,圍繞著新農村的建設的方方面面,以一位時代女性作為主視角,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勵志故事。
既充分展現了年代劇的縱深感,又充分展現了都市劇的時代感。
切合了當下社會熱點,同時緊跟女性勵志的話題。
最主要的是,整個故事的落腳點很接地氣,全都是真實生活中的場景。
1.充滿煙火氣的新農村
劇集剛開場,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老式縫紉機、黑白電視劇、木製的床鋪、桌子上的暖水瓶、廚房懸掛的臘肉和辣椒......
真實還原了農村的生活場景,每一幀畫面都是熟悉的老味道。
故事發生在國內某鄉村,畫面中處處可見令人流連忘返的田園風光。
小橋流水、綠色田園,不遠處的農家小院冒著縷縷炊煙。
劇中欣欣向榮的萬家村,一比一還原了農村的生活場景,讓觀眾很容易產生代入感。
這一系列場景中,可以看到農村「新與舊」的時代差異感。
相較於快速發展的城市生活,劇中的鄉村生活場景,無疑治癒了當代年輕人的心靈,並給予了一定的啟示。
追根溯源,我們都是農民的孩子,那麼鄉村振興就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奮鬥。
2.外來媳婦發出三聲質問,為萬家帶來了幸福
《幸福到萬家》是根據《秋菊傳奇》改編,而張藝謀的電影《秋菊打官司》,也是由這部小說改編而來。
由於電影時長限制,《秋菊打官司》只能選取其中一部分,所以難免會有些遺憾。
而《幸福到萬家》作為電視劇,則是較為完整將原著小說搬上銀幕。
不過,按照原著的尺度,很難完美呈現出來,所以該劇進行了一定程度上改編,最終變成了一部貼合當下社會熱點的年代劇。
原著中的女主角名叫「秋菊」,在劇中改為「何幸福」。
聽角色名字,就能看得出很接地氣。
《幸福到萬家》中的「幸福」,既是指女主人公何幸福,也是指精神狀態中的幸福。
而「萬家」則是指劇中的萬家村,也是指代華夏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的家。
顧名思義,「幸福到萬家」以小見大,就是講述女主何幸福嫁入萬家村後,如何帶領萬家村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故事剛開始,就以何幸福與村支書萬善堂的矛盾為線索,聚焦新農村扶貧發展。
何幸福剛嫁到萬家莊的第一天,妹妹就被「鬧婚」的村支書萬善堂的兒子萬傳家欺負。
看不下去的何幸福,直接拿著板凳,給了萬傳家當頭一棒,讓對方見了紅。
觀眾看的是拍手叫好,但是公婆與丈夫卻不認同何幸福的做法。
要知道,當地的鬧婚「習俗」,被村民們認為是習以為常。
但是在何幸福的眼裡,這麼做就是違法,錯的事情就要予以糾正,否則就會滋生罪惡。
這剛來第一天,外來媳婦就惹怒村支書,以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村裡要建工廠,村支書萬善堂著手前期征地的準備工作。
一經考察,發現王家的這塊地很合適,便想徵用王家的耕地。
但是,何幸福不畏權勢,更不想看著王家被欺負,於是一紙訴訟將村支書萬善堂告上了法庭。
最後,何幸福勝訴了,並得到了合理的賠償。
說實話,這個萬善堂並非壞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帶領村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後來,何幸福生孩子大出血時,萬善堂就帶著村民們一起獻血,這才救了何幸福的一命。
原本,這件事讓兩人的關係有所緩和。
誰曾想,當初萬善堂徵用土地,何幸福將舉報信寄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終於得到了回應,導致萬善堂被立案調查。
於是何幸福的行為,被村民們認為是忘恩負義。
從此,她便成為了萬家村所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鬧婚,征地賠償,人身傷害,何幸福接連發出了三次質問:
「鬧婚就是耍流氓嗎?」、「憑什麼未經允許徵收我家田地?」、「這世上難道沒有法律?」
於是在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萬家村的百姓眼裡,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受了委屈,當事人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害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然而長期如此,何來幸福可言?
答案不言而喻。
正如何幸福的回答,凡事都得講個理,如果連好壞對錯的理都不講了,那人活著還是人嗎?
《幸福到萬家》所傳達出來的價值觀,就是想告訴每位觀眾,法律和道德不應該受人情世俗的束縛,更不應該被人為踐踏。
在這裡,我想說句題外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法律和道德是用來懲罰和約束壞人的武器。
其實並不是,兩者真正的意義,是善良的人用來保護自己,追求公平正義的「一把尺」。
後來,何幸福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動,打破了村民們對自己的誤解。
而萬善堂讓出了村支書的位置,交給了何幸福。
於是何幸福帶著村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幸福的「萬家村」。
3.終於有一部鄉村味的年代劇,盡顯家的溫暖
《幸福進萬家》視角放在鄉村,聚焦在普通老百姓身上,無疑是彌補了年代劇的空白,還讓題材更加豐富。
整部劇貼近於生活,沒有高大上的人設,沒有虛構的情節,而是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故事的意義,值得每位觀眾去反思和琢磨。
雖然《幸福到萬家》的劇情矛盾衝突,不像都市劇那般熟悉,但是這些家長里短,在新的視角下同樣具有看點。
觀眾能夠看到不一樣的年代劇,看到不一樣的女性力量,看到不一樣的新農村風貌。
試問,幸福從何而來?
幸福不是從天上而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存在著幸福,但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奮鬥。
值得一提的是,在劇中,「脫貧」並不只是經濟上的改變,還是思想上的蛻變。
當經濟快速發展,老百姓的思想也應該與時俱進,共同走向精神文明富足的幸福新生活。
目前,《幸福到萬家》僅播2集,兩大衛視聯播,收視率都高於平均水平。
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播出後,霸占了兩大衛視收視第一的寶座。
而相比同時段的所有電視劇,《幸福到萬家》收視率直逼第一,排在了黃金時段的第二位置。
總的來說,《幸福到萬家》是一部接地氣、足夠真實的年代劇。
從何幸福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炎黃子孫的精神風貌。
即使當下很苦澀和不完美,面對命運接二連三的捉弄,何幸福都沒有被打倒,而是用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努力創造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