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開放式結局,顧昕入獄,馮茜茜人財兩空,馮曉琴成大贏家

2022-04-04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心居》開放式結局,顧昕入獄,馮茜茜人財兩空,馮曉琴成大贏家

《心居》今晚迎來大結局。

我,搓手期待。

最大的贏家,應該是馮曉琴。

她從一個借錢買房的家庭主婦順利轉型為獨立女性。展翔給了她10%的股份,搖身一變成為展翔的合伙人。

馮曉琴和顧清俞相逢一笑泯恩仇,姑媳成姐妹。

馮茜茜沒有馮曉琴的運氣,知三當三,最終人財兩空,離開上海。

這對她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顧昕卻沒有這樣的幸運了,自首入獄,繼續享受吃公糧的待遇。

當然,還有大家比較關心的感情線——顧清俞和展翔到底怎樣了?

我覺得,兩人大機率是be了。

鋒銀派顧清俞去新加坡做封疆大吏,而顧清俞對此也是心動的(原著裡面,顧清俞放棄了去新加坡的機會)。

這個情節似乎證明,顧清俞和展翔很難在一起了。從理論層面看,原生家庭和愛情的雙重加持,她應該很難離開上海。

我個人傾向於兩個人沒有走在一起。

當然,到底結局如何,這是編劇需要負責的問題。

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論證展翔和顧清俞為何會be。

首先,顧清俞對感情不將就。

顧清俞雖然有些戀愛腦,但也只是在愛情中犯小糊塗。在愛情之外,她可是不折不扣的精明上海姑娘。深諳揣摩人心,懂得處理人際關係,工作能力更是面面俱到。

在沒有與施源重逢之前,她也談過戀愛,但她戀愛的對象無一例外全是照著施源的形象來找的,穿白襯衫,說英語,會彈鋼琴,懂欣賞音樂會,對生活品質有講究。

儘管已經過了36歲的生日,但顧清俞在感情方面的態度一直都是寧缺勿濫,她很清楚自己要找什麼樣的人共度一生。

她目前與展翔的交往看似正常,但實際上還是朋友之上、戀人未滿的狀態。她之所以願意與展翔嘗試發展,不過是出於兩個原因:

1.施源背叛她。

施源與她的離婚對她來講是一種打擊,她自認為自己為了施源已經低到了塵埃里,但沒想到沒有如願開出花來,而是嗆了一口的塵土與雞毛。

她開始懷疑自己在感情上執著的意義,也質疑起了自己的綜合條件是否真如自己所想的那麼扛打。一個人一旦動搖了自信,就會做出一些連自己都無法置信的事情來。

2.展翔愛著她。

展翔從認識她那天開始就沒有隱藏過自己對她的喜歡。展翔確實沒有文化,但不缺教養,做的事情都在明面上,大大方方地喜歡,從來不捨得傷害她。

處於感情低谷與自我懷疑期的顧清俞,在施源的打擊與親戚的擔憂(看戲不怕台高)中,也想儘快給自己找回場子。

但無論是哪種,顧清俞都沒辦法讓自己真正投入到與展翔的戀情中來,畢竟展翔的生活方式與她的差距確實太大。

他可以跟顧清俞津津樂道地說起「不晚養老院」,也可以毫無避諱地談起馮曉琴,但他無法與顧清俞一起欣賞音樂會,顧清俞也無法與他溝通工作上的事情。

他們之間存在的鴻溝,是展翔再怎麼努力也很難跨越的,而顧清俞也很難在往後的幾十年里一直隱忍下去。

其次,顧清俞一直深愛著施源。

無論是放低姿態去遷就施母的刁難,還是包容施源那古怪的自尊心,甚至是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施源的面子。

在與施源的婚姻與愛情中,顧清俞無疑是主動付出的一方。

有人說施源是顧清俞的劫,顧清俞折騰了36年,就是為了來渡施源這個劫的。

我卻不認同,渡劫是為了修煉上的精進。顧清俞可沒想通過施源來讓自己成為情聖,她可以無條件地因為愛著施源而不計成本地付出,但她也需要回報。

只是她要的回報不是很多很多錢,而是很多很多愛。她只想做個普普通通的小女人,一個被人愛、被人珍惜的小女人。

施源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會讓顧清俞對他欠下這份情債。否則,像我等平常人是真的沒辦法去理解顧清俞對他的感情與執著。

施源離開顧清俞後,顧清俞在無數個夜裡倚在窗邊,端著酒杯看著深圓路還在建的房子,因為她曾經將她與施源真正意義上的家定在了那裡。

她甚至在每晚入睡的時候,都會睡在施源當初的位置上。

劇情明確表示過:哪怕是有證據間接顯示施源偷了她的項目企劃書,而導致她丟了工作,但她都願意選擇原諒施源。如果不是施源自己執意要離婚,她還是願意繼續一起走下去的。

最後,顧清俞知道了馮曉琴與展翔的愛意。

展翔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只要在顧清俞面前一說到馮曉琴,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心而放鬆。他將「不晚養老院」全權放手給了馮曉琴,這不僅僅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言聽計從。

他對馮曉琴的評價,也從一開始的「可憐」到後來的「能幹」。

說別人「可憐」帶有深厚的同情味。同情一個人不僅僅是因為對方處於弱勢,需要幫助,而且是有著強烈的共情能力與心生憐憫。要同時動情與動心才行。

但如果說一個人「能幹」則是一種對對方能力的肯定,這種肯定來自於客觀平等地看待與發自內心地讚賞,遠遠超出了單純的同情心。

展翔在馮曉琴面前是平等而放鬆的,但面對顧清俞,他更多的是小心翼翼。所以,他才會試探著問史老闆:如果你身邊的女人總是一副四平八穩的領導狀態,你會怎麼辦?

他已經在內心發現與顧清俞的交往並不是他自己想像般的輕鬆愉悅,而是有著下屬面對領導的如履薄冰,這樣的心累不是他追求顧清俞的初衷。

顧清俞也聰明地發現了馮曉琴看向展翔的目光是有不同含義的,同為女人,那樣的目光意味著什麼,顧清俞不會不懂。因此她才會主動迴避展翔與馮曉琴的談話場所。

而且,與展翔從音樂會上出來後,顧清俞特意要求自己想獨自走一走。她在音樂會上看到了展翔的如坐針氈,也想起了施源在同樣場合中的樂在其中。

人們常說愛情與婚姻中必須要「三觀相合」才能幸福美滿。顧清俞不會不知道,生活中的很多東西,如果只有一方的付出與遷就,其實也是行不通的,她與施源的短暫婚姻就是證明。

當然,上面的內容也只是我針對《心居》既有劇情的分析。

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按照顧清俞既定的人設,她和展翔終成眷屬的可能性比較低。

我不敢肯定兩人一定分,主要是《心居》太喜歡玩反轉,有些反轉比如施源靠自己的努力拿下氫鋒項目,這個情節,比我的腰椎間盤都要突出。

像辛迪這樣在職場上混了二三十年的老油條都啃不下來的大項目,施源查查資料,陪客戶攀岩,一出手就能拿出比顧清俞還要出色的策劃書。

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缺少專業背景的施源,竟然是個出手就是王炸的天才,編劇真的有種出人意料的魔力。

在我看來,不讓顧清俞和展翔在一起,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編劇強行撒糖,我也無話可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277a28ffe19465062ef8183b16b1e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