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柔之術」,打造「硬核」成績單。
作者 | 池小雨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目前,作為在資本市場擁有極高關注度的板塊,白酒行業上市公司已相繼披露了三季報業績。
10月27日下午,洋河股份發布了2023年三季報。報告顯示,2023年1-9月洋河股份實現營收302.83億元,同比增長14.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2.03億元,同比增長12.47%。
洋河股份三季報營收凈利均優於市場預期。尤其是今年前三季度營收業績已超出2022年全年營收業績。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道,自洋河股份啟動「二次創業」以來,此次業績表現超出預期,是企業享受了產品升級紅利,也側面印證了洋河股份在深度轉型的成功。
自2021年初張聯東出任洋河股份董事長,開啟「二次創業」時代以來,三個半年報兩個年報,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為正向增長,洋河股份業績不斷創下新高,讓外界看到了洋河的自我調整能力。
在今年白酒行業整體進入深度調整期,行業競爭加劇,頭部品牌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背景下,洋河股份再次向市場提交了一份遠超預期的高含金量答卷,其「二次創業」的路上都做對了什麼?
重塑產品新塔基,「二次創業」開啟第二階段
早在2021年2月,洋河股份董事長張聯東便提出要實行「洋河名酒戰略」。
他表示:「現如今名酒的發展態勢已經由由『黃金時代』轉入『白銀時代』。在白銀時代,酒類最大的贏家就是名酒。名酒能夠依靠「天時、地利、人和」三勢,帶來的高端白酒需求高漲、中高端白酒擴容,都給名酒帶來了新的全國化成長機會。」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唯一擁有洋河、雙溝兩大「中國名酒」、兩個「中華老字號」、六枚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2023年,洋河股份立足「洋河名酒·經典復興」戰略,策動全局,向外界釋放出強有力的品牌復興勢能,啟動「二次創業」第二階段。
今年春季糖酒會上,洋河股份董事長張聯東發表了「將傳統名酒持續打造成國潮經典和國民精品」的主題演講,宣布要聚焦名酒復興的價值路徑、推進「雙名酒、多品牌、多品類」發展戰略,正式打響名酒復興戰。
首先是產品復興,洋河名酒聚焦「一盒一光」兩大超級單品,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產品升級,商業整合等重塑產品新塔基。
繼M6+、夢之藍水晶版、天之藍、海之藍等大單品升級後,洋河股份繼續對洋河大麴等產品進行重塑。4月8日,洋河大麴經典版發布,定位全國大單品百元標杆,不僅在外形上保留經典美人瓶型及優雅氣質,更在口感上凸顯綿軟凈香的特點。9月,洋河敦煌系列產品上市發布,是洋河在名酒復興征程上的又一大舉措。
其次是市場復興。洋河名酒實施「13730深度全國化工程」,即1個根據地市場、3大主銷省份、7個成長地區、30個重點城市樣板培育,將聚焦核心省份高效率提升,攻堅制高點市場高速度突破。
有行業人士分析稱,洋河股份通過名酒復興,打造了第二戰略增長曲線,重塑從營銷力回到高品質名酒的品牌認知,不僅是現階段企業市場表現的極大助力,還將不斷發揮其「長尾效應」,讓「洋河速度」永葆活力。
強化國際化布局,築造中國白酒世界品牌夢
關於白酒國際化的議題,在白酒行業屬於老生常談。作為一種文化交流的媒介,白酒曾隨著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世界各地,一度成為「世界潮品」。
中國白酒布局海外市場,應該是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後,以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知名白酒品牌正式開啟國際化進程。
2021 年,《中國酒業「 十四五」 發展指導意見》提出,我國酒業在產業結構方面要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在品牌培育方面要實施世界頂級品牌的培育計劃。這也意味著探索白酒國際化成為中國酒業發展的主要命題。
今年兩會上,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聯東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就從一共帶來了6個建議,涉及發展、民生、法治、經濟多個領域,其中,中國白酒如何走向國際化受到重點關注。
「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是必然趨勢,既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更是世界品味中國的『一種新潮流』。」張聯東表示,在中國白酒進入新周期的大時代,如何重塑白酒行業新價值,是企業需要認真思考和積極面對的問題。
當前,隨著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越來越多酒企也正在加速「出海」步伐。
今年上半年,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企業紛紛強化國際化布局。例如茅台東南亞暨港澳市場工作座談會在泰國曼谷舉行;香港五糧液大酒家正式開業;瀘州老窖在新加坡開啟2023年「讓世界品味中國」全球之旅;捨得酒業赴海外多個國家舉辦了品牌上市會;西鳳酒在首爾舉辦「中國紅·紅西鳳」鳳香盛宴……
作為擁有全球最大的固態釀酒基地的洋河股份,產品遠銷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2015年首次進入歐洲市場,產品逐漸覆蓋歐洲主要經濟體,並在荷蘭設置歐洲倉。截至目前,與12個歐洲國家的重要經銷機構建立直接合作關係……
近年來洋河股份身影頻頻出現在各個世界大事中。比如,G20 杭州峰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帶一路」峰會、撒馬爾罕上合峰會、全球外交官文化之夜以及 2023 夏季達沃斯論壇等等。
今年,洋河打造了「夢想的朋友」時代晚宴;開啟「夢想連接世界」文化歐洲行,出席第八屆中法品牌高峰論壇、舉辦「世界看酒都」法國站攝影展、「洋河夢之藍·夢想連接世界」主題酒會、在歐洲重磅上市多款新品、與歐洲經銷商夥伴見面;舉辦洋河端午夢約保時捷等系列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品牌活動,洋河融入海外各類民間活動與世界各國人們的生活方式,以溫潤如玉的綿柔品質和醇香口感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悠久的釀酒歷史和品酒文化,為中國白酒國際化穩步前行奠定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腳印。
品牌價值持續攀升,角逐特色化競爭發展
國家統計局發布規上企業酒類產量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8月,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白酒產量達261.8萬千升,同比下滑13.2%。其中,8月份,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白酒產量26.8萬千升,同比下滑5.3%。
自2016年以來,白酒產量已經出現六連降,業界認為,白酒產量逐年下降,說明行業提前進入品質提升和優勝劣汰的發展階段。
事實上,白酒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已成為頭部酒企之間的共識。如何在存量競爭中突破成為當下行業熱議的課題。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老酒收藏與市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田卓鵬表示,在行業競爭和高度集中化的發展趨勢下,特色化競爭發展是必然趨勢,具有顯性化的產區特色化、品類特色化、工藝特色化、感官特色化的品類和品牌才有生存和發展的新機遇。
換句話說,酒企需要著眼於白酒行業發展的長周期性,從產品端找到結構性機會。更為精準的營銷策略、更為全面的品牌梯隊建設往往決定著紅海競爭中的勝率。
圖註:數字化生產——洋河智能工廠
洋河股份擁有釀造規模世界第一的固態酒發酵基地,釀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文化物質遺產,擁有10大研發平台及45名國酒大師、78名省級品酒委員和1975名技術類人員組成的技術團隊。稀缺的品牌基因、悠久的技藝傳承與文化代表性已經成為洋河股份發展不可複製的品牌實力。
洋河股份全力推進「品質革命」作為戰略核心,夢之藍手工班(大師)、貴酒世家、微分子上市,海之藍、天之藍相繼煥新升級,通過疊代與推新滿足消費者所需,不斷推動綿柔品質向上升級、向下深化。
在釀造綿柔上,洋河股份堅持用心選糧、細心制曲、耐心釀酒,為消費者提供了夢之藍手工班(大師)、新版海之藍、生態蘇酒、新版帝坊等更加優質的好產品。
在創新研究上,洋河股份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為中心,持續深化綿柔機理研究與應用,在品質特色匠造、品質全面提升、基礎應用研究、新工藝研製等方面全面提升。其今年發布的《中國白酒綿柔品質發展報告》,系統闡述了綿柔的發展歷程,讓更多消費者品味到中國白酒品質之美和文化之美。
在文化傳承上,洋河股份始終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積極為「非遺」注入保護之力,設立專項保護基金、啟動數字化保護工程,使「洋河地下酒窖」獲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洋河、雙溝老窖池群及釀酒作坊」成功入選了國家工業遺產。今年7月,洋河股份張聯東一行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參觀交流,張聯東再度為白酒申遺發聲,打造全球可感知和認同的中國白酒文化「價值體系」、促進中國白酒出海。
在智慧運營上,洋河股份通過智能化改造強動力、數字化轉型提升業務,加快製造企業生產方式、業務模式的全方位變革,在智能生產、協同合作、營銷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出了有洋河特色的智能化發展之路。
在公益慈善方面,洋河股份主要聚焦在「四個+」,即「慈善+鄉村振興、慈善+抗疫救災、慈善+公益助學、慈善+航天事業」。洋河股份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援藏、助力農民增收實現共贏,促進共同富裕。深入扶危濟困、幫弱助貧、公益助學、助力中國航天事業逐夢蒼穹,不斷創造社會價值,奉獻自身力量。
通過全方位的品牌實力打造,洋河股份品牌價值再創新高,榮獲「2022年度ESG特別獎」「中國酒業科技突出貢獻獎」,並榮登「2022全球最具價值烈酒品牌50強」,以738.35億元品牌價值榮登「輕工領域第三」並獲多項重磅大獎;2023年以1530.26億品牌價值榮登「中國品牌500強」,夢之藍·手工班以2317.32億元的產品品牌價值,位列「全球名酒品牌價值100強」第四名,白酒類第三名,榮獲「2023年度華樽杯中國白酒十大高質量發展領軍品牌、2023年度華樽杯世界名酒中國代表性品牌」……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在白酒行業集中度加劇,競爭不斷激烈的當下,洋河股份堅持長期主義,通過聚焦產品、提質加速、品牌升級,洋河股份憑藉超強的品牌價值享受市場紅利,也為未來贏得良好的發展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