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血鴻蒙闖關,在華超越iOS在望?

2024-01-11     鈦媒體APP

原標題:純血鴻蒙闖關,在華超越iOS在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財經故事薈,作者 | 馮慶艷,編輯 | 萬天南

文 | 財經故事薈,作者 | 馮慶艷,編輯 | 萬天南

2024開年,華為鴻蒙再次成為焦點。

1月2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全員信中稱,「2024年是原生鴻蒙的關鍵一年」。

當天,《中國基金報》報道稱,2024年第一季度,華為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有望正式問世。

而據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de預測,2024年,鴻蒙Harmony OS有望取代蘋果iOS,成為中國市場上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一周後,華為將舉辦發布會,揭秘鴻蒙生態和HarmonyOS NEXT進階成果。

隨著搭載設備規模體量的增大,鴻蒙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今天正式宣布,360瀏覽器等應用,完成了鴻蒙原生核心版本的開發,未來我們還會把全線產品,轉移到鴻蒙生態里。」2023年12月27日,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在微博發文稱,「我相信鴻蒙會成為中國最大的作業系統,鴻蒙原生必將成功。」

圖註:周鴻禕微博力挺原生鴻蒙

「鴻蒙原生應用核心版本,我們正在研發之中,」1月8日,一家國內網際網路中廠相關負責人對《財經故事薈》透露。

2024年,將成為鴻蒙的大年。

鴻蒙成為第三極

自2019年至今,鴻蒙四年經歷四次疊代,2024年第一季度即將發布的華為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則是鴻蒙第五代版本。

這一版本的鴻蒙,不再兼容安卓系統。「原生鴻蒙」的說法,由此而來。

據悉,原生鴻蒙的底座全線自研,砍掉傳統的安卓AOSP代碼,僅支持鴻蒙內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相比於安卓、蘋果iOS來說,其官方著重宣傳的主要有,華為獨創的鴻蒙內核、大模型加持的原生智能,以及方舟引擎顛覆性的性能和功耗等。

圖註:鴻蒙與安卓的系統特點對比

鴻蒙的逆天改命,鬆動了原本固化的手機作業系統格局,成為安卓、蘋果iOS之外的第三極。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曾給出一組數據,2023年前三個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作業系統市場份額依次是,安卓為71.8%,iOS為16.4%,鴻蒙為11.8%。

郭天翔對《財經故事薈》稱,所謂鴻蒙Harmony OS將取代蘋果iOS,成為中國市場上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其實就是預計,華為明年的整機出貨量在中國超過蘋果。

16%,是華為官方認定的手機作業系統領域的一個生死線。

「在歷史上曾經驚艷一時的(手機)系統非常多,但真正活下來的系統只有兩個」,2021年4月,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副總裁的楊海松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對於一個生態來講,特別是作業系統這類的底層平台,軟體使用量、市場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來、能否成功的最核心的因素,16%的市占率是一個生死線。」

當下,鴻蒙是否跨過了生死線?

根據前述IDC的數據,鴻蒙現在的份額,離16%的生死線,只有個位數差距了。

在去年底的2023開源產業生態大會上,華為終端BG軟體部總裁龔體曾披露,2023年,接入鴻蒙的設備數量超過7億台,其中,華為自有設備達到3億多台。業內預計,2024年,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將超10億台。

這意味著短短一年時間,接入鴻蒙的設備數量,將新增3億台。其中,華為手機註定是主力之一。

2023年8月,華為Mate60系列手機上市發售,緊接著,數月之後,趕在2023年底,華為nova12系列發布,跑步衝進中端手機市場。

Omdia統計的全球手機出貨量前十榜單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華為全球出貨量為1070萬台,市場份額為4%,同比增了24.4%,環比暴增44.6%,比上個季度整整增了330萬台。

圖註: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前十榜單,來源:Omdia

三個月前,《證券日報》報道稱,伴隨Mate60系列手機的熱銷,華為上調了2024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目標,由早前的3000萬台提升至6000-7000萬台,提升了一倍左右。而剛過去的2023年,原本華為手機出貨量目標為3000萬台,也被提升了1000萬台。

同期,根據瑞銀證券2023年9月發布的報告,全球第二大手機作業系統iOS所屬的蘋果,卻下調了2023年iPhone出貨量目標,由原本8000-9000萬台下調至7800萬台,下調了約8%。

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蘋果在中國市場遭遇重創,2024年第一周,iPhone在中國銷量,較上年同期暴跌30%,其認為,這主要歸因於來自中國本土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尤其是華為的強勢反撲。

不過,儘管鴻蒙份額在上升,但新的競對也在湧現。

國內其他手機品牌廠商,近來密集推出自研手機作業系統。曾從華為剝離出來的榮耀,2014年1月10日,正式發布了Magic OS8.0。較早一點,2023年11月1日,vivo的Blue OS被推出,時間再往前一點,2023年10月26日,小米澎湃 OS正式發布。OPPO的潘塔納爾發布時間更早,是在2022年8月30日。

對此,郭天翔認為,大部分國內手機廠商的系統,都是在安卓原生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定製和優化。

「目前來看,只有鴻蒙未來可能會徹底脫離安卓。」郭天翔說。

朋友圈有多大?

「成功開發作業系統只是1%,剩下的99%都是做生態。」這句話出自2020年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副總裁的楊海鬆口中,如今言猶在耳。

手機作業系統的演變軌跡之中,期間雖有挑戰者出現,然而如今都已消弭不見。失敗者名單包括,微軟的windows phone、三星Tizen、阿里雲OS等等。它們幾乎都有某個行業「霸主」級強者背書。

它們為何會高開低走?

搭載設備的規模,便是第一個門檻,也就是16%的生死線之說。

比如,曾經的阿里雲OS,基於LINUX開發,依託阿里多年電商經驗和強大的雲計算平台,最終未有大的起色,究其原因,其自身沒有大規模硬體產品用以搭載系統。

鴻蒙搭載的硬體規模雖然已經可觀,但生態系統構建卻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原生鴻蒙能否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很關鍵。」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財經故事薈》表示,這個生態系統需要包括整機廠商、軟體廠商、應用服務商和用戶等玩家都入局,才能實現生態的枝繁葉茂。

梁振鵬預計,為了實現完整生態,2024年,華為將加大投資和資源,加速推進鴻蒙原生系統的研發、推廣和應用。

郭天翔則解釋道,「在這個生態中,原生鴻蒙對應用開發者和網際網路應用企業影響較大,相關參與者都要投入專門的資源和人力,來開發鴻蒙相關應用。」

郭天翔的親身感知是,國內很多頭部網際網路公司,最近都在招聘相關開發人員,積極參與到鴻蒙應用的開發中。

1月10日,《財經故事薈》在BOSS直聘上搜索 「鴻蒙」,發現不少企業都在招聘鴻蒙開發工程師,比如京東、百度、萬里紅科技、閃送、軟通動力、神州信息等等。其中京東招聘鴻蒙開發架構師一職薪酬欄顯示,月薪高達7-10萬、16薪。

去年9月,華為就宣布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如今原生鴻蒙的朋友圈名單,也越來越長。

360瀏覽器等應用目前已經完成了鴻蒙原生核心版本的開發。此前的2023年12月初,支付寶也與華為終端宣布合作,基於Harmony OS NEXT啟動支付寶鴻蒙原生應用開發。

此外,美團、今日頭條、釘釘、小紅書、嗶哩嗶哩、微博、高德地圖等網際網路企業,也已開始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原生鴻蒙還在金融、生活服務、辦公、遊戲、工具等細分領域拓展更多廠商合作,包括交通銀行、農業銀行、58同城、WPS、網易有道詞典、駕考寶典、作業幫、開心消消樂、麥當勞、同程旅行、中國國航等。

圖註:據不完全統計,36款應用啟動或完成鴻蒙適配

同時,有不少開發鴻蒙軟體、物聯網等鴻蒙生態相關業務布局的玩家加入。根據星礦數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上市公司中,這些玩家包括軟通動力、潤和軟體、芯海科技、拓維信息、東方中科、潤達醫療、捷順科技、金山辦公等19家企業。

圖註:涵蓋鴻蒙軟體業務的國內上市公司

眼下,APP的用戶爭奪戰同樣內卷,根據全國APP技術檢測平台統計,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國內市場上監測到活躍的APP數量為261萬款(包括安卓和蘋果商店)。

而鴻蒙,就是上述APP開發者的新紅利機會,因此,才有批量開發者湧入鴻蒙。

「鴻蒙為全球應用企業、手機企業和物聯網終端企業,帶來了選擇權、發展權,增強了業務發展的安全係數。」丁少將對《財經故事薈》分析,「這也會倒逼安卓、iOS加強創新,對應用開發者和終端企業,更加開放和友好。」

據IDC 預計,2026年中國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達102.5 億台。這對於主打萬物互聯的鴻蒙來說,是未來生態增長的有利支撐。

梁振鵬看到,原生鴻蒙的快速發展,對於整個產業鏈、行業應用等領域,具有深遠的意義。

不過他同時認為,對於開發者來說,原生鴻蒙應用開發,具有一些挑戰,比如開發者需要學習新技術和工具,多設備類型和應用場景,需開發者具備更廣泛的應用開發和適配能力,另外,鴻蒙原生系統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也需要開發者進行探索和創新,以適應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待過幾道坎

鴻蒙問世至今,是一步步脫離安卓,走向獨立的過程。早前的鴻蒙由於兼容安卓,外界對其「套殼」安卓的質疑聲,不絕於耳。

2019年5月,谷歌禁止華為使用其GMS服務,這之後不久,鴻蒙1.0於同年8月發布,主要應用於電視和物聯網設備。

兩年後,2021年6月,華為推出了鴻蒙2.0版本,正式用於手機系統,這意味著,華為鴻蒙系統進入發展快車道。雖然當時華為手機遭美國打壓,致使其處於「戰略性後退」的低谷期,但其此前售出手機等智能硬體規模不容小覷。

一年多後的2022年7月27日,鴻蒙3.0發布,萬物互聯成為其主打標籤。

再一年後,2023年8月4日,鴻蒙4.0在HDC開發者大會被推出。有意思的是,彼時華為就預告了鴻蒙5.0已在路上,也就是2024年第一季度即將發布的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

圖註:鴻蒙發展歷程

鴻蒙一路突圍,可以說前無先例。

回顧手機作業系統的江湖演變,原本微軟入局最早,微軟Windows CE 作業系統發布於1996年。五年後,塞班公司才發布了塞班系統,當時該系統短暫風光過,之後的2007年,蘋果iOS開始掀起智慧型手機的風潮。2008年,谷歌的安卓登上歷史舞台。憑藉開放性設計和良好的用戶體驗,安卓很快崛起。

從此,安卓和iOS兩大系統,開啟稱霸手機作業系統江湖的時代。即使微軟於2010年推出windows phone、三星於2012年推出Tizen、阿里於2012年推出阿里雲OS,但最終都未掀起大的浪花,便消失在時間的塵埃里。

「歷史上看,至今還沒有完全脫離安卓成功的例子。」郭天翔稱。

微軟的windows phone和三星的tizen系統,原本背靠強大的企業,然而最終依然隕落,這帶給原生鴻蒙哪些鏡鑒意義?

對此,郭天翔認為,一個新的手機作業系統是否成功,還取決於應用開發者的支持程度,需要有更多應用的支持和適配,儘快建立全面完整的應用層生態。

在郭天翔看來,微軟的windows phone和三星的tizen系統,面對著的是,蘋果iOS和安卓已經成熟、龐大的應用生態和用戶群體,因此它們沒有足夠的應用開發者支持,又因沒有足夠應用支持,導致消費者使用較少,進一步導致缺乏硬體提供商和零售渠道的支持,開發成本較高並且難以給開發者帶來收益,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顯然,華為也意識到,應用開發者對其生態構建的關鍵性。

余承東在公開信中稱,2024年,華為要加快推進各類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集中打贏技術底座和三方生態兩大最艱巨的戰鬥。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HarmonyOS的註冊應用開發者達到220萬人。這與安卓全球開發者2000萬以上、蘋果iOS全球開發者3400萬以上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鴻蒙需要儘快補課。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原生鴻蒙,不涉及海外市場——換句話說,鴻蒙與蘋果、安卓的戰役,更多聚焦在國內。

有消息稱,目前海外華為手機暫無使用HarmonyOS的計劃,海外消費者可通過搭載EMUI版本的華為手機,繼續放心使用安卓應用。

郭天翔表示,在海外市場,消費者對於GMS服務的依賴很大,新系統難以獲得更多生存空間。

丁少將認為,不兼容安卓的鴻蒙,大體會遵循先國內、後國外的發展路徑,先物聯網設備再智慧型手機的發展策略,並且應該會逐步過渡。

外界的一個疑問是,不兼容安卓的鴻蒙系統,會成為一座孤島嗎?

在丁少將看來,開發者需要單獨開發鴻蒙應用,和在鴻蒙手機上不能與安卓手機互聯互通,「應該不是一回事。這如同開發者需要單獨開發蘋果iOS版和安卓版的應用,但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在應用層面,一般可以互聯互通。」

「完全呈孤島狀,是不符合用戶和開發者利益的。」丁少將說。

除了開發者支持態度的問題,因為它們需要考慮應用遷移、後期維護和更新等一系列成本問題,原生鴻蒙需要儘快明晰的,還有系統生態當中的兼容機制如何完善,收費標準和利潤分配等新商業模式,又該如何探索的問題。

但上述挑戰,不會阻擋鴻蒙奔向16%的生死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1cf0a4b4cccb294f3706755d04f23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