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救援隊的到來,讓災區的孩子們笑臉多起來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救援隊醫務人員李轉雄與大河家鎮康吊村安置點的小朋友們玩「丟手絹」
本網記者張振宇任磊宋芳科
12月20日午後,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康吊村,田間地頭的積雪並未消融,雖然陽光直射在臉上,陣陣隨風而來的寒意還是讓人忍不住把手縮進袖口。此時村中震後安置點的空地上,一群孩子的歡聲笑語打破了冬日的寧靜,他們天真快樂的笑聲,讓每一個成年人眉頭的愁緒舒展開來,中國甘肅網記者也循聲而去。
「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遊戲的組織者是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救援隊醫務人員李轉雄和康吊村村醫樊世蓮,李轉雄告訴中國甘肅網記者,受到災害衝擊時,人的心理會被激起反應,往往出現「心理餘震」,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從災後緊張、害怕的情緒中早點走出來。
大河家鎮康吊村安置點的小朋友們在玩「丟手絹」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傾倒的圍牆、開裂的房屋、損毀的車輛……作為此次地震重災區之一的康吊村,地震創傷在村中隨處可見。
康吊村村民冶華說,地震發生後家裡房屋損毀嚴重,鍋碗瓢盆都來不及搶救,晚上只敢在村中空地烤火取暖。19日天亮後,隨著帳篷、食品陸續抵達,大家又冷、又怕、又無助的感覺才得到緩解,情緒逐漸放鬆下來。
大河家鎮康吊村安置點的小朋友積極參與小遊戲
在大河家鎮康吊村安置點李轉雄通過蝴蝶拍技術對孩子們進行心理疏導
李轉雄所在的心理救援隊,在地震發生後的當天凌晨5:30就已緊急趕到災區一線,對遇難者家屬、兒童開展緊急心理干預。20日,她們16人的心理救援隊又分赴各個村莊,積極做好受災群眾情緒疏導和心理撫慰工作。
「工作三年,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震後心理疏導。」李轉雄說,由於沒有經驗,一路上充滿了顧慮,來到康吊村後,沒想到孩子們這麼快就和自己「黏」在了一起。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李轉雄發現有的孩子對於發生餘震、居住在陌生場所等情況存在焦慮、情緒壓抑、睡不著等問題,她希望通過蝴蝶拍、安全島等危機干預技術,遊戲療法,能夠幫助孩子們穩定情緒,在災後建立自信心。
在大河家鎮康吊村安置點李轉雄與小朋友們玩「丟手絹」
記者在大河家鎮康吊村集中安置點看到,由於地震發生時村中青壯年多在外務工,安置點中老人、兒童和婦女所占比例較大,心理救援隊隊員在心理輔導時既滿足了兒童青少年陪伴、遊戲、玩耍等各方面需要,又可以暫時減輕老人、婦女照顧孩子的壓力,讓他們在專業救援人員的幫助下儘快開展自救工作。
在大河家鎮康吊村安置點遊戲中的小朋友露出開心的笑容
當前,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救援隊醫務人員已奔赴受災最為嚴重的4個鄉鎮,對當地群眾進行心理健康評估,開展全方位的心理援助,幫助受災群眾走出困境,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