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國號來自明教?朱元璋把明教定為邪教,怎麼會用邪教作國號?

2022-04-20     浩然文史

原標題:明朝國號來自明教?朱元璋把明教定為邪教,怎麼會用邪教作國號?

明朝國號來自明教?朱元璋把明教定為邪教,怎麼會用邪教作國號?

《倚天》光明頂 明教

《倚天屠龍記》中鳳陽分壇的頭目就是朱元璋,所以一般人都認為朱元璋是個明教徒。金庸寫的朱元璋這個出身還真不是瞎編的,朱元璋出身哪個教的問題是史學界爭論的一個大問題,明史專家吳晗先生1941年就發表了《明教與大明帝國》一文,認為朱元璋和明朝國號皆來自明教(摩尼教)。還有觀點認為朱元璋出身白蓮教。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明朝國號和元朝一樣,出自《易經》,「大明」和「大元」二字是前後相承的。

一、大明國號出自明教、白教?

吳晗先生在1941年發表了《明教與大明帝國》,其文的核心觀點就是:明朝國號來自明教,所謂「因明教而建國,故以明為國號」。韓山童、林兒父子稱號為「明王」,「明王」一詞來自《大小明王出世經》,這本書是明教的經典,如此一來,朱元璋必然和明教扯上關係,明朝國號也來自明教。此後吳先生大作《朱元璋傳》更進一步說出了朱元璋手下大將全是明教徒。

這種看法,在史學界曾有很高的支持聲音。

明教聖火令

對隋唐遼金元史都有研究的唐長孺先生為這種學說進行了補充:明教就是波斯傳來的摩尼教,但在宋代,摩尼教和彌勒信仰發生了關係,韓山童的彌勒轉世即發端於此。而明朝之「明」就是摩尼教「明使」之「明」。

元史專家、原國圖副館長楊訥教授則認為朱元璋是白蓮教徒。過去也有觀點認為白蓮教融合了明教、白雲宗等諸多宗教,但楊訥對其進行了駁斥,認為雖然白蓮教和明教存在諸多相似,但是明教是元朝的官方認可宗教,信奉的神是摩尼;而白蓮教是民間秘密宗教,信奉的神是彌勒。在明、白獨立的基礎上,楊教授指出元末起義軍的口號「明王出世」來自《大阿彌陀佛經》(佛家凈土宗經典,也被白蓮教列為經典),明王是指彌勒,「佛光明」,「其光明所照」,「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明」,所以明朝國號出自這裡,而朱元璋自然也就是白蓮教徒。

《黃飛鴻》中的白蓮教

二、明教和白蓮教的發展軌跡

從歷史上看,一般認為6、7世紀,珊珊王朝的摩尼教已經傳到了我國的新疆地區,768年在江淮內地已經出現了摩尼教堂。武宗滅佛,摩尼教也是打擊對象,摩尼教就由公開轉向了秘密結社。摩尼教的主要教義就是光明和黑暗之神互斗,教徒相信只要忍過災難,光明一定會到來,所以改稱「明教」。北宋江南諸多起義皆打著這一旗號,最著名的就是方臘了。所以明教本身有很強的反抗性和鬥爭性。

方臘

1133年,江蘇和尚毛子元創立了白蓮懺堂,這被認為是白蓮教的起點。白蓮教也以江蘇為據點,向兩湖、閩浙、山東發展。1325年,元朝爆發了大規模起義,白蓮教也成了反元旗號之一。前面說過,《大阿彌陀佛經》是白蓮教的經典,大肆宣揚彌勒信仰。再看韓山童起義,他宣傳的可就是「彌勒轉世」。而且明清史書多將元末紅巾起義稱為「白蓮教起義」。

這樣不論哪個宗教,必然和元末起義有密切關係,而朱元璋為承襲革命傳統,紀念革命歲月,以這些宗教的重要觀點「明」為國號,似乎是順理成章的。

朱元璋

三、以上觀點存在的缺陷

台灣省著名民俗學、宗教學博士王見川認為,《大小明王出世經》壓根就不是明教的經典。眾所周知,《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三令五申,嚴禁明教和白蓮教。那朱元璋還會選兩教教義之一充當國號嗎?

早在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就已經將白蓮教列為異端和禁教,並公開否定了彌勒佛轉世的存在,當年征討張士誠的檄文就說「小民誤中妖術,不解其言之妄誕,酷信彌勒之真有」「妖言既行……荼毒生靈」。張士誠的根據地在江浙,這裡可是白蓮教大本營,朱元璋的詔書狠狠地把白蓮教奚落了一番。那麼他的洪武開國詔,會把已經禁止的邪教重要詞語升級為國號嗎?

白蓮教

再者,懷念革命歲月也不可能。從朱元璋弄死韓林兒來看,朱元璋可是想盡力擺脫自己和韓家政權的關係的。且明教強大的革命性,讓朱元璋時常感到會不會有新的明教徒想要像顛覆元朝那樣顛覆自己的統治。所以明教才成了禁教,甚至有觀點認為明教和國號犯沖,所以被禁絕了。

四、五德終始的消沉

說到國運和正統,大家一般想的是五德終始說。每個王朝的生命屬性都是五行之一,後一朝只要屬性正確,那就是對前一王朝正統性的延續。《呂氏春秋》說:夏,色尚青,木命;商,色尚白,金命,所以取夏而代之;周,色尚赤,火命,所以取商而代之。到了漢代演變成了五德相生,即後代王朝的屬性是從前代王朝孕育出來的,是前代生後代,而不是後代滅前代。比如隋朝是火德,火生土,所以唐代國運為土德;土生金,所以後梁就是金德。中間因政治因素什麼的,具體確立屬性上有所不同,但模式大概如此。

五德終始說的代表鄒衍

五德說法到了宋代遭到清算,歐陽修首先發難,他以君主道德代替五行王朝更替,到了朱熹時代,更是徹底批判了五德終始說,而以理學代之。所以元朝就不再尋求本朝的五行屬性,而是以好聽的國號來彰顯正統。

元朝的正式國號為「大元」,出自《易經·乾卦·彖傳》「大哉乾元」一語,這個名號在至元八年(1271年)才被公布,當年的國號詔書大意是:首先明確好聽的國號是上古聖王的傳統,這是「大義」所在。接著批評秦漢唐宋離經叛道,「因初起之地名」、「即始封之爵邑」。現在大元代表堯舜正統,「稱義而名」,如此大元政權就獲得了中原天命和正統。

元朝皇帝

五、繼承元朝的正統性

現在再看朱元璋時代,我們可以肯定,到朱元璋的時代,五德終始說已經完全消沉,朱元璋手下大儒宋濂、劉伯溫等對朱熹的正統理學奉若瑰寶,所以他們必然不會將朱子批判的學說再拿出來構建新王朝的天命。

劉伯溫

因此,為了構建新王朝的天命和正統,朱元璋採取了元代的復古做法。一般看法,認為朱元璋要驅逐胡虜,承接唐宋,但實際明朝很多制度直接來源於元朝,和唐宋的反而沒什麼交集。而且明朝乾了一件標榜前朝大元為正統的大事——修《元史》,這可是只有正統王朝才配得到的殊榮。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將元世祖納入歷代帝王廟,亦可證明明朝對元正統性的承認。

從疆域上看,明代直接繼承了元朝在大西南、西藏、大西北的土地,這些地方在宋代可都不是宋朝的。明朝如果真的標榜承接宋朝,那這些地方的合法性可就出現問題了,所以明朝絕對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朱元璋

同樣,大明開國詔雖然版本不同,但在正統性梳理上大致一樣,都是說「宋運告終」「帝(皇天上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這可是直白地說出了元朝的正統性。承認元朝的正統性,才好為新王朝繼承其正統性奠基。

既然明朝是繼承了大元的正統,那其國號來自哪裡呢?《乾卦·彖傳》有句「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這是《乾卦·彖傳》的第二句,緊跟在「大哉乾元」之後。如此命名,可謂彰顯正統!

文史君說

這樣我們就基本釐清了大明國號和白蓮教、明教等宗教無關。朱元璋雖然抗元,但大明的政治制度和疆域卻襲承大元,相應地其正統性也是承大元而來,「大明」國號和「大元」一樣來自儒家經典《易經》,應該是非常合理的。

參考文獻

杜洪濤:《明代的國號出典與正統意涵》,《史林》2014年第2期。

朱均:《明王出世口號與大明國號考》《青海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第4期。

劉泳斯:《在意明教與大明國號的關係——試分元末白蓮教起義與明王信仰》,《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 haoranwen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169d9190e8cc0a332884da913300f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