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一季報成績單:40家歸母凈利潤正增長 10家撥備覆蓋率下降

2022-05-08     華道視界

原標題:上市銀行一季報成績單:40家歸母凈利潤正增長 10家撥備覆蓋率下降

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21財聞匯

作者:葉麥穗、李願

上市銀行一季報披露完畢。今年開年,銀行業整體業績延續了去年的增長態勢,但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雙雙回落,上市銀行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速從12.6%回落至8.7%。

不過中小銀行依舊保持高增長的態勢,特別是農商行,有6家農商行維持了20%以上的歸母凈利潤增速。

40家銀行凈利潤增速實現正增長

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40家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增速為正,26家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其中16家更是超過20%。

蘭州銀行的凈利潤增速最高,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7.86億元,同比下降1.58%;凈利潤4.90億元,同比增長94.05%;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1.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12%;營業支出12.2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3.44%。不良貸款率1.82%,撥備覆蓋率188.06%,資本充足率12.09%。

排在第二的是杭州銀行,1-3月,該行實現營業收入87.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73%;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凈利潤33.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39%。

在經濟增速承壓的背景下,銀行的一季報整體亮眼,但仔細分析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雙雙回落,其中尤以股份行分化明顯。

據東方證券統計,一季度,41家上市銀行(不含新上市的蘭州銀行)整體營業收入(扣除其他業務成本)同比增速約為4.4%,相比2021年全年7.8%的增幅有所回落;歸母凈利潤增速則從12.6%回落至8.7%。

工農中建四大行的歸母凈利潤增速今年一季度都為個位數,但農業銀行表現相對突出。

4月29日,農業銀行發布的2022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農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707.50億元,同比增長7.42%;實現營業收入2058.57億元,同比增長5.84%。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3月末,農行不良貸款餘額2544.4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6.67億元;不良貸款率1.41%,比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307.50%,比上年末上升7.77個百分點。截至3月30日,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36%、13.58%、17.18%,均滿足監管要求。

不過四大行的各項增長指標差別不大,其中工商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增長比率相對較低。

公告顯示,工商銀行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494.67億元,同比增長6.5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6.33億元,同比增長5.72%。報告期末,不良貸款率1.42%,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209.91%,上升4.07個百分點。

如果將範圍擴大到六大行,僅郵儲銀行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維持了兩位數增長,分別為10.1%、17.8%。

上市農商行一季度表現優異

股份行中,僅浦發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增速優於去年,其餘增速均有所回落。

特別是民生銀行,4月29日發布的2022年一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實現歸屬於該行股東的凈利潤137.24億元,同比下降10.23億元,降幅6.94%;實現營業收入366.34億元,同比下降64.38億元,降幅14.95%。

對於營業收入的下降,民生銀行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是在深化客群經營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客群結構,降低信用風險,加大對優質客戶的信貸投放;繼續落實減費讓利政策,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報告期內,發放貸款和墊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導致貸款利息收入同比減少40.40億元。截至3月末,民生銀行境內投資中投向房地產領域的業務餘額比上年同期末下降18.78%,報告期內,金融投資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導致投資利息收入同比減少14.04億元。受資本市場及保險政策等因素影響,代理基金業務和代理躉交保險等業務規模下降,代理業務收入同比減少9.47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民生銀行的不良貸款「一升一降」。截至3月末,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總額730.2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91億元;不良貸款率1.74%,比上 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中小銀行今年一季度表現更為亮眼,尤其農商行中仍有6家維持了20%以上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其中滬農商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增幅繼續擴大,拉動農商行整體增速從15.7%擴大至17.9%,城商行中有8家銀行增速超20%,但只有南京銀行、杭州銀行增幅擴大。

西安銀行成為今年一季度為數不多歸母凈利潤增速負增長的銀行之一。西安銀行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5.43億元,同比下降18.52%;歸母凈利潤6.08億元,同比下降14.17%;扣非凈利潤6.14億元,同比下降13.54%。截至一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25%,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分別為220.31%和2.76%;資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55%和12.61%,分別較上年末上升1.43個百分點和0.52個百分點。

華西證券分析師劉志平表示, 綜合上市銀行一季報業績特點來看,受宏觀經濟以及資本市場的影響,一季度銀行營收和利潤增速均趨緩,結構上零售貸款投放以及財富業務中收(中間收入)受到一定製約,部分銀行資產質量方面風險也有所暴露。但是在行業不景氣的環境下,銀行依然積極作為,一方面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尤其是對公貸款投放,保障「以量補價」,另一方面財富業務在客群、渠道等領域積極推進,為後續發力做好鋪墊。未來隨著宏觀層面穩增長政策落地顯效,實體有效融資有望修復,銀行信貸結構和結構性行業風險也將逐步改善,預計年內業績保持基本平穩。投資角度看,一季度基金持倉銀行比例回升,反映板塊防禦屬性。目前板塊對應靜態PB僅0.61倍,已充分反映了來自宏微觀層面的悲觀預期,同時板塊股息率處歷史高位,投資性價比高,維持板塊「推薦」評級。

一季度10家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郵儲、招商、寧波等「帶頭」

5月4日,銀保監會網站公布顯示,近期銀保監會召開專題會議指出,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質上市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釋放更多信貸資源。

這是在4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後,銀保監會第二次作出上述要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42家A股上市銀行一季報發現,已經有10家銀行撥備覆蓋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最高超過20個百分點,最低不到1個百分點,包括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滬農商行等,目前這4家銀行撥備覆蓋率仍超過400%。

那麼,這些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是如何實現的呢?

撥備覆蓋率是貸款損失準備金額與不良貸款餘額的比例,由此其變化受到兩個變量的影響,而貸款損失準備金額的多少則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凈利潤,進而影響資本充足率等指標。

以上述4家銀行為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測算了其貸款減值準備情況發現,郵儲銀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截至2022年一季度的貸款減值準備較2021年末有所增加,即其撥備覆蓋率的下降主要是不良貸款餘額增加較多所致;僅滬農商行在不良貸款餘額微增的同時貸款減值準備有微幅下降,這也部分使得該行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凈利潤增至29.05%,較去年全年提升超10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在財報中披露,一季度該行信用減值損失215.23億元,同比增長4.76%,其中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110.60億元,同比增加49.90億元,主要是報告期內該行對房地產風險客戶審慎地增提信用損失準備,除貸款和墊款外的其他類別資產信用減值損失合計104.63億元,同比減少40.12億元,主要是其他類別資產的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且部分類別資產規模下降幅度大於上年同期,相應少計提信用損失準備。

「招商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符合前期監管對大型銀行撥備率適當下調的引導,同時該行加大非信貸減值計提力度,今年一季度非信貸減值占信用減值的49%,而去年四季度非信貸減值是回撥的,顯示其減值計提政策較為審慎。」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邱冠華認為。

與此同時,招商銀行撥備覆蓋率的下降並未帶動其凈利潤增速提升,一季度該行歸屬於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為12.52%,較2021年全年降幅超過10個百分點,在大行、股份行中位居前列。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認為,降低銀行撥備覆蓋率的路徑有兩種:一是分子端撥備計提的減少,銀行形成事實上的利潤釋放,增加財政收入,同時實現利潤留存、補充資本,進而增強信貸投放能力,或者鼓勵銀行提升風險偏好,對相對高風險的中小微企業多放貸,但對應的撥備計提比例可以不提升;二是分母端對不良確認的增加,即銀行多暴露不良。

六大行信貸同比多增

據中信建投證券金融研究組組長馬鯤鵬測算,今年一季度上市銀行整體撥備水平繼續提高,為240.4%,季度環比上升3.4個百分點,已有近一半的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超過300%。具體來看,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一季度撥備覆蓋率分別季度環比上升4.0、0.5、7.1和11.6個百分點至240%、218%、315%和348%。

從資產規模較大的六大行來看,一季度六大行不良率較去年末下降或持平,不良貸款餘額均提升,除郵儲銀行外,撥備覆蓋率均進一步提升,意味著其資產減值準備均有所增加,且快於不良貸款餘額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其他五家大行撥備覆蓋率暫未下降,但並不意味著其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減弱,反而已進一步增強(註:貸款形成不良存在時滯,後續撥備可能隨之下降)。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測算,今年一季度六大行貸款同比多增近3800億元(央行口徑金融業一季度貸款多增6636億元),其中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多增超800億元(註:僅餘額數據測算,若考慮到貸款期限,實際貸款投放會更多,如工商銀行稱該行一季度貸款同比多增約2500億元,增量創歷史新高)。

從六大行披露信息來看,一季度同比多增的貸款主要投向包括製造業、普惠小微企業、綠色、科技型企業以及基建等。

「當前實體經濟有效需求不足放大了國有大行在資金成本端的優勢,使得現階段國有大行信貸增長確定性相對更強,定價體系更為穩定,成為信貸投放『頭雁』。」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

王一峰認為,監管部門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質上市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具有多重政策效果,既有助於撥備反哺利潤進而提升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也有助於提高風險容忍度,增強有效信貸投放;同時監管此舉也不排除引導銀行嚴格資產質量認定,加大高風險領域不良貸款確認,緩釋後續資產質量壓力。

「展望全年,預計上市銀行整體資產質量將延續改善趨勢,同時在鼓勵大行和優質上市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支持實體經濟的監管導向下,充足的撥備安全墊使得優質上市銀行,尤其是優質區域的城農商行,能夠持續釋放利潤,保持盈利長期穩定高成長。」馬鯤鵬則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8家大型銀行信用卡成績單:信貸餘額實現全面正向增長,超8成銀行實現不良率下降

個貸不良「曬家底」:18家試點銀行不良全景分析

大家都在看

年報 | 浦發信用卡累計流通卡量增速超10%,打造精細化、場景化核心競爭力

農行、建行、交行、廣發發布重要通知:信用卡可延期還款!

個貸不良「曬家底」:18家試點銀行不良全景分析

主要股份制銀行組織架構概覽(2021版)

五大行2021年利潤地圖:工、農、交在長三角最賺錢,郵儲倚重中部,建行總行貢獻最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14f30cbe0f749b3cd16a2baa95162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