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世界各國明知吃虧也爭著簽,為何?

2023-09-03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新中國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世界各國明知吃虧也爭著簽,為何?

西歐是最早掀起工業革命的地方,在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英國發展迅速,海上軍事力量更是取代了「日不落帝國」的西班牙,軍事強大的英國也是盯上了市場廣闊的清朝,英國也是借用林則徐虎門硝煙一事為藉口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當中落敗,清政府被迫在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康華麗號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之後,其餘西方各國也是趁火打劫。

但隨著中國的逐漸強大,各國也是展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關係,從1950年開始,一場奇妙的外交在世界各國開始展開,然而在這些外交當中,中國首次簽訂了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還得從1869年開始說起,1869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居住中國期間,得知了四川等地有一種奇特的動物,這種動物黑白相間,毛茸茸的,戴維給他取名「黑白熊」,他想要將這只可愛的「黑白熊」帶回法國。

但「黑白熊」經不起長途跋涉,還沒運到成都就死了,戴維十分惋惜,只能將它做成標本帶回法國,大熊貓標本展出之後,每天都有數十萬人觀看,一些西方探險家也意識到大熊貓的商業價值,一批一批的西方探險家開始尋找這種動物。

1936年,美國服裝設計師露絲·哈克利斯從四川帶回了一隻大熊貓幼崽「蘇琳」,大熊貓蘇琳和露絲一時間成了美國人的追捧對象,商人們爭先恐後趕製大熊貓形象的產品,時尚女郎身穿大熊貓圖案的服裝走秀。

二戰結束之後,中國也是強大起來,並且嚴格管制偷獵熊貓的情況,而身處異國他鄉的熊貓也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況陸續去世,而熊貓是中國的特有國寶級動物,同時也代表的中國,1950年一場熊貓外交就開始了。

作為第一個承認中國的蘇聯,中國贈送了兩隻大熊貓,1965年1980年,美國,朝鮮、英國、德國、日本都相繼接受了中國的大熊貓,各國的外交也是進行的非常順利,到了1980年之後,就興起了熊貓租借。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商業效益,但我國也不是隨隨便便租借大熊貓,提出租借的國家必須同我國簽訂一份租借條款,在條款當中,明確規定大熊貓必須受到好的待遇,租借動物園必須符合要求。

租借期間如果出現死亡情況,租借的動物園必須連帶賠償,同時還要給大熊貓購買保險,在申請租借後需要經常長達一年多時間的審批期,除了條條框框之外,就是動物園需要支付不菲的租金了。

一般租借都是10年起步,接收國向中國支付一千萬美元,雖然我國提出了這麼多「不平等條約」但租借的國家還是絡繹不絕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10d5abfb09c7b7386b89f36961e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