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墓被大雨沖開,墓中出土一物,百姓看後:我們拜錯關羽2000年

2023-06-21     胡月芳

原標題:關羽墓被大雨沖開,墓中出土一物,百姓看後:我們拜錯關羽2000年

「雲行在天,浪行在川,欲渡關山,何懼狂瀾?」

世人皆知,三國是一個傳奇,因為其中的種種傳奇故事,相信沒有人會不覺得那是一個迷人的時代,真正的名著永遠都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提到《三國演義》以及四大名著,那些經典的人物撲面而來,能夠稱之為文學上的瑰寶,肯定不是浪得虛名的。

但有一點值得一說的是,《三國演義》中還是有不少屬於戲劇加工的情節,如果真要說歷史上真正的劉備曹操關羽等人,恐怕就沒有小說中那麼盪氣迴腸了。

今天要說的人物就是歷史上忠義的代言人——關羽,要說人物魅力的話,關羽跟諸葛亮算得上是《三國演義》中最有魅力的倆人,一個代表著智慧的極致,另一個代表著義氣的極致,給讀者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在河南省洛陽,有個名叫關林鎮的地方,有座關林廟,相傳這兒是埋葬關羽腦袋的地方,然而就在多年前的某一天,在一個大雨傾盆的黑夜,夜如墨的夜色中,有一伙人衝進了一個名叫關莊村的地方,結果意外看到了一樣東西,這夥人頓時痛哭了起來,表示:拜錯了關羽2000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值得注意的是,關莊村以及關林廟,這並不是同一個人地方。

在《三國》的情節中,關羽被呂蒙殺害之後,孫權還將關羽的頭顱送到了曹操面前,但在三國之中,曹操是出了名的敬仰關羽,最終將關羽埋葬在了關林,還為他修建了一座廟,就是上面說到的關林廟。

這也是因為關羽在三國中是一個沒有黑點的人,這便是造就了對其的神化,什麼武聖之類的稱呼,都是接踵而來,也許在《三國演義》之中,關羽很大程度上稱得上是「武聖」,但在正史之中來看,那就未必能夠稱得上是「武聖」了。

至於那一天晚上,那伙人究竟在關莊村發現了什麼東西呢?

之所以大夥會如此震驚,正是因為這所謂的東西,是一顆頭顱,最終一些考古專家根據關莊村的一些墓碑上的線索來看,結果發現這關莊村的頭顱才是關羽,那麼關林廟的關羽就足以說明不是關羽,或者說,關羽壓根就沒有被埋葬在關林廟。

一時間關林鎮的村民們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不少人都痛哭流涕,因此關林鎮祖祖輩輩已經拜關羽拜了1000多年。

但這說來也不是那麼讓人覺得奇怪,想來曹操也是考慮到,關羽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萬一引來有人盜墓,這絕對不是他想看到的畫面,更讓人不敢細想的是,關羽的頭顱在這,但關羽的軀體卻是不知所蹤,因此絲毫不懷疑當年關羽的屍體在東吳被毀。

只不過如今,關羽不僅僅是作為一個人在被人們祭拜,他更是一種象徵著義氣的精神圖騰,人們常說的「拜關二爺」,來源正是源自關羽的影響,能夠讓大家都學習到其中的義氣,想來這也是一種十足的正能量了吧。

這並不是什麼封建迷信,能夠通過《三國演義》的閱讀學習到人物的閃光,就足以稱得上是一種看有所得。

再有,這也不是什麼拜錯了人就不值得,只要自己心中有關羽,相信多少一定是個相當講仁義之人。

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給了我們太多熱血以及感動,它最為神奇的一點就是,不同的年齡段觀看,就有有著不同的感悟,這是一件非常考驗作者筆力的事,但《三國演義》之所以能夠評為名著,能夠從那麼多小說中廝殺出來,就足以可見其質量。相信不光是《三國演義》,能夠讀懂四大名著,就足以稱得上是一種境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0b1c830ad30c4f27319f6bbd441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