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國42萬人死於這種疾病,14萬多人被確診

2019-05-18     中科體檢

胃腸道癌是最常見和最主要的惡性腫瘤,包括胃癌、結腸和直腸癌等。全球每年新發胃癌100餘萬人,中國占42%,是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兩倍多。每年因患癌症死亡人數中,1/4是胃癌,而大腸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胃癌和食道癌,每年有14萬多人被確診。

胃癌的常見病因

胃癌起源於胃壁最表層的黏膜上皮細胞惡變,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廣度,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它主要與環境衛生、工作壓力、胃部Hp感染、癌前病變、遺傳、基因、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有關。

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症狀,即使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出現上腹輕度不適、噁心、噯氣等非特異的症狀,一般也不典型。

早期胃癌常與消化不良或胃炎、胃潰瘍等慢性胃疾病症狀相似,容易被忽視。胃癌癌變的過程較長,可達數十年之久,所以完全有時間預防胃癌的發生。

加強對胃癌的檢查

1.X線鋇餐檢查

數字化X線胃腸造影技術的應用,目前仍為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

2.纖維胃鏡檢查

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範圍,並可獲取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胃癌的最有效方法。採用帶超聲探頭的纖維胃鏡,對病變區域進行超聲探測成像,有助於了解腫瘤浸潤深度以及周圍臟器和淋巴結有無侵犯和轉移。

3.腹部超聲

腹部超聲主要用於觀察胃的鄰近臟器(特別是肝、胰)受浸潤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

4.螺旋CT與正電子發射成像檢查

這是一種新型無創檢查手段,有助於胃癌的診斷和術前臨床分期,準確性較高。

5.腫瘤標記物

血清CEA、CA72-4、CA19-9等腫瘤相關抗原可升高,但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高,有助於判別腫瘤的預後及化療的療效。

加強對胃癌的預防

1.嚴控高鹽飲食

食物含鹽量過高,會導致胃內鹽度升高,直接損壞胃黏膜,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萎縮,從而誘發癌變。嚴格控制高鹽飲食,可有效預防胃癌。

2.長期服用葉酸

葉酸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綠色蔬菜中的B族維生素,它對胃黏膜腸化生和異型增生有顯著的療效。攝取一定量的葉酸,可使癌基因失去活性,從而可預防癌症發生。

慢性萎縮胃炎是最主要的胃癌癌前病變,80%以上的胃癌患者都曾患有萎縮性胃炎。用葉酸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可防止胃癌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已確診的胃癌患者不可隨意服用葉酸。

3.攝食充足蔬果

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能阻斷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從而起到防癌作用。含維生素C較高的蔬果有:橘子、獼猴桃、西紅柿、菠菜、苦瓜等。

4.長期缺鐵性貧血者,要警惕胃癌發生

缺鐵性貧血的患者,症狀表現為食慾下降、煩躁、乏力、皮膚乾燥等。如果不加以治療,體內鐵元素將繼續降低,而易導致胃癌發生。

人體所需鐵元素的主要來源是食物,缺鐵者要多吃海帶、黑木耳、芝麻、蛋類、西紅柿、苦瓜、小白菜等含鐵量高的食物;同時注意避免食用降低鐵吸收的食物,如含草酸、鞣酸高的食物。如果通過飲食不能有效補鐵,應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硫酸亞鐵、肝鐵片等。

5.多吃預防胃癌食物

大蒜:是公認的防癌食物,有明顯的抗癌功效。它能減少胃中亞硝酸胺的合成,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起到防胃癌的作用。

洋蔥:洋蔥中含有一種稱為櫟皮素的物質,能減少胃中亞酸鹽含量,為天然的抗癌物質。研究顯示,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

菌菇類:主要包括有香菇、冬菇、金針菇等還有木耳等。如果經常吃這樣的食物能起到非常好的抗癌效果,可以起到防癌的作用,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番茄:富含番茄紅素及胡蘿蔔素,特別是番茄紅素,能中和體內自由基,對抗胃癌和上消化系癌有利,同時對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來也有效。

花椰菜:它含有較多微量元素鉬,鉬有阻斷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合成的作用,還含有一種可以刺激細胞活動的酵素——小硫化物,能阻止癌細胞的形成。

加強大腸癌的預防

1.高度警惕大腸癌的信號

大腸癌早期時間沒有特殊症狀,如果發現以下信號應提高警惕

突然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腹瀉、里急後重、便不凈感等大便習慣的改變;

大便變扁、變細或不規則的形狀改變;

大便中帶有膿血、粘液、或呈暗紅色。

2.做好大腸癌的預防措施

少吃高脂肪食物:長期高脂肪飲食會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刺激和損害腸道黏膜並誘發腫瘤細胞的產生,最後導致大腸癌的發生,所以要少吃高脂肪食物,比如核桃、芝麻、花生、肥肉、動物內臟、奶油製品等。

多吃高纖維食物:高纖維素食物可刺激腸道加速蠕動,加快大便的排出,還能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從而減少致癌物質與腸壁的接觸,大大地降低了腸道中致癌的濃度,使得減少大腸癌發生的危險;高纖維在胃腸道中還可通過神經反射到大腦,防止飲食過量,起到減輕胃腸道負擔的作用;沒有被消化的纖維素,在腸道中還可以吸附食物殘渣中的致癌物質,如亞硝胺、多環芳烴等,再隨糞便排出體外。

應該注意的是,每天應該至少攝入35克以上的纖維素,才能有效的起到防癌保健的作用。

對結腸息肉不可聽之任之:結腸息肉多發生於乙狀結腸和直腸,男性多於女性,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如果檢查出直徑大於2cm的息肉時,應警惕,最好切除,防其惡變。對於肥胖、習慣性便秘、有家族史性息肉病史的人群,是結腸癌的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cSRGwB8g2yegNDpN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