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糧食,也是媽媽給新生寶寶健康的第一份禮物。我們提倡母乳喂養,因為其對母嬰雙方都有諸多好處:方便、經濟、有助於媽媽身體恢復和寶寶情商發育等優點外,還是寶寶最佳食物,能滿足寶寶對所有營養元素的需求,還能讓寶寶抵抗力倍兒棒!所以產後媽媽常常以自己奶多而自豪,親朋好友探望產婦時也會習慣性的寒暄一句「奶多嗎?夠寶寶吃嗎?」
但是,母乳的道路並不平坦,為了讓媽媽們在母乳的過程更加順暢,今天和我的朋友,育兒資深泌乳專家江捷瓊,來為大家解答母乳喂養的問題。
要點1:母乳喂養受益的不止寶寶,還有媽媽!
母乳喂養,不僅能讓寶寶健康成長,還能給媽媽築起一張天然的疾病防護網,減少10%的乳腺癌發生幾率、30%患卵巢癌的幾率、50%患糖尿病的幾率,對乳腺增生、子宮內膜異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同時,歐美科學家發現,媽媽給寶寶哺乳3個月或者以上,能讓媽媽與寶貝進行親密互動,讓媽媽心情愉悅,產後抑鬱的症狀明顯減少。
此外,每天喂奶可以消耗近500卡的熱量,幫助媽媽在分娩後更輕鬆的恢復身材!
要點2:如何判斷母乳是否夠寶寶吃?
母乳喂養遵循按需喂養。特別在0-3月齡的寶寶,吸吮需求強,1-2小時可以考慮哺乳。根據寶寶的月齡慢慢拉長哺乳間隔。寶寶攝入情況要參考寶寶的吸吮力度、吞咽次數、聲音、媽媽的乳房鬆軟度。最關鍵的是看尿量情況,如果你的寶貝24小時內尿有6-8次就說明寶寶攝入充足了。
要點3:奶水不夠,可以加喂奶粉嗎?
奶水不足時,考慮原因,如果是喂養方式不當,可以調整喂養方式提升奶量。經多次嘗試,例如調整哺乳時機、哺乳姿勢、媽媽飲食、作息安排等,都無法改善,而在寶寶攝入確實不足,媽媽的奶量無法提升時,可以適當添加配方奶,保證寶寶每日所需。
要點4:母乳寶寶需要額外喝水、吃補充劑嗎?
一般情況下母乳寶寶無需額外補充水。母乳里含有90%左右的都是水分,多哺乳寶寶就可以讓寶寶攝入充足水分了。在炎熱的夏季,母乳會自動變稀,供給寶寶更多的水分,所以即使在夏天,寶寶也不需要額外喝水。但如果因生病等特殊情況,導致寶寶尿量減少、顏色過黃,而母乳喂養不能改善時,需額外補水。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從出生到六個月,完全依靠母乳喂養,就能夠得到成長所需全部營養,不必添加任何輔助食品,但如果不能充足曬太陽,需要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
要點5:寶寶總是吐奶,是否需要就醫?
小月齡寶寶吐奶比較常見。小寶寶的胃部和成年人胃部的位置、角度都不太一樣,胃部和食道連接處的賁門(防止食物逃跑用的)也還比較松,整個胃部和賁門的配置導致吃進去的奶水容易在寶寶體位稍有移動就吐出。當寶寶吐奶時,媽媽注意觀察寶寶的奶的顏色,性狀,寶寶精神狀態。吐奶是白色,精神狀態好時,在吐奶後側臥寶寶並不需要擔心。吐奶為黃色,並且是豆腐渣性狀,影響精神狀態,可考慮就醫。
要點6:哺乳期間媽媽是否需要忌口?
哺乳期媽媽沒有特別的忌口食物。提醒媽媽們留意易過敏的食物:從2013年開始實施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要求食品包裝上標示過敏原信息,並列舉了8類可能引發過敏的食品:含有麩質的穀物及其製品(如小麥、黑麥、大麥、燕麥、斯佩耳特小麥或它們的雜交品系);魚類及其製品;蛋類及其製品;甲殼綱類動物及其製品(如蝦、龍蝦、蟹等);花生及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乳及乳製品(包括乳糖);堅果及其果仁類製品。如果吃了以上食物,寶寶並沒有過敏等特殊症狀,就沒有必要忌口,均衡的營養更能保證奶水質量哦!
要點7:沒有漲奶是否提示奶水不夠?
每個媽媽的泌乳情況不同。乳房不漲並不說明奶少。在3個月左右,媽媽和孩子之間已經達成默契,身體知道該生產多少奶,不像剛剛開始喂奶時,那麼慌裡慌張拚命產奶了。孩子吃的奶,大部分是現吃現產的,所以漲不漲沒有什麼關係,和乳房的大小也沒有關係。因此,漲奶不是衡量奶水是否充足的標準。建議媽媽們在喂養寶寶時更多觀察寶寶的吃奶時間、吃奶頻率、吃奶的吞咽和滿足感。另外,每天的尿量是判斷寶寶是否攝入充足的重要指標。建議媽媽放鬆情緒多休息,多觀察寶寶,供需平衡就好。
要點8:經期或奶水顏色清淡就是奶水沒營養嗎?
月經期間母乳中脂肪含量會減少,蛋白質含量會增加,但是依然能夠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另外,奶水顏色淡並不能說明營養成分低,母乳會根據寶寶的成長情況,自動調節每一次的分泌,滿足寶寶的需求,所以不用擔心。
要點9:母乳喂養到什麼時間最好?如何給寶寶斷奶?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喂養至2歲或以上。當決定斷奶時,建議循序漸進,慢慢減少母乳次數,拉長哺乳間隔,讓媽媽和寶寶都有適應的過程。
要點10:兩側乳房奶量不一樣,還有大小乳的情況,怎麼辦?
小月齡寶寶對媽媽的乳房是有記憶的,可能會更喜歡吸吮泌乳多的一側。對於泌乳少的那一側,媽媽可以通過改變哺乳姿勢、調整哺乳時機(寶寶餓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喂奶)、多抱抱孩子,讓寶寶多泌乳少的乳房產生更多愉快的記憶,鼓勵寶寶多吸吮多刺激。另外,媽媽在寶寶吸吮之後可以用吸奶器或手擠奶增加泌乳少的一側的刺激,增加泌乳。泌乳多的一側乳房正常給寶寶吸吮,爭取雙側達到平衡。這樣也可以逐漸改善大小乳的問題。
要點11:堵奶後,出現乳房有硬塊,按壓疼痛並有些紅,是否可以熱敷後按摩?
首先提醒媽媽需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喝水。其次,不建議熱敷處理。最後關注體溫。因為不了解具體的乳房情況,給予一些常規建議。
1、體溫超過38.5度時服用退燒藥。(哺乳期安全退燒藥是「對乙醯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必理通,泰諾林。除此之外,哺乳期也可以選用哺乳期安全用藥「布洛芬」。)
2、同時繼續嘗試各種不同的姿勢哺乳,將乳汁有效的從乳房中移出。
3、多喝水,多休息,飲食清淡。
4、在兩次哺乳之間,在乳房上冷敷捲心菜葉或者土豆片。
5、對乳汁沒有及時有效排出導致的阻塞型乳腺炎請及時與醫生聯繫,獲得更專業的幫助。
要點12:一胎時一點奶水都沒有,要怎樣做二胎才能有奶?
99%的媽媽都可以正常哺乳,喂飽寶寶。建議是做好「三早」: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在沒有生理和病理障礙的前提下,孩子出生後幾分鐘之內就應該送到母親身上開始吸吮。即便你看不到或感覺不到有乳汁分泌,還是有涓涓滴滴的初乳進入寶寶的身體。你大量的乳汁在產後二到五天之內出現。在一個星期內,你的乳汁處於轉型階段,到了十天至十四天左右,你的乳汁穩定下來,成為成熟的奶。這個時候,不要因為覺得寶寶餓,就喂他奶粉。持續有效的親喂寶寶,你的奶量的增加會超過你的想像。
要點13:奶水少,試過豬蹄湯、鯽魚湯、排骨湯、木瓜都沒用,怎樣才能讓奶水多了呢?
增加奶水的方法有:
1、每次喂奶都讓寶寶輪流吸吮到兩側的乳房:這樣能使寶寶吸到所有的母乳,並能頻繁地刺激兩側乳房。
2、寶寶吃奶姿勢要正確:寶寶的雙唇應在乳頭後面的乳暈位置(即乳頭四周深色部位)。
3、試著兩側乳房輪流喂:每次喂奶時兩側乳房輪流喂二至三次有助於寶寶保持對吸奶的興趣。每當寶寶的吸吮速度慢下來時,或吞咽頻率減少時,您便可將他/她換到另一側乳房。每次喂奶時都讓寶寶輪流吸吮每側乳房至少兩次可刺激您的乳房分泌更多的乳汁。
4、注意休息,確保身心放鬆、飲食均衡、進水充足:照顧好自己不但能增加您的母乳供應量,還有助於改善您的總體健康狀況。
斌姐碎碎念:
母乳喂養的媽媽們,
不要只憑主觀感受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而是要根據上文所講的
幾條方法來具象化判斷哦。
你的奶量如何呢?
有沒有增加奶量的方法?
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6s6HMBd8y1i3sJQD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