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武漢市智慧財產權工作領導小組編印的《2019年武漢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白皮書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門戶網站正式發布:全市初步形成市區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工作相互銜接、上下呼應的智慧財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全市智慧財產權事業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我市智慧財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這一成績取得,主要是靠黨的堅強領導,政府高度重視,主要是靠舉全市之力、紮實推進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主要是靠全體智慧財產權人發揚奮力拚搏、勇於創新、攻堅克難的精神。
深化全市智慧財產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始於2018年底新一輪機構改革,我市智慧財產權管理體製得以進一步完善,新組建的市市場監管局,加掛市知識產權局牌子,負責統一管理全市智慧財產權工作,商標、專利、地理標誌等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統一由市場監管系統的綜合執法隊伍承擔。解決了以往商標、專利、地理標誌等智慧財產權分頭管理和多頭執法的問題,為強化我市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
我市「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有序推進。據悉,我市出台了《武漢市2019年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推進計劃》,確定了五大工程、23項工作任務,加強頂層設計。
全年全市發明專利申請3.32萬件,同比增長15.53%,全省占比71%。發明專利授權1.18萬件,同比增長33.46%,全省占比82%。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市有效發明專利4.61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41件,年PCT國際專利申請1825件,處於「全國十大創新城市」的前列。全年有效商標註冊量26.49萬件,同比增長30.76%。在全市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精準培育商標品牌,積極培育馳名商標。作品版權登記43185件,比上年增長43.2%,全省占比95.9%。
2019年,我市成功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侵權糾紛檢驗鑑定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試點,著力打造提供獨具武漢特色的全領域智慧財產權侵權判定諮詢服務平台。這是繼獲批「智慧財產權仲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布局」、「智慧財產權服務業聚集區」、「產業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營中心」、「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等國家級試點之後的有一個,至此,我市幾乎囊括了國家級層面各個種類智慧財產權工作試點。
我市始終保持打擊智慧財產權侵權違法行為高壓態勢。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2019智慧財產權執法「鐵拳」行動、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智慧財產權保護、反不正當競爭等系列專項執法行動,辦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301件,查處侵犯商標、專利、地理標誌、官方標誌等智慧財產權行政違法案件242件。
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智慧財產權案件13468件(含舊存1164件),其中民事13342件,行政15件,刑事18件,審結11169件,結案率82.93%,收結案同比分別上升84.47%、82.93%。智慧財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入選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第二批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推廣清單」,成為清單中4項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舉措之一,併入選「武漢市十大法治事件」。
全市檢察機關共審理公安機關提請批捕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28件65人,批准逮捕23件47人,受理審查起訴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44件104人。
全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刑事打擊職能作用,全年破獲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類案件57起,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117名,涉案金額近2000萬元。組織部署開展打擊食藥環「崑崙」行動,共偵破食藥環犯罪案件24起,依法刑事拘留50人。
我市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保護工作向基層進一步延伸。2019年,武漢市同時擁有2家國家級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目前在全國獨一無二。「中國(武漢)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啟動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維權等專業化試運行服務,極大提高了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專利的創造、保護和運用的效率。「中國武漢(汽車及零部件)智慧財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在武漢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領導與支持下其建設及運營正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國家專利審協湖北中心為我市科技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全年完成發明專利審查14萬標準件、結案13萬標準件。
市、區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系統推進基層「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站」建設,相繼建成武漢市智慧財產權保護江岸區岱家山工作站、江漢區紅T工作站、洪山區融創智谷工作站。江岸區檢察院設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站」,將服務和預防關口前移,為上百家企業特別是高新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提供優質服務。此外,湖北大學生創新創業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中國(武漢)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中建三局工作站、南國大家裝智慧財產權工作站、凱德廣場智慧財產權工作站等一批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平台和行業自律組織也在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建立和完善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中,除司法、行政執法、仲裁等途徑解決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行業調解也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引導權利人主體通過非訴方式解決智慧財產權糾紛。截至2019年,全市智慧財產權非訴糾紛解決機構數量達到195家,每10萬人非訴糾紛解決機構擁有量達到1.76家。
針對小微雙創企業、弱勢群眾智慧財產權維權困難問題,中國(武漢)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積極對接行政執法部門,暢通智慧財產權保護舉報投訴維權援助通道。2019年,接收並轉交舉報投訴線索299件,辦理維權援助申請32件。
責編:鄧蕊
融媒體記者:許濤 駱丹
通訊員:韓志慧
編輯:張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myPxXEBfwtFQPkdKA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