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了還找不到家?爸爸鍛鍊兒子獨自回家,孩子卻「走丟」了

2022-07-04     糖果媽媽

原標題:11歲了還找不到家?爸爸鍛鍊兒子獨自回家,孩子卻「走丟」了

調查發現,約70%的學生需要父母前接送上下學。這其中42.1%的學生是害怕獨自出行,超過40%的孩子,從未獨自一個人上下學。

糖媽記得,自己在學生時代,是和小夥伴成群結隊地上下學。或是騎自行車、或是步行,小學3年級以後基本沒用家長接送過。

如今大部分家長不放心讓孩子自己上學,但為了讓孩子有獨立性,還是會鍛鍊他。部分孩子經過鍛鍊能做到自己上下學,有些孩子很可能「走丟」了。

爸爸鍛鍊孩子自己回家,結果孩子「走丟」了

哈爾濱的一名家長,報警說自己11歲的兒子,補習班下課後一直沒有回家。在孩子「消失」之前,曾在樓下的麵館吃了一碗面。

按照正常的路線,從麵館走到家裡只需要5分鐘左右。但男孩離開麵館後,1個多小時還沒回家。

民警通過監控找到孩子的身影,走遍了菜市場、公園和學校等各個場地,都不見孩子的蹤影。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尋找過程中要開著手電,所有人的心都跟著懸了起來。晚一分鐘找到孩子,就意味著多一分危險。

萬幸的是,大家最終在公交車站點找到了男孩。那時的男孩已經找回家的路將近2個小時,在家附近繞了一大圈,可以看出非常害怕。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覺得是男孩貪玩,但了解男孩走丟的原因後,覺得他確實有些委屈。

11歲的孩子找不到家?並非是他不獨立

許多人看到男孩走丟的消息,感嘆自己8歲就自己上下學了,從沒走丟過。11歲已經是四、五年級了,怎麼還會走丟?

其實當天是男孩第一次嘗試自己走回家,雖然他年齡不算小了,但之前一直是由父母開車接送上下學的。

父親本想鍛鍊一下兒子,沒想到他真的走丟了。找孩子的過程中,父親幾乎要急哭了,想必很後悔自己衝動的做法。

糖媽經常遇見獨自上下學的孩子,有些孩子看上去不到10歲的樣子,表現得很獨立。

由此可見,孩子是否可以獨自上下學,不能只考慮年齡因素。前面提到的男孩有過一次走失經歷後,會更用心記住路,但家長也要反思,鍛鍊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

如今的環境不能和過去比,交通方便了、但也更複雜了。馬路上車來車往有危險性,無論男孩女孩、無論孩子多大,保證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想鍛鍊孩子自己上下學,前提條件必不可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年滿12周歲才能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年滿16周歲方可駕駛電動自行車。

雖沒有獨自「步行」上下學的年齡規定,但從孩子的身心發育角度來講,再結合當今的環境,太小的孩子並不適合獨自上下學。

首先,要保證孩子完全認路

通常11歲的孩子已經能記路了,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對路不熟悉的情況下,就算是成年人也會「迷路」。

男孩之前一直被車接車送,沒有徒步走過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對路程的印象不深,才會出現找不到路的情況。

家長在讓孩子獨自上下學之前,要完整地、認真地帶著孩子多走幾次。一路上讓孩子自己記住標誌性的路標等,完全熟悉之後再放手。

其次,保證孩子能隨時聯繫到家長

孩子熟悉了路後,家長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就算不跟在孩子身後偷偷保護,也要保證孩子隨時能聯繫到家長。

給孩子配一個帶定位信息的電話手錶,家長隨時觀察孩子的動態和路線,同時也要讓孩子熟背父母的手機號碼,找不到路及時聯繫家長。

至於孩子從幾歲可以自己上下學,家長要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學校與家的距離,以及交通工具是否方便等諸多原因,綜合考慮來決定。

想讓孩子獨自上下學,應該從幾歲開始?

從孩子身心發育規律講,年滿12周歲後,孩子的辨識能力、遵守規則的意識,才能足夠適應道路的行駛狀況。

別看如今的孩子長得高、長得大,但沒到一定的年齡,安全意識和各方面能力仍然不足。

每年都會有幾起孩子獨自上學,發生事故的情況,對孩子和家庭都是巨大打擊。

若是離家近,只走幾分鐘就能到學校,不用橫穿馬路。那麼就可以自己早一些自己上學,但建議不早於10周歲。

若孩子要「起早貪黑」上下學,路途遙遠還要換乘各種交通工具。那麼至少要在12周歲以後,再嘗試讓孩子獨自上下學。

糖果媽媽心裡話:

經常有人說,當今的家長太慣孩子,一直接送孩子孩子依賴感太強,始終無法獨立。

但從家長的角度考慮,他們可能放心自己孩子的能力,卻不放心躲在暗處的壞人,和大街上的「馬路殺手」,因此不必強行要求孩子自己上下學。

【今日話題】你會放心讓孩子獨自上下學嗎?

編輯:佟佟

定稿:楊十一

——推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fc694dd6f77026af01ca4562e353f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