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夫人墓曾挖出一塊石碑,上面寫了什麼?和李世民有何關係?

2022-08-15   生活像爬山

原標題:趙夫人墓曾挖出一塊石碑,上面寫了什麼?和李世民有何關係?

民國初年,唐代貴族趙夫人的古墓被發掘。石碑上記載了趙夫人離世的時間,是永新元年。永新元年,這個年號讓考古學家感到意外。唐代的史籍從未提到「永新」這個年號,考古學家看到墓志銘上還提到:「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元和是唐憲宗李純的年號。

唐憲宗在元和十五年去世,由第三子李恆繼承皇位。按照皇室慣例,新王即位時,不能立即改年號,只有等到新的一年到來,才能改年號。只有一些通過不正當手段即位的帝王,才會迫不及待地更改年號。考古學家推斷出李純的死因,認為李世民篡位,帶壞了後人!

一、唐憲宗李純

經過安史之亂後,大唐的繁盛不復存在。憲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大唐的局勢,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憲宗勤政愛民,是晚唐不可多得的一位好皇帝。為了防止後宮干政,晚唐的皇帝不再冊封皇后。

郭貴妃,憲宗後宮裡地位最高的女性。她出身高貴,祖父是戰功顯赫卻為人低調的大將軍郭子儀。郭貴妃的母親是皇室公主,按照輩分來看,郭貴妃是憲宗的表姑。憲宗是皇室的旁支,他迎娶郭氏女,主要是為了拉攏郭氏一族。

憲宗最疼愛長子李寧,雖然李寧的母親出身卑微,但是李寧從小勤奮好學,而且性格寬厚,是憲宗心裡最適合的下一任繼承人。郭貴妃生下李恆,由於郭氏一族手握重兵,而且在朝中根基深厚,大臣們一邊倒地支持李恆做太子。

憲宗憎惡外戚干政,對郭貴妃生的兒子也不喜歡。李寧被立為太子,卻在19歲那年離世,讓憲宗悲痛萬分,連續十多天沉浸在喪子之痛中,不能上朝。憲宗的心腹擁立二皇子,二皇子的母親沒有勢力,憲宗生怕二兒子被郭氏一族殘害,讓他去封地生活。

權傾朝野的郭氏一族,殺害太子李寧,排擠二皇子,終於把李恆推上太子之位。憲宗雖然讓李恆入主東宮,但是他也在暗中為二皇子鋪路,希望二皇子韜光養晦,成為下一任皇帝。二皇子和黨羽在封地養精蓄銳,和太子李恆展開角逐。

憲宗晚年,不理朝政,一心尋求長生不老之術,和他的祖先唐太宗李世民一樣求仙問道。憲宗身邊聚集著能人異士,他每天服用丹藥,然而身體卻越來越虛弱。憲宗走路腳步虛浮,身體羸弱不堪,他卻引以為傲,認為自己馬上就要脫離肉體凡胎,飛升仙界。

二、憲宗之死

太子李恆眼看二皇子的勢力越來越大,憂心忡忡地找到舅舅郭釗商量對策。郭釗面無表情地給他倒了一杯茶,說:「別擔心,一切都掌握在我們手裡!」憲宗雖然沉迷修仙,但是他沒有忘記清掃太子的黨羽,以此為二皇子掃清障礙。

元和十五年,憲宗去世,史書沒有記載他的死因,憲宗很有可能是服用丹藥過量,導致中毒而亡。然而,根據趙夫人墓志銘上記錄的少帝改年號為「永新」這件事,考古學家推測憲宗死於非命,少帝篡位的醜聞被坐實。憲宗剪除太子黨羽的做法,讓郭氏一族忍無可忍。

郭貴妃和兩個執掌神策軍的太監來往密切,他們是太子李恆的支持者。為了讓李恆成功即位,他們合謀殺害憲宗,憲宗去世的第二天,二皇子被殺害,兩個阻礙李恆上位的絆腳石被剷除,李恆順利地登上皇帝寶座。

李恆弒父殺兄,讓考古學家想起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為了登上帝位,在玄武門殺害太子李建成和親弟弟,最後逼得父親李淵退位。玄武門兵變是李世民心裡地一根刺,手足相殘的慘況讓他夜不能寐,心靈飽受折磨。

李世民為了防止兄弟相殘,不僅早早地立下太子,還盡力讓兒子們相親相愛。然而,太子和一母同胞的兄長為了爭奪皇位反目,太子謀殺親兄失敗,被李世民厭惡。太子一怒之下,竟然起兵造反,李世民沒想到,他還活著,兒子就想殺了他繼承皇位,心裡悲痛不已。

自從李世民開了弒兄殺弟的頭,後代子孫為了爭奪皇位,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比李世民更狠毒。到了李恆這一代,李恆不惜聯合母族勢力,將親生父親殺死,真是喪盡天良!縱觀唐代的歷史,考古學家認為李世民兵變篡位,給子孫後代找到上位的可乘之機,開了壞頭。

李恆26歲即位,終日沉迷享樂,不理朝政。沒過幾年,李恆的身體垮了,29歲就死了,令人唏噓。皇位兜兜轉轉,落到了李恆的弟弟頭上,宣宗即位。自李世民開始,篡位成為李唐皇室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