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再次出演民國劇,情商與顏值並存,按理說足夠吸引人了吧?
但,好像還不夠。
那蔣欣一改往日的高貴傲嬌,挑戰素麵朝天的「童養媳」和倆娃媽呢?
如果這還不行,萬茜飾演的軍統特工蘇雅露「恃美行兇」,表面冷酷卻又風情萬種的模樣,總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吧?
《潛行者》不久前登陸央視,播放市占率穩步提升。
開播以來,連續5天占據全國黃金時段收視第一寶座,市占率最高破了7.2。
還穩坐輿情熱度寶座,可謂賺足了眼球和話題度。
本以為《潛行者》最搶眼的是強大的演員陣容,可一路追下來才發現,這部劇最拿的出手的其實是細節。
置景、光影設置以及伏筆的埋設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這部劇用心的最直接體現。
光影的運用是影視作品敘事的一部分,出眾的光影造型手段賦予了電視劇畫面的藝術生命。
《潛行者》中,對光的巧妙處理,對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以及角色的變化都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潛行者》以1941年的上海為背景,講述了方嘉樹(黃曉明飾演)以三種身份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76號,和少年時的童養媳陶玉玲(蔣欣飾演)默契配合,與身邊的敵對分子巧妙周旋,從而尋找機會獲取有價值的情報的故事。
電視劇的開篇通過遠景鏡頭的推進,以烏雲密布的天空和悽厲慘叫的飛鳥烘託了當時社會的大背景。
由此不難看出,方嘉樹想在國民黨和日寇勢力遍布的上海順利展開工作,要承擔怎樣的風險。
以布景和不同程度的光線明暗對比,來表現環境和氣氛以及人物情緒的變化,是《潛行者》的一大特點。
審訊室中,76號情報處處長葉興城和副處長方嘉樹一起審訊嫌疑人李正勛時,壓抑昏暗的光線讓人一秒入戲。
同樣是方嘉樹的住處,不同的置景和配色也能體現出他處境和情緒的變化。
在家人沒來之前,獨自住在偌大的房子裡,藍色襯托出的冷清和方嘉樹的警惕暗相契合。
但當陶玉玲和一雙兒女入住後,以藍和深色相間的房間布景中,仿佛多了一絲平靜和溫馨。
等搬到76號負責人李力行安排的住處時,以深色調為主的房間內則多了幾分陰鬱和壓抑,與他們隨時被監視的情景不謀而合。
光線的不同運用,在陶玉玲的人物情緒鋪墊中也同樣起到了作用。
趁著執行任務時,偷偷跑去找趙全章,前期陶玉玲始終躲閃在暗處,但在成功完成信息傳遞走出躲雨的小屋時,她昂首挺胸又信心滿滿。
此時的陶玉玲顯然從只做外圍工作的情報員,已經逐漸蛻變成可以從事專業地下工作的潛伏人員了。
色調和布景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為人物定位做了註腳。
蘇雅露是個表面高酷但內心豐富的女人,這在她家裡的陳設和配色中也可以窺見。
以白色調為主的房間設置,與她冷漠、颯爽的外表一致,但細看房間裡的陳設卻又不乏情調與品味,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會對假戀人方嘉樹動了真情。
當蘇雅露向方嘉樹表白失敗時,恰巧銀狐來了新指令,讓蘇雅露對葉興城使用美人計。
此時,蘇雅露背對方嘉樹望向窗外,鏡頭由聚焦於方嘉樹而蘇雅露虛化,再轉化到聚焦於蘇雅露而方嘉樹虛化。
這種移位的鏡頭表達了蘇雅露內心強烈的波動,再配合上演員對微表情的控制,讓整個人物糾結的情感更直觀地呈現在了觀眾眼前。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必定是生活和藝術的復合體,想將二者做到完美結合,離不開細節的推動。
而走心的細節永遠是推進劇情敘事和觸發觀眾情緒的最佳「燃料」,也同時是審視一部作品優劣的重要指標。
從細節處反觀《潛行者》,不難看出這部劇拍攝和製作時的用心。劇中有兩處伏筆的埋設十分重要:
怕被暗殺,每天睡在衛生間裡的李力行念著念著「等到你死我再死」才能入睡,卻在酒樓里放著一堆陪酒的姑娘不理,單獨讓女侍者坐下來玩遊戲,還俯身在她耳邊私語,足見這個人物不一般。
後來,方嘉樹果然通過他的一段划拳詞猜出了情報內容。
軍醫楊俊平被當成杜鵑的「替死鬼」抓走後,李力行的頭號保鏢鄭飛熊立馬開走了他的車。
看似什麼都沒說,但通過這個細節設置早把76號內部撈錢成風的腐敗風氣,全給抖落出來了。
在深夜人的意志最脆弱時搞「突然襲擊」,李力行和方嘉樹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堪稱劇情推進的小高峰。
正如陶玉玲說的那樣,每個字都聽了,但卻一句也沒聽懂,足見這場」文斗「的含金量。
兩次杯蓋險些落地也深深揪著觀眾的心,讓人忍不住後背直冒冷汗。
既有諜戰劇的緊張刺激,又不乏生活味的煙火氣,也難怪《潛行者》讓觀眾沉浸感十足。
而央視也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眼光,收視口碑兼具下,這次該換黃曉明大火了。
撇開諜戰劇的外衣,《潛行者》也是一部生活感十足的好作品。
因為「童養媳」的到來,方嘉樹和「假女友」蘇雅露不得不假意吵架來將戲做全套。
好玩的是,他倆當眾吵架時,居然有兩個吃瓜群眾「呼朋引伴」式地前來看八卦,這個細節的安排實在是太有心了。
實力派演員精心演繹,細節處經得住推敲,又有後期團隊的強力護航,《潛行者》衝擊爆款諜戰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