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橋》鎖定冠軍?《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2022-02-04     8分電影

原標題:《水門橋》鎖定冠軍?《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今年大盤已破40億的春節檔,有預料之中的,有驚喜的,有爭議的,有大跌眼鏡的,還有惋惜的。

預料之中的是,《長津湖之水門橋》輕鬆領跑,鎖定票房冠軍;

驚喜的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讓國產喜劇片重新有了活力;

爭議的是票價之高,冰封了許多觀眾的觀影熱情;

大跌眼鏡的是,一直發揮穩定的韓寒,新作《四海》成為了口碑最差;

惋惜的是,張藝謀的《狙擊手》綜合口碑最好,卻難以逆襲。

以至於僅三天過後,2022年春節檔大局已定。

頭部:
《水門橋》鎖定冠軍;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緊追但難創奇蹟。

3天15億,相比前作《長津湖》4天才有15億,《水門橋》因為在春節檔吸金速度要更快。

不過,票房預測卻已經從之前誇張的70億,下降到不到50億。

一項關鍵的數據是上座率,《水門橋》在年初二一度跌到24.9%,初三回升到30%,相比《長津湖》在前期維持在40%左右是退步的。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上座率一直處在真人電影競爭的領先位置,加上口碑不錯,這就讓這部喜劇的排片得到增加,排片占比終於才初三突破20%,一舉從腰部晉升到頭部。

甚至有著追趕《水門橋》的態勢,而不是滿足於一個亞軍。

但相比前幾年逆襲奪冠的作品,《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口碑並不比前面的《水門橋》有絕對優勢,而且到第四天實時漲幅仍然落後,要像《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那樣三四天就搶過日冠可能性極小。

所以,《水門橋》鎖定冠軍依然沒有懸念,畢竟主旋律現在是比喜劇更受歡迎;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已經是最大黑馬,真正要挑戰的不是《水門橋》,而是《羞羞的鐵拳》22.13億的「麻花系電影」最高紀錄。

腰部:
《奇蹟·笨小孩》意外跳水;
《四海》最先崩盤。

經歷了初二的大跌,初三的單日票房真的有點慘。

去年怎麼說都有三部電影處在頭部競爭,也就是單日票房要比動畫《熊出沒》要高,2019年也是如此。

而今年到了初三,除了《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其他電影均被《熊出沒》超過,並且單日票房未能過億。

《奇蹟》三天只有3.76億,雖然相比去年《刺殺小說家》同期3.14億要高,但人家是一直穩居前三,《奇蹟》初一隻能排第四,初二就已經跌破一個被《熊出沒》反超,跌落到第五。

對於一部有著「當紅炸子雞」易烊千璽主演,現象級爆款《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執導,因此預售是一直占據著第二的高期待值電影,這樣的結果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查看一些宣發榜單,《奇蹟》宣傳的賣力程度其實還要比《水門橋》更高,有宣傳有卡司,還有一定的口碑支持,怎麼卻依然沒爆?

第一可能是宣傳的方向出了問題;

第二就是《奇蹟》沒有IP營銷的支持。

三天3.95億《四海》雖然也是原創故事,嚴格來說也不是IP電影,但這裡的IP是說一部電影能否聯繫到其他賣座電影進行營銷。

《水門橋》已經可以借力《長津湖》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借力開心麻花;

《四海》其實也有IP,導演韓寒自己就是IP。

你說《奇蹟》不是也有易烊千璽?

演員不一樣,你不可能把易烊千璽前面演的和《奇蹟》說成是一個系列,那是粉絲效應,不是IP效應;

要是文牧野之前已經拍過兩部,把這部說成是他的「現實三部曲」,那可以,只不過他之前只有一部。

韓寒之前已經經歷了兩次春節檔,外加一部處女作《後會無期》,票房一直很可觀,重要的是個人導演風格已經有了,很多人看《四海》是因為他之前的《飛馳人生》等片還算過得去,這其實就算是有IP效應了。

就像諾蘭導演,自己就是一個IP,韓寒是往這個方向發展的。

只可惜這次他玩飄了。

不僅導演功力依然沒有質的飛躍,而且還大膽地拿出一個悲劇故事放到喜慶的春節檔,加上某演員的不討喜,「含騰量」和宣傳不太符合,最終口碑是直接開局崩,單日票房排名從初一單日第二,一路下滑,到初四已經被《狙擊手》逆襲。

甚至已經是要面臨虧本的局面。

補充:
《狙擊手》難以複製 《人潮洶湧》奇蹟;
高票價不完全背鍋。

因為去年《人潮洶湧》的逆襲奇蹟,口碑最好的《狙擊手》並沒有輕言放棄。

張藝謀也是發聲請求影院給到合理的排片,只不過,《狙擊手》的情況和《人潮洶湧》截然不同。

首先是《狙擊手》有著一部同類型競品《水門橋》,同是戰爭片也就算了,還要一樣是講抗美援朝;

其次是演員陣容沒有能像劉德華一樣能夠營銷的點,也就只能靠張藝謀一個名字硬撐。

還有一個外部因素是,票價上漲。

當更多人看完了《水門橋》,即便聽說《狙擊手》也很不錯,但看看本來就有點難接受的高票價,就不能怪觀眾望而卻步了。

《人潮洶湧》相比之下就舒服多了,不僅票價要低一些,而且對手是沒有完全同類型的。

如果佳片能夠逆襲,這說明市場環境是尚佳的。

相反,也是說明了今年春節檔市場為何下滑。

票價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但絕對不是決定性因素。

都什麼時候了,多看一兩場電影老百姓又不會挨餓,問題是這電影值不值得花錢而已。

其實更關鍵的一個問題是除動畫外的五部主力影片,「陣容架構」不如前幾年的好。

《人潮洶湧》能逆襲,那是黑色喜劇只有這麼一部,宣傳營銷還能引起觀眾的觀影興趣。

看看2021年和2019年的春節檔影片類型。

《唐探3》大IP喜劇+懸疑;

《你好,李煥英》喜劇+家庭+奇幻;

《刺殺小說家》奇幻特效大片;

《哪吒重生》動畫+奇幻;

《侍神令》奇幻特效IP電影;

《人潮洶湧》黑色喜劇+犯罪。

類型覆蓋喜劇、奇幻、動畫、特效、犯罪、家庭這六大標籤;

2019年則有喜劇、奇幻、犯罪、科幻特效、運動勵志五大標籤;

今年呢?

戰爭主旋律、喜劇、現實題材,然後最多就加個犯罪,沒了。

戰爭片兩部對打,喜劇按照宣傳來說也是兩部對打,只有一部《奇蹟》在類型題材上是完全避開其他對手的。

這不只是影片數量要少一部的問題。

看看今年少了哪些類型。

一貫都有的奇幻大片,主打強特效的,沒有;

新崛起的科幻和動畫,也沒有;

犯罪元素也削弱得差不多了;

觀眾的選擇變少了。

這才是年初二跌幅破紀錄的更主要原因。

要知道春節檔能一年又一年破紀錄,靠著就是越來越多新類型片的爆發,徹底打破了原來市場喜劇、奇幻兩分天下的格局;

試想如果能再來一部《封神三部曲》,或者《狙擊手》直接被替換去其他檔期,市場會不會又是另外一番樣子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e7d25f29d0efcc62e62d61066e2a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