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還鄉,朱元璋如何報恩?充滿人情味,比劉邦大度

2022-08-10     史鏡說

原標題:衣錦還鄉,朱元璋如何報恩?充滿人情味,比劉邦大度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朝代的更迭不可避免,雖說皇位的傳承基本都是血緣,嫡長子傳承製,但因為社會發展和百姓的訴求等原因,中國古代也爆發了不少的起義,也有不少通過起義最終到達高位的能人志士。

中國古代一直踐行封建專制制度,皇帝位高權重,掌有生殺大權,百姓的生活與掌權者息息相關,所以一些出生民間,了解民間疾苦的皇帝自然而然的受到百姓的愛戴。

在中國的歷史上,通過起義獲取皇位的也有不少,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是從農民中走出來的皇帝。

對於後世而言,提起朱元璋,會想起他的黃袍加身,洪武之治,以及他對於國家的統一和建設作出的偉大貢獻,其實,朱元璋一生曲折的經歷,以及從農民一步一步走上高位的經歷同樣引人遐想。

劇中的朱元璋

出生布衣,穩步前行

朱元璋,1328年10月出生於一個世代為農的貧苦家庭,朱元璋在家族兄弟中排名第八,因此他也被稱為朱重八。

在朱元璋15歲那年,家鄉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先是旱災導致莊稼長得不好,後又蝗災,瘟疫泛濫,使得農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沒有收成,朱元璋一家人的生活更是貧困潦倒,溫飽都已經不能滿足。

災害的泛濫,加之那時社會本來百姓身份低微,使得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接二連三的打擊,朱元璋一家僅僅半個月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和大哥三位親人,親人的離去,生活的困苦在朱元璋心中激起滿腔憤懣。為了活命,朱元璋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隨後的幾年,朱元璋被迫乞討為生,雲遊四方,一邊乞討一邊走遍各地,這幾年的乞討生活對於朱元璋而言,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經歷。他在這期間,見識到各種人情冷暖,也親眼目睹了社會底層百姓的生活。

社會底層百姓的生活

此時,正是農民起義大爆發的年代,社會上一直有關於起義的宣傳,朱元璋也是在此期間受到這些宣傳的影響在心中默默有了參軍入伍的想法。在朱元璋25歲時,受兒時夥伴相邀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

參軍入伍之後的朱元璋,他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隊伍中,打仗機智勇敢,思維敏捷,受到郭子興的賞識。

在郭子興的隊伍期間,朱元璋深受器重,在隊伍中很快聲名鵲起,然而之後目睹隊伍里的爭權奪利,以及起義隊伍之間的鬥爭之後,朱元璋意識到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是多麼重要的事,於是他決定回鄉募兵,建起了自己的隊伍。

隨後,朱元璋便在軍隊中一直征戰四方,繼續擴大自己的實力,郭子興逝世後,朱元璋成為隊伍實際的元帥。自此,朱元璋開啟擴大隊伍,穩固根據地,統一四方的朱元璋時代。

劇中的郭子興

隨後,朱元璋帶兵一路向前,攻占如今稱為南京的應天,攻破陳友諒,著名的鄱陽湖水戰就在此期間發生。在征戰的一路上,朱元璋收納人才,整頓部隊,整個隊伍都紀律嚴明,因此朱元璋的部隊深受百姓的愛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舉為吳王。

之後,朱元璋又一舉南下,統一了江南,此時朱元璋的部隊,已經是起義隊伍中最大的部隊,在統一江南之後,朱元璋又把目光放在了中原地帶,很快進軍中原。

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的一生,每一步都是自己努力奮鬥所致,自幼家庭的困苦,乞討的艱辛,再到後來從小小的士兵一直穩步上升,最後坐上了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這一路經歷的辛酸與困哪,大概只有他本人才能深切感受。

打仗

心懷百姓,心胸豁達

朱元璋因自小的經歷和多年來的所見所感,對於百姓的生活一直時刻關注,銘記於心。在他帶兵征戰之時,就對自己的部隊嚴加約束,不允許部隊出現欺壓百姓的行為。在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亦是常常關心百姓的生活狀況。

他深知農耕的重要性,常常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發展農耕;以及興修水利,減少自然災害對百姓的傷害;自小深受欺壓的經歷,讓朱元璋對於貪污,強權欺壓百姓的行為深惡痛絕,一經發現,必定嚴懲,在他多項措施的實施下,很快經歷了連年戰亂的國家逐步進入正軌。

商業,農業都得到了有利的發展,社會出現了繁榮的跡象,後來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洪武之治。

時隔幾十年,朱元璋再一次回到故土之後,內心百感交集,昔日為了謀生,他離開了家鄉,現在功成名就回來之後,發現家鄉還是很貧困,又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經歷,朱元璋百感交集。

農耕

隨後,朱元璋下令給全村二十戶鄉親每戶賞賜土地三十頃不等,免十年錢糧稅收,其中還包括過欺壓自己的地主劉德,可見朱元璋心胸之豁達。

朱元璋在成名之時,依然惦記著自己的家鄉,並且不忘回報故鄉,對於家鄉一些幫助過自己的鄰居老鄉,朱元璋並沒有因為現在自己的身份而高高在上,更是親自道謝,幫助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遠離家鄉幾十載,朱元璋最惦記的還是故鄉,在他在位期間,一直不忘故鄉。相比較於劉邦,在功成名就之後,把曾經在故鄉受到的欺辱加倍奉還的行為,朱元璋可以說表現出了一個上位者的豁達與開明,因此也更受百姓的愛戴。

朱元璋的故鄉

朱元璋屬實稱得上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間一直兢兢業業,對於中華復興功不可沒。生於亂世,受天災人禍的歷練,從小山村一步一步走上頂端,他所付出的艱辛非常人所知。

對於朱元璋而言,這充實的一生,從飽受風雨的幼苗到參天大樹,他無愧於心,無愧於己;對於百姓來說,在那個社會動盪,連年災害的歲月,朱元璋的出現成為百姓心中的一束光;對於後世而言,明朝近三百多年的基業,以及對後世的影響就是朱元璋最有力的歷史痕跡。

朱元璋也用自己的一生告訴後人,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能選擇想要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d8ce21cb10eff5b1dfc1cf45d0ff3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