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風雲A8,盯上緊湊型家轎市場

2024-01-09     鈦媒體APP

「明年,奇瑞在新能源上要不客氣了。」

在 2023 奇瑞科技 DAY 上,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曾放出狠話,當時也承認奇瑞汽車在新能源領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為了快速在新能源市場起勢,奇瑞在過去一年動作頻頻,不僅發布了首個新能源電動品牌 iCAR,構建了以「奇瑞、星途、捷途、iCAR」為核心的全新品牌矩陣,而且重啟了「風雲」序列,主攻混動戰場。

去年 11 月,在官宣「風雲」系列之時,奇瑞就同步亮相了風雲 A9、風雲 T11 兩款產品,並表示未來兩年內,還有風雲 E3、風雲 E7、風雲 E8、風雲 A8、風雲 T6、風雲 T7、風雲 T8、風雲T8Max、風雲 T9 等車型陸續公布。

僅僅過了兩個月不到,奇瑞風雲系列就發布了首款車型風雲 A8,共推出 4 個版本,售價區間為 11.99-14.99 萬元。

風雲 A8,盯上緊湊型家轎市場

雖然「風雲」是奇瑞品牌的舊 IP,但此次重啟序列,奇瑞表示將基於新平台進行車型打造,並採用全新 LOGO。

同時,奇瑞專門為風雲序列打造了全新的服務體系,預計建成 400 家銷售網點和 1500 家服務網點,覆蓋全國多地。

作為風雲系列首款正式上市的車型,奇瑞 A8 是否能夠打響第一槍尤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風雲 A8 發布現場,尹同躍甚至親自站台支持,可見其重視程度。

奇瑞風雲 A8 定位為緊湊型家轎,長寬高分別為 4780/1843/1487mm,軸距為 2790mm,與比亞迪秦 PLUS DM-i 較為接近,後者長寬高為 4740/1770/1480 mm,軸距為 2670 mm。

作為一款混動車型,奇瑞為風雲 A8 打造了第五代 ACTECO 1.5TGDI 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依託第四代 i-HEC 智效燃燒系統等技術,發動機熱效率 44.5%,最大功率可達到 115kW,最高扭矩為 220N·m,驅動電機可實現 150kW 的最大功率和 310N·m 米的最大扭矩。

要知道,發動機擁有更高的熱效率,可以帶來更強的動力和更低的油耗水平,也是關係到家用車燃油經濟性的直接參數。作為對比,比亞迪DM-i 混動的驍雲插混專用 1.5L 發動機、吉利雷神智擎 Hi·X 混動的 DHE15 發動機的熱效率分別是 43.04% 和 43.32%。

續航表現上,風雲 A8 純電續航超過 125公里,綜合續航超過 1400公里,根據官方實測數據,風雲 A8 綜合續航可達到 1503公里。作為對比,秦 PLUS DM-i 綜合續航為 1245 公里。

雖然是 10-15 萬級別車型,風雲 A8 在智能化方面卻並未手軟,採用了 8155 智能座艙晶片,配備 24.6 寸雙聯屏、內部集成無線 CarPlay+華為 Hicar 功能。另外其還具備 L2.9 級智能駕駛輔助能力,可實現 19 項主動安全和駕駛輔助功能。

不過,風雲 A8 起售價11.99萬元起,略高於比亞迪秦 PLUS DM-i,後者 9.98 萬元起售,這或許會影響部分消費者的選擇。

事實上,從風雲 A8 定位來看,其潛在競爭對手還包括吉利銀河 L6、長安啟源 A05 等車型,但後者都為去年的新發車型,還未形成較大的市場影響力,相較之下,比亞迪秦 PLUS DM-i 已在同級市場中占據統治地位。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 1-11 月,秦 PLUS DM-i 銷量為 29.7 萬輛,在 A 級插混轎車市場市占率高達 80%。風雲 A8 的真正競爭對手是誰,已不言自明。

風雲序列未來兩年推10款車型

前面提到,風雲序列在接下來兩年中還會推出近十款車型,風雲 A8 僅是奇瑞「車海」戰術中的其中之一。

在發布風雲序列之時,同步亮相的兩款全新概念車型風雲 A9 和風雲 T11 ,已經初步展示了奇瑞對風雲系列的技術投注,而首款車型風雲 A8 的推出,承擔的其實是迅速起量的任務。

作為奇瑞風雲序列的首款車型,奇瑞風雲 A8 並沒有選擇進入大熱的 20-30 萬的轎車市場,而是選擇在緊湊型家轎領域進行布局,這個價位的銷量主力僅有秦 PLUS DM-i 等車型,其它競爭對手諸如吉利銀河 L6、長安啟源 A05 等也並未完全起勢。

從風雲 A8 的各項配置和新品優勢不難窺見,奇瑞風雲 A8 在國內 10 萬元級別混動市場去攫取一定的市場份額的野心,這其實也是奇瑞追趕新能源轉型進度的必要舉措。

另外,結合奇瑞目前正在衝刺 IPO 的動態來看,如果奇瑞風雲 A8 能夠快速獲得超預期的市場表現,或將是奇瑞衝刺 IPO 的底氣。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車批發量僅為 8.21 萬輛,相比去年全年的 23 萬輛差距很大。以此測算,奇瑞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占比僅為6.6%,較同期吉利(29.8%)、長安(25.1%)、長城(28.2%)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占比低出不少。

也就是說,儘管奇瑞在去年有較高增長,但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海外市場以及油車產品的成功之上,新能源產品的「貢獻」並不明顯。

不僅如此,奇瑞新能源汽車的結構也並不合理,其奇瑞新能源產品總銷量八成以上還是依賴於定價在 10 萬元及以下的奇瑞小螞蟻和 QQ 冰淇淋低端微型電動車。

在整個汽車行業向新能源轉型的大浪潮下,奇瑞的銷量主力依舊是燃油車,這其實是一個危險信號。

於是,在去年 4 月,奇瑞下決心加快轉型步伐,發布新能源戰略,宣告旗下各品牌全面新能源化,走混動、增程、純電、氫能等多條技術路線並舉之路。

具體到產品規划上,奇瑞預計在 2 年內拓展至 24 款超能混動 3.0和 15 款 E0X 高端電動新品,其中就包括奇瑞風雲 A8、風雲 T9、星紀元 ES、星途瑤光 C-DM、捷途旅行者 C-DM、iCAR 03 等車型。

不僅如此,為了迅速獲得市場競爭力,奇瑞還尋求了外援,和華為合作推出了智界 S7。該車定位純電中大型轎跑車,能夠率先搭載最新發布的 HarmonyOS 4鴻蒙系統和 ADS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使用了寧德時代磷酸鐵鋰或三元鋰+磷酸鐵錳鋰電池及華為電機,在 20-35 萬市場具備一定競爭力。

尹同躍還表示,除了發力乘用車外,奇瑞在 VAN、皮卡、輕卡、微卡、專用車、bus,以及重卡等方面也會加速電動化、智能化。

可以看到,為了加速轉型進度,奇瑞可以說是多觸角布局,覆蓋了各種車型、各種能源形式的方方面面,但「車海戰術」是否迅速收割市場,還需要打個問號。

但好在,奇瑞已經走在了品牌轉型,向新能源市場突圍的路上。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肖漫,編輯|張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d16263dc3af76af94696cb39e39f1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