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兵遇見歌女,1930年的愛情更刺激

2023-08-24   抽屜電影

原標題:僱傭兵遇見歌女,1930年的愛情更刺激

我們在歌頌愛情的時候,我們在歌頌什麼?是感天動地的愛情還是一些別的東西,或許是時候認真考慮一下愛情的本質是什麼了。我們所期待的愛情固然可貴,但是當影視化一段愛情的時候,往往留給我們第一印象的並不是愛情本身,而是愛情的形式,追逐愛情的信仰以及各種路徑等等。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個疑問,我們在追求愛情的時候,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今天給大家推薦影片《摩洛哥》,這是一部1930年的影視作品,本片為我們呈現了愛情的一種形式,這種新式被叫做不管不顧,精於這種形式的人在愛情中愛的死去活來,然而愛情畢竟是愛情。他並不單單只能用一種形式來證明。

《摩洛哥》講述的是一個舞女愛上了一個大兵,舞女對於大兵一見鍾情,然而大兵卻是一個拈花惹草的人,最後,無望的舞女只能嫁給了一個富商來結束自己的愛情,沒想到在訂婚宴當天得知了大兵受傷的消息,巫女丟棄了所有人不顧一切的跑了過去,然而她面對的卻是軍隊的開拔,最終,舞女拋棄了現有的一切,隨大兵而去。

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然而簡單的故事本身的表達並不簡單,舞女是一個有追求的人,她追求的是一段美好的感情,這段感情屬於自己的信仰,屬於自己人生的一種支撐。然而大兵本身是具有感情的人,然而卻並不專一,他所表達的專一在面對舞女的時候自然是專一的,但是內心之中的一些怯弱的成分卻並不能使得這些專一永固,於是,在舞女面前,大兵表現出來的是多情。

大兵對於舞女的愛情是真摯的嗎?是的,他敢於為一個一見鍾情的人出頭就已經證明了,雖然舞女看到的是大兵多情的一面,但在大兵的內心深處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無法跟舞女在一起之後,才換一種形式生活的。為什麼他能篤定舞女不會跟隨自己呢?

我們可以從舞女跟大兵離別之後的重逢看到端倪,舞女不顧一切的奔赴自己的愛情的時候,她表現出來的依舊不是一個對於愛情有著嚮往的狀態,大兵並沒有辦法從舞女的神態以及表情中看到這種愛的奔赴。兩個人的情感狀態是不相重合的,舞女內心是奔放的,但是外表卻是一種內斂以及冷淡,大兵是一個簡單直接的人,內心與外表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此,兩個人之間的火花會擦出來,但並不會長久,因為兩個人對於感情的理解並不同頻。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站在舞女的角度去看待這段感情,為了自己喜歡的人可以不顧一切,這種熾烈的愛意對於任何人都是有吸引力的,我們無法拒絕這樣的愛慕,更沒法拒絕對於這樣的愛慕作為堅守的一員,這是本片對於一段情感展現出來的兩個方面。

然而本片並不僅僅是這一段情感,富商對於舞女的愛同樣是潤物細無聲的。他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包容,這種包容使得舞女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被淡化,即使是最後舞女毅然決然的拋棄了一切去追隨大兵的足跡,富商依舊是默默的支持著自己所愛的人,一言不發。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愛意同樣值得我們銘記與尊重。

《摩洛哥》中所包含的愛情的三個方面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這種無法抗拒本身並不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只不過我們平常人對於愛情有著一種執念,這種執念並不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因此,影視作品成為了一種發泄的渠道,這種渠道的作用就是為了彌補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得到的愛情,畢竟看電影一方面也可以舒緩心情,當自己完全融入到影視劇中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隨著主角的步伐去做一些事情的。

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在愛情面前止步不前,或者為了愛情同樣的包容一切,這三種狀態是愛情中最常見的狀態,同時也是很多人究其一生去追求的狀態,這些狀態更加印證了我們普通人對於愛情的某種幻想和嚮往,雖然我們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將每一種狀態全部經歷一遍,然而我們卻可以通過閱讀別人的故事來堅定自己的想法,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雖然《摩洛哥》是一部1930年的電影,但從本片中我們可以得知,對於愛情的理解,即使是過去了幾十年依舊是沒有任何的出格之處,大家對於愛的追求以及執念這麼多年實際上沒有變過。愛就是愛,他的每一種形式都是值得我們尊重和理解的,對於那些敢愛敢恨的人更是值得推崇,因為現實很不滿,所以我們才需要從抽象的世界裡找尋堅定,或許這就是情感的動人之處吧。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