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地區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此處有我國的「中華水塔」美譽之稱。長江長度約6397公里,世界第三長河,我國第一大河;其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國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我國領土面積的五分之一;長江自西向東流經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等11個省、市、自治區,後注入我國的東海;長江有支流94條之多,其中有八大支流:漢江、贛江、雅礱江、烏江、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等等。
長江無論是長度還是水流量都是世界第三,但是論通航能力,如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長江幹線由水富至長江口通航里程達2838公里。長江上、中游分界點是湖北宜昌,長江中下游分界點是江西湖口。其中的江西湖口是「江西水上北大門」,素有「江湖鎖鑰,三省通衢」之稱。長江上游長度為4504公里,占長江全長的70.4%;中游長度為955公里;下游長度為938公里 。
長江分為枯水期和豐水期,年平均徑流量為9600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剛果河,世界排名第三位。那麼,長江最深的地方在哪?有多深?
從整個長江深度來看,歷史上長江口自然水深僅6米,70年代後靠人工整維持在7米,1998年後經一期整改後治達8.5米,2004年二期工程完成後,水深才達到10米。
從長江某個河段來看,在南京至安慶段水深達到6米,安慶至武漢水深達到4.5米,武漢至城陵磯水深達到3.7米,重慶至宜賓水深達到2.7米,重慶以上我們不再介紹。當然在上游長江的源頭沱沱河,有的地方水深不足一米。
如果從主航道看,長江水深不等。以下有一個參考表:
宜 賓--蘭家沱 1.8米
蘭家沱――婁溪溝 2.5米
婁溪溝--羊角灘 2.7米
羊角灘--白 尾 2.9米
白 尾--武 橋 3.2米
武 橋--皖河口 4.0米
皖河口――燕子磯 4.5米
燕子磯--龍爪岩 10.5米
長江最深的地方是牛關磯深度為103米。1958年,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一帶做試驗時曾測量到江中水深30多米,在下關浦口間曾測到40米。長江自然水深最深的地方在中下游湖北武穴與江西的交界處的牛關磯,水深達到103米。但是三峽水庫建成以後蓄水量一般在一般在175米左右,而有洪峰時最高可達185.40米,這應該是長江最深的地方了,其實不是,還有更深的地方,會讓大家大吃一驚。
我們通過長江通航能力看一下長江深度:
南京港以下常年可通航2.5萬噸級海輪和由2000-5000噸級駁船組成的2萬-4萬噸級船隊;
南京至安慶水深達到6米,可通航5000-1萬噸級海輪或由2000噸級駁船組成的2萬-4萬噸級船隊;
安慶至武漢水深達到4.5米,可較大幅度地延長5000噸級海船的通航期;
武漢至城陵磯水深達到3.7米,可通航由3500噸級油駁組成的萬噸級油運船隊,利用自然水深可通航3000噸級海輪;
重慶至宜賓水深達到2.7米,可通航千噸級船舶。
關於長江通航能力有這樣一個故事:1931年,美國萬噸級『加利福尼亞』油輪曾自長江口直達武漢。以至於現在許多網友認為是長江上的橋樑,影響了長江的通航能力。其實事實真相併非如此, 1931年8月,長江發生大洪水。由於7月份長江流域降雨量超過常年同期一倍以上,致使江湖河水盈滿,長江許多支流發生大洪水。當時南京、武漢兩大城市均被水淹,武漢最高水位達2020米(有待考證),創1865年建站以來最高記錄,武漢市區大部 分水深數尺至丈余,許多街道均可行船。 當年的『加利福尼亞』萬噸油輪純粹是靠著洪水的水深開上來的,說不定還沒裝什麼貨!理論上正常情況下萬噸輪吃水9米,武漢段就算是豐水期都沒有這樣的水深!現在南京至安慶段水深達到6米,安慶至武漢水深達到4.5米,試問吃水線9米的萬噸巨輪是怎麼能夠駛入南京,更別提到達長江中游的武漢了。『加利福尼亞』萬噸油輪當時能夠駛入武漢純屬巧合,以目前長江的通航能力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發源地位於沱沱河,開始由高原雪水融化所形成的河流平均水深只有1~1.5米,自然水深最深的地方在中下游湖北武穴與江西的交界處的牛關磯,水深達到103米,而三峽庫區當中的最深的地方在320米左右,這個地方就是——西陵峽。原來長江三峽的水深平均就有80~150米,現在三峽大壩蓄水158米的後,西陵峽最大水深可達320米左右。而很多網友調侃都說如果有戰爭來臨,三峽庫區如此的深度甚至都可以供潛艇的航行,必要時可作為中部地區的水下戰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