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生病容易生大病

2019-11-14   HB海之聲助聽器

長期不生病到底是好是壞呢?有人說長時間不生病是好事,因為不生病就說明身體好啊;也有人說長期不生病是壞事,一生病可能就是大病。到底哪種說法才正確呢?

長期不生病是好是壞

對於「長期不生病,一病就是大病」這樣的說法,通常的解釋是因為生小病能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使免疫系統能夠及時識別病毒細胞。其實這樣的說法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只不過如果經常生小病的人會對自己的身體更加關心,一旦有什麼異常就會去檢查,不讓小病變成大病。

其實平時生一些小病,比如小感冒,確實能激活身體的免疫系統,因為有病毒入侵,免疫系統就得「消滅」病毒,但是經常生病能讓免疫系統更加活躍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可以想一想,經常生病的人免疫功能肯定比較差,比起不常生病的人,患上大病的幾率肯定比較大。比如經常胃疼的人會比較容易患上胃腸疾病。平時不怎麼生病的人說明免疫力強,大病自然也不容易有。

那為什麼現實中會有一些人印證了這種說法:「長期不生病,但是一病就是大病」。這是因為經常生病的人經常跟醫生交流,所以很容易發現身體的異常,而不常生病的人儘管身體有什麼異常,也覺得沒什麼關係,不喜歡去檢查身體,所以就給大病入侵的進會了。

所以平時那些身體很好的人,千萬別仗著自己身體好,就忽略身體的小毛病,應該注意是不是重大疾病的徵兆。

如何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1、飲食

平時的飲食一定要注意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負責給我們提供能量的有三大物質: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又分為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植物蛋白主要是大豆等食物提供的,能提供動物蛋白的食物就多了,比如雞肉、魚肉、豬肉等。與動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2、睡眠

睡眠對身體是很重要的。睡眠可以分為入睡時間、起床時間和睡眠時間。我們都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所以晚上儘量要早點睡覺,不要熬夜,儘量在晚上十一點前就入睡,注意是入睡不是上床哦,如果超過了十一點,我們反而精神了,不容易睡著。早上在七點左右就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