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娛樂家。
「影視行業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與「不能急」,簡單的兩句共同構成了今年愛奇藝世界·大會為整個長視頻行業奠定基調的宣言。
前一句出自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的主題演講,後一句則來自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PCG)總裁王曉暉對愛奇藝內容創作的總結。
從整個長視頻以及影視行業出發,龔宇的判斷顯然帶出了更積極的信號,不論是春節檔創紀錄的票房,還是今年以來幾乎月月誕生的熱門劇集,都證明了整個行業開始企穩回升。同時從愛奇藝自身的財報也不難看出,去年全年實現了年度non-GAAP運營盈利22億元,算是過去兩年持續調整的回報。
在節流已經讓全行業度過最難階段之後,如何進一步依靠優質內容的巨大引力實現進一步的開源,則成為了接下來各個平台勢必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核心。龔宇不斷強調工業化流程的重要性,AIGC對全行業的衝擊顯然也已經箭在弦上,不過內容創作最終依然還是需要落實到具有創造力的個人身上。
從這個角度出發,一向不吝於充當行業排頭兵的愛奇藝,也在世界·大會上給出自己的答案。除了超過270部涵蓋電影、劇集、綜藝、動漫等各個面向的豪華片單,王曉暉也進一步闡釋了愛奇藝內容升級後的創作方法論:「唯一比第一更重要。」
可以說,不論是平台自身還是整個行業以及觀眾的審美取向,在經過了兩年多內容精簡與風格調整之後,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
始終作為行業領頭羊的愛奇藝,則進一步通過自己的內容選擇塑造著平台品牌風格,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愛奇藝或許不會在每條賽道上都做到第一,但更最重要的反而是讓觀眾們確認「愛奇藝出品」的唯一價值。
事實上,過去兩年在各種場合里,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都毫不避諱的展現其所收穫的經驗和教訓。過去幾年愛奇藝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階段,走過那段時間,他的經驗和教訓中,最刻骨銘心的就是要專注,多做自己擅長的事,少做野心過大的事。
來到2023年,跑馬圈地、瘋狂野蠻粗放增長早已不適用了。增長的紅利消耗殆盡之後,所有平台都需要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不管是品牌還是內容都需要在存量市場中去進行搏殺,如何細分賽道必然都將會迎來更高烈度的內卷。
不過對於內容創作者而言,作品是唯一的價值。愛奇藝對未來的計劃是,專注做高品質。「現在我們的競爭、博弈、發展,肯定是質量為先。」龔宇說。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
走上演講台後,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背後螢幕上只有醒目的三個大字——「不要急」,毫無疑問高質量的增長背後恰恰需要不能急的心態作為支撐。
王曉暉在發言中提到了三條愛奇藝的內容策略:一、唯一比第一更重要;二、用高品質內容服務成熟心態,跟著用戶的變化成長前進;三、持續用品牌內容打造品牌平台。
「唯一比第一更重要。」王曉暉承認,過去為了搶第一,爭市場份額,爭MAU、DAU,爭會員數、會員收入,著急之下帶來很多變形的動作。而且那時市場有大量的資金湧入,不理智的瘋狂造成了很多的代價。
現在,他認為,「唯一的愛奇藝」,比第一的愛奇藝更有價值。
從此次270部內容片單相比去年9月新增的大量劇集,其實不難看出愛奇藝接下來如何打造自己的「唯一屬性」。首先是王曉暉重點介紹的「重大題材內容方面加大投入」。愛奇藝推出了一個「凝計劃」,即集中、專注、凝結,做一些品質大劇。「凝計劃」有個項目是重拍長征,主創團隊來自《覺醒年代》,這會是一部大時代、大背景下更高級審美力的劇集。
「凝計劃」的項目主打經典、史詩、巨製。周期可能3年,也可能5年,「甚至我退休了都可能還沒有完成,但是這個決心要有。」王曉暉說。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王曉暉
而像重大歷史題材《大漢賦》《大唐賦》將以全新視角切入歷史,呈現人與時代的緊密聯結;以及重大古裝傳奇題材《兩京十五日》。這些類型其實已經是如今熒幕上並不多見的題材,如何用如今的創作方式去重塑這些厚重的類型作品,將會是接下來的一大看點。其次則是IP改編的多元化嘗試,網文IP向來是平台劇集的熱衷改編對象。但《人世間》去年的成功,無疑讓人看到了嚴肅文學的巨大改編潛力,同時包括漫改和遊戲IP,此次也進一步增加。
此次片單中便官宣了《人世間》作者梁曉聲的長篇小說改編作品《父父子子》,仍然是李路導演,梁曉聲本人也出任編劇。另一部值得重點關注的嚴肅文學改編作品還有徐則臣茅獎獲獎改編的《北上》、賈平凹的《高興》和張忌的《南貨店》等。
漫改作品方面,官宣的《狐妖小紅娘·竹業篇》光憑一張海報就讓劉詩詩登上了熱搜,而漫改系列還有《開畫!少女漫》《虎鶴妖師錄》《烈焰之武庚紀》和《大理寺少卿游》等眾多作品等待上線。
《狐妖小紅娘·竹業篇》劉詩詩海報
最後則是要更加突出細分內容在不同層級的競爭力,即讓品牌貫穿在內容和平台之間。
在強調精品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頭部效應,目前已經公布製作班底的項目基本台前幕後都有非常不俗的配置,而在類型題材上,愛奇藝也在儘可能實現「唯一性」。
一方面有《銀河英雄傳說》《間客》等科幻劇的類型創新,另一方面《無可替代》《職心攻略》等職場劇也將聚焦更多職業和職場面向;與此同時,愛奇藝的招牌產品「迷霧劇場」則將新增了最高檢獨家授權的《正當防衛》等內容,持續擴展這一劇場的多元風格。
同時在電影、綜藝和兒童、動漫等愛奇藝原本就占據著優勢的內容領域,創新仍然在繼續,正如王曉暉所說,「不要讓最好成為更好的敵人,最好意味著停止,更好意味著前進」,從鼓勵藝術創作到支持多元審美,愛奇藝的內容升級依然在持續加速向前。
經過過去兩年時間的磨礪之後,內容供需兩端其實都已經悄然間發生了變化。
就像王曉暉所提到的,以前影視行業很多人都愛吹牛,有80%的人信誓旦旦的對平台「忽悠」說,我們這個一定是爆款,你不買你就虧了。現在,影視行業的人普遍低調而謙遜,他們會跑過來問:你覺得我再怎麼細緻刻畫一下人物?你覺得怎樣才能引發當下共鳴?
作為常年身處第一線的內容從業者,王曉暉覺得,「我們回到了常識和規律」。他表示今年開始接到的劇本質量明顯高於往年。70分以上的劇本占了80%-90%。
供給側持續變化的同時,內容消費者的需求也同樣在變,多元的類型需求之外,審美層面的高標準更是越發明顯。「以前用IP和流量明星就可以打發觀眾,現在不可能了。現在的大眾,不再喜歡宏大敘事下虛化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命運,他們的審美變高級了,富有內涵的內容在這幾年得到巨大追捧。」王曉暉強調。
從去年大熱的《人世間》到今年破紀錄的萬人空巷的《狂飆》,都印證了這種大眾審美趣味的變化。
在這種環境的巨大變化之下,也意味著整個行業會有更多具有活力的新生力量不斷湧現而出。2022年至今愛奇藝有6部熱度破萬的話題劇集,比過去任何一年數量都多。而其中,有兩部劇集由90後導演拍攝。還有一部是85後導演拍攝的。
這些年輕的新生力量,給予了王曉暉更大的信心。「為什麼新生力量厲害?因為他們是都在攢著勁,想要十年磨一劍證明自己的人。」他看到,更多新生的創作者正在潛心鑽研,「未來三年會是群星閃耀的競爭時代。」面對這個時代,愛奇藝要強化娛樂、人文競爭和啟蒙價值三個維度。
「過去蒙眼狂奔的時代,並沒有看到很多觀念進步,反而有倒退或腐朽。」作為在大眾娛樂內容裡面受眾廣大的影視內容,王曉暉認為,有責任開發蒙昧,普及新知。從近一年熱播劇集中,他覺得,已經看到了這種啟蒙的可能性。
當然,作為一將科技和娛樂融合在一起的商業公司,愛奇藝對於內容質量的提高也體現在新技術上。愛奇藝去年嘗試了兩部虛擬拍攝的劇集,用8米高的LED大屏製作了一些場景,中間各種磕磕絆絆,做完後,參與其中的導演、攝影、美術、製片人終於明白了技術能帶來什麼。
《狐妖小紅娘》虛擬拍攝現場
根據龔宇在演講中透露,在成本方面,有虛擬拍攝的場次,場工人數少了三分之一,後期製作時間大減,當然整個行業也依然在逐步學習新流程的過程中,相關人才的稀缺依然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AIGC的狂飆突進,也讓各行各業產生了危機感。5月10日龔宇演講背後的舞台背景圖,其實便是用知名的AIGC繪圖工具Midjourney製作的。有一些從業者把AI當做洪水猛獸,龔宇的看法是,不用焦慮,「工程師能用AI,編劇也能用。」現在特別流行的AIGC、ChatGPT,雖然距離影視生產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真的不遠了。
與此同時,市場層面的回暖在緩慢展現。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吳剛在做營銷推介時提及,今年以來他拜訪了很多合作夥伴和客戶,年初客戶仍在觀望求穩,但最近兩個月市場明顯回暖,一些原本沒有合作長視頻的客戶,特別是一些原來只做種草的新消費品牌,也開始主動聯繫平台,希望可以藉助愛奇藝的優質人群、優質內容來幫助品牌實現破圈。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吳剛
加上會員收入的持續增長,愛奇藝圍繞會員與廣告形成的兩大貨幣化核心能力也正在不斷趨於完善,並展現出一家商業公司邁向偉大的潛力。
龔宇在其結語中給出了未來愛奇藝努力的方向:「更多的偉大是在於我們希望我們的作品、我們的服務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思考,能給大家記憶,讓大家想的更多,給大家精神層面的回報更多。」
某種層面上,這也揭示了影視內容行業進入到競爭下半場的核心:娛樂、美學、趣味以及能夠在時代中真正製造迴響的精神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