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10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於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或「中國資環集團」)的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列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同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成立大會在天津舉行。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務院國資委已在官網更新了央企名目,至此,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戶數增至98家,中國資源循環集團位列第66位。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將專門從事資源循環利用,承擔打造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務。企業註冊資本100億元,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從股權結構來看,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各占20%,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各占10%。
據中國資環集團董事長劉宇介紹,公司成立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市場化重組整合國資央企相關資產和業務,同時發揮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併購重組行業優秀企業,將企業打造成為覆蓋多個重點再生資源回收品類,集倉儲、加工、配送、以舊換新、標準制定輸出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資源循環方面成立專門的中央企業,既是落實國家層面綠色低碳相關政策文件的需要,同時更意在提升我國資源循環利用水平與效率。
結合今年3月份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來看,其中明確提到要「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興動能。」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當前我國實施設備更新的背景下,中國資源循環利用集團的成立,既是新時代國資央企通過重組優化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也標誌著我國在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完善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拾起賣科技集團總裁陳奕看來,資源循環產業鏈體量很大,每年國內大概有3萬億元以上的體量。「兩新」政策出來後,這家新央企的成立將發揮資源優勢,聚集資本、技術,實現規模化運作,規範技術標準,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推進整個資源循環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對於此次中國資源循環集團落戶天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認為:「循環經濟央企+直轄市」的模式,將央地資源、政策優勢相結合,將為國內外循環經濟產業帶來多方面的發展機遇。
據悉,中國資環集團將同步設立多家專業化子公司,業務涵蓋線下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和廢鋼回收、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回收和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業務、退役風電和光伏設備回收、廢有色金屬回收以及廢塑料回收加工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扶持行業內其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健康運營,引領行業規範有序發展。
長江證券稱,當前,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是,回收、拆解、再利用等環節的處置標準體系不健全,流通環節多,行業魚龍混雜,具有資質的回收企業產能「吃不飽」。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的組建,有望推動資源回收利用的規模化、集聚化發展,提高整個行業的規範性和效率。
(編輯 喬川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a36d1952bde483039ec48feb80c0b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