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評論|醫院「免陪照護服務」實行指導價管理,普惠和激勵如何兼顧?

2024-10-29     封面新聞

蔣璟璟

為積極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緩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後顧之憂,近日,國家醫保局出台護理類立項指南(試行)和優化調整護理價格政策通知,統一指導各省規範護理價格項目;同時新設「免陪照護服務」價格項目,滿足群眾多樣化的護理服務需求。據悉,「免陪照護服務」是指由醫療機構的專業醫療護理員,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生活照護服務,不再依賴患者家屬親自陪護。(央視)

醫院的「免陪照護服務」其實早就存在,近年來其滲透率越發走高。在一些醫院,「無陪護」病房,乃屬於大力推廣的特色服務。作為一類服務,其並不是新事物。但是,作為國家醫保局明確的「價格項目」,其確乎是新設的。這一新設價格項目的舉動,顯然旨在統一定價邏輯和收費標準。這既是給病患及家屬減負,也是實現醫療機構「免陪照護服務」長遠有序發展的必要制度設計。

以往,醫院的「免陪照護服務」或者說「無陪護」病房,整體規模相對有限,收費模式、計價方式,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差異不可謂不大。此番,結合地方的探索經驗,國家醫保局對「免陪照護服務」價格項目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2024年底前各省對接落實立項指南後,試點地區免陪照護服務收費將有據可依……政府指導價管理,這從根本上避免了醫療機構「免陪照護服務」陷於商業化、市場化的過度逐利衝動。

我們知道,公共醫療系統具有非營利性和公益性。然而在現實中,這一基本原則,默認是針對基本醫療服務而言的。一些醫院在實踐中,還摸索出了各種形式的「增值服務」,試圖藉此實現多元創收、增收,「無陪護」病房就屬於其中的重要抓手。必須看到的是,某些就此先行先試的醫院,這塊業務的收費還是相對較高的。若是後續醫院都以之為定價之錨,那麼「免陪照護服務」價格很難體現普惠性。適時明確政府指導價管理,有利於從源頭引導預期。

國家醫保局明確現階段「免陪照護服務」僅適用於特級、Ⅰ級護理患者,且暫不納入醫保。那麼在未來,是不是會強化資源支持,在普惠的基礎上,確保醫療機構「免陪照護服務」的可持續性?既要造福病患和家屬,也要通過有競爭力的薪酬,來吸引優秀人才投身專業護理,那麼「政府指導價管理」到底該如何指導,這勢必非常考驗職能部門的分寸和智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a14c867e5cd34e3fdd4601add7c95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