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圍棋賽「論道」永子,國寶如何譜寫「今生傳奇」?

2019-12-30     保山資訊

12月25日開幕的中國·保山「永子杯」國際圍棋大師賽暨圍棋+綜合園區建設示範現場會傳來好消息:中國圍棋協會將與保山市聯手打造南亞、東南亞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

中國圍棋協會領導林建超表示,保山之所以入選全國首批打造的三個圍棋交流中心之一,與永子文化分不開,更與當地大力發展永子文化產業的努力分不開。保山現已成為圍棋運動的一片「熱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圍棋人。在「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三城」建設大力推進的當下,國寶永子將如何譜寫「今生傳奇」?且看——"論道"永子。

「保山在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方面已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戰略布局和一系列的戰略舉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發揮已有傳統文化優勢打造今天的城市文化品牌。永子文化是保山的一大歷史文化特色,唐《圍棋賦》云:『子出滇南之爐』,《永昌府志》載:『永昌之棋甲於天下』,永子圍棋在保山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傳承,同時也成為今天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展現內容。」

「將豐富的元素融進來,打造一個精美的永子圍棋小鎮,進而建設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永昌閣現已是目前中國最大、最精美的圍棋專用建築,這是保山的光榮,而隨著這一建設成果的延伸,將極大地提升保山經濟發展的文化內涵,提高文化品位,並創造更多的文化品牌價值。」林建超說。

循「棋緣」

1200年前,永昌出永子。《南中雜說》載: 「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為第一。其色以白如蛋清,黑如鴉青者為上。

若鵝黃、鴨綠,中外通明者,雖執途人而贈之,不受也。燒棋之人,以郡庠生李德章為第一,世傳火色,不以授人也。」 道出永子的基本形態以及其不可多得性。

同大多經時代磨礪流傳下來的寶物一樣,永子也曾歷經「命運的坎坷」,於明代成為貢品的「輝煌」後,曾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直到民國時期恢復生產,卻又再流離失散於侵略者的炮火中……

20世紀受困於市場銷路,恢復生產時間不長的「永子」(彼時技術已不純熟)一度停產、恢復、再停產,直到21世紀初,才得以再度恢復生產和發展。

經成千上萬次實踐與摸索,藏人前看不見的艱辛與風險,棋中聖品終重現棋枰,與千古國技相映生輝。

「在一千多年前就能將寶玉石做成這種工藝水平高、觀賞價值高、手感體驗好並具有很強的象徵性和禮儀性的熔煉型棋子,這不能不說是當地人用聰明才智將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發揮到了極致。」林建超說,所以它因被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成為閃現人性光輝的創作。

「今天我們談『保山永子文化』,什麼是文化?觀人文可化天下。圍棋本身具有實用價值與教化功能,然而我們的永子圍棋,首先從物質文化上就賦予了一些原本天然普通的石頭以審美的意義和文化的價值。

它和諧悅目、入手圓潤、觸者心酥;它讓形而上之道、藝術以及豐富的哲學內涵有了演繹的場。溫潤如玉代表的是一種品質,它有心性上的意義,也因此沉澱為它獨特的收藏價值。」圍棋文化研究專家、湘潭大學教授何雲波如是說。

在26日上午舉行的國際圍棋文化訪談環節,何雲波同中國、新加坡圍棋協會領導,以及世界知名棋手李昌鎬(韓國)、高尾紳路(日本)等人就如何弘揚圍棋文化展開了精彩的思想碰撞,為省內外眾多工藝美術大師、棋手及保山圍棋愛好者奉上了一場精神的盛宴。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且是最早一批研究圍棋文化的人,何雲波說,自己對永子與其故土文化相結合的理解是:山之魂、水之潤、玉之靈、棋之道。一粒棋子,拿在手裡的那種沉穩體現的是山的厚重,這應和了保山其名;它的質地溫潤如水且帶有玉的品格,這與溫潤保山多美玉「神湯」的品性不謀而合;它體現著道,體現著棋的精神。永子代表的是一種具有精神的文化價值。

展「棋跡」

作為圍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同時也是保山乃至全國珍貴特有的體育資源和文化品牌,近年來,永子先後被帶到歐洲、北美、東協和日本、韓國等地進行交流展示,倍受圍棋愛好者及專業棋手的喜愛,並在國內外重大圍棋比賽中被指定為專用棋子。

原中國棋院院長陳祖德曾在鑑定永子後題寫:「國寶永子,棋中聖品」;中國圍棋棋聖聶衛平題寫「永昌永子甲天下」;原中國棋院院長王汝南題寫:「永子——圍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原中國棋院院長華以剛題寫:「國粹永子,傳世瑰寶」;中國圍棋協會林建超將軍題寫:「永子甲天下,弈壇千古名」……

永子同樣得到中央以及各地媒體的注意,CCTV-4《國寶檔案》《走遍中國》欄目及多個頻道強檔播出永子專題節目,將永子這顆凝結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並體現著濃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中熠熠生輝的寶石推向世界。

而作為傳承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一門重要的古老傳統工藝,永子的製作技藝對研究圍棋歷史文化、社會人文發展、冶金技術等方面也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

正在策劃撰寫圍棋通史的何雲波教授表示,自己對保山建設打造南亞、東南亞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充滿期待。他認為,在體現物質文化基礎上的永子,應該譜寫出更多美好的交流發展史。他建議,圍繞圍棋加文化、加教育、加產業、加旅遊,下好永子這盤棋。

十年間,永昌閣秀立於青華海,永子棋廠、棋校、文化園、俱樂部遍布保山大地。永子故地成功舉辦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中日韓圍棋元老混雙賽、中日韓世界圍棋名人爭霸戰,國際圍棋文化高峰論壇等重要賽事交流活動,每年僅接待國內外圍棋愛好者及遊客就達100多萬人,永子棋院成為圍棋文化旅遊朝聖的「殿堂」。

2018年,永子棋院被評為AAA級景區和體育旅遊精品景區,目前,計劃投資40多億元建設的永子小鎮也在「孕育」。將永子小鎮建設成為「國家體育文化旅遊產業示範基地」、永子傳奇影視拍攝基地、圍棋培訓及賽事基地、世界圍棋文化交流中心、圍棋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圍棋文化旅遊朝聖地是保山「三城」建設題中亮點,永子將閃爍成為圍棋界的天元。

隨著本屆國際圍棋大師賽暨圍棋+綜合園區建設示範現場會的圓滿落幕,保山探索「賽產結合」(即比賽和「圍棋+綜合園區」開發建設)的進程又更進一步。

圍棋作為一種競技與文化高度融合的智力博弈項目, 應在一種「中心」建設、氛圍營造中,服務於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回到林建超在本次大賽《圍棋與世界》講座環節中所說到的:圍棋具有超越國界、民族、時代、階層和意識形態的普世價值,從思想文化的角度撥動和影響著世界;圍棋是世界人民認識東方文明的窗口以及和平外交的橋樑。(蔣蕾/文 周雲/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So9WG8BMH2_cNUgP5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