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一家人》導演宋陽:努力創造快樂,讓觀眾開心看片

2023-07-21   中國電影報

原標題:《超能一家人》導演宋陽:努力創造快樂,讓觀眾開心看片

從開心麻花舞台劇到《夏洛特煩惱》里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夏洛、大春、張揚,再到製造了許多「笑料」的《羞羞的鐵拳》,宋陽、艾倫、沈騰這組開心麻花「鐵三角」再度合作《超能一家人》,並於今日正式與觀眾見面。

導演宋陽

這次導演宋陽加入奇幻元素,用更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喜劇故事的展開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間。影片講述了多年前離家出走的鄭前回老家喀西契克參加爺爺的葬禮,卻見證一家人觸發超能力,並與家人團結起來共同抵抗乞乞科夫的故事。 宋陽希望《超能一家人》讓觀眾感受到快樂的同時,也能夠將中國式家庭的浪漫傳遞給大家。

目前,在《消失的她》《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等多部暑期檔影片為市場「添柴加火」的情況下,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的加入能夠從類型上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不過,宋陽也坦言,「有壓力,更多的還是擔心觀眾對人物、情節的認可程度。」

01

「讓觀眾開心是我的初衷」

今年是開心麻花二十周年,也是宋陽來開心麻花的第十八年。宋陽一直都在圍著喜劇打轉,從舞台劇演員到電影演員再到電影導演,他的身份不停變化,但唯獨不變的是對喜劇的執著與熱情。「抖包袱、展示喜劇情節的時候,聽得到觀眾的笑聲、看得見觀眾的笑臉,對我來講是非常滿足的事。 觀眾的快樂,是我做喜劇的最大動力。

為了能夠讓《超能一家人》把笑帶給觀眾,宋陽與其他主創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嘗試。首先就考慮製造喜感,讓喜感不斷升級。片中,艾倫飾演的鄭前是全家唯一沒有超能力的「正常人」,但卻是觸發一家人超能力的「開關」,這個設定在電影中就引發了許多趣事。「在《羞羞的鐵拳》中是戲劇情景最大化,而在《超能一家人》中涉及親情展現,就考慮將人物特質最大化,通過將人物標籤化、明確化,賦予特殊台詞讓觀眾先對人物有了初步認定,而後再給予觀眾一個驚喜,喜感就來了。」宋陽說。

喜劇想要讓觀眾笑,需要導演與演員碰撞產生新的火花。其中,沈騰在拍攝期間的即興表演就貢獻了不少歡樂片段。在出場時,沈騰飾演的乞乞科夫以「腳滑」一字馬出場,與他自我介紹的台詞「狡猾的乞乞科夫」形成了前後呼應的笑點。

在面對暑期檔眾多好片的市場環境下,宋陽打心底感到高興,「每個劇組拍一個片子都很困難,大家能紛紛在暑期檔上映,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希望《超能一家人》作為一部喜劇電影,能夠給觀眾帶來快樂,這就是我最大的初衷。」

02

奇幻喜劇是新方式,也是壓力

《超能一家人》歷時170多天的拍攝,取景地遍及國內外六個地方,包含超過1700個特效鏡頭。據了解,為了打造更真實的場景,劇組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建造了24000平方米的置景,其中最大的單體攝影棚達到了10000平方米。

對於宋陽來說,這次用奇幻的方式講一個喜劇故事是給了他不少壓力。「大片不是我追求的效果,但影片因為跟超能力有關,為了能夠與國外超能力題材的電影進行區分,做中國本土化超能力的落地,就考慮做出童話感,這就必然會讓影片的製作成本升高。」宋陽也坦言, 奇幻喜劇在製作成本上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但是奇幻喜劇也具備著其他喜劇類型沒有的空間和優勢。

除了在類型上進行新的嘗試,宋陽也在嘗試讓觀眾「重新」認識艾倫。這次艾倫在片中飾演的角色不再像以往喜劇中「傻乎乎」的模樣。「其實艾倫很放得開,只是觀眾最早認識他,是《夏洛特煩惱》中的『大春』的角色,印象太過深刻。但艾倫身上有很多面,我希望通過更多電影和作品給他放出來,艾倫每一面都表現非常出色。」

電影創作永遠不是導演一個人的創作,而是整個團隊的創作。宋陽就表示,「之前執導影片的體量沒有《超能一家人》大,當時拍攝的處理方式從現在來看比較簡單。到了《超能一家人》時,我是一邊學習一邊拍攝,在藝術指導、攝影老師等團隊的幫助下,儘量將想像中的童話感、人物喜感之外的情感等方面呈現出來。」

03

遺憾固然有,但行動起來更重要

不論是《消失的她》的監製陳思誠、《八角籠中》的導演王寶強,還是《超能一家人》的導演宋陽,都能看到演員到導演之路轉型的突破。從演員到導演身份的轉變在宋陽看來,是責任和幸福感的不同,「演員的責任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全部完成好,符合導演心理要求,將人物塑造成功。觀眾認為我是『張揚』或者『刁副主任』,這是做演員的幸福感。當導演要看全局節奏,肩負的責任與演員有很大不同,但是當導演時,把腦海中的想法變成現實,感覺很幸福。」

電影又被稱為遺憾的藝術,因而做導演不得不面對就是遺憾。面對未完成的影片時,宋陽會覺得像在高考一樣,「沒交卷之前總想著要再檢查一下,再改一下哪裡」。 宋陽還是希望能夠在現階段自己能力下,「將影片做到最好,不用嘴說,因為沒辦法表達我的內心,做就好了。」而他也把行動派貫徹在片場的執導中,「我在片場講戲,有時候可能講不太清楚,然後我就以我的方式演一遍,如果其他人覺得不好,那更好的方式是什麼,再進行選擇就好。」

深耕喜劇創作,帶給大家快樂是導演不變的初衷,他表示,「未來做喜劇是一定的,但是用什麼形式與喜劇結合還要看機緣巧合。」

/李佳蕾

編輯/李佳蕾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