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有不如意,接受這個事實

2023-03-07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生活總有不如意,接受這個事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責任無人可以替代。

孩子天生對家長有依賴感,家長給予孩子應有的教育、陪伴和關懷,

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問題才會求助於家長。

學習提升是王道。

我們的孩子被管的太多了

要花費很多能量去反抗和掙脫

父母家長這種愛方式

源於不放心

源於不相信

源於……

太多自己的內心不安全和焦慮

請多多放手多多相信

給孩子們成長更多的機會

「少年知禮,人生多助」。

少年人知道禮敬,人生中幫你的人就很多。養成文明的舉止習慣,等於為我們打開了通往一切財富的大門。

生活總有不如意,

接受這個事實;

自己總會犯錯誤,

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它們都是最正常的規律。

活著,就是要努力讓生活更好,

讓自己更好,

努力放大生活中的光明面,

放大優化發揮自己的光明面。

而不是做徒勞的事

--阻止一切不好的事情發生。

你今天的努力,是幸運的伏筆,當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開。

即使現在還看不到成果,請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責無旁貸。家庭教育,重結果,更重過程。

物質上的匱乏不可怕,

精神上的空虛才可怕。

在孩子小的時候,讓孩子學會感恩,學會付出,學會包容。

比教孩子學會一門特長,要重要的多。

德,決定命運;善,改變人生。

托起孩子的人生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

「不要以為只有在教訓、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

在生活的每時每刻,

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

都是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複製品,

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的模仿對象。

父母積極上進,孩子就熱愛學習;

父母寬厚善良,孩子就樂於助人;

父母自律自強,孩子就意志堅定。

好的教育,

從來不是靠苦口婆心的說教,

而是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

父母說得再多,

自己若不做好榜樣,

那也是無效的。

只有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才能被潛移默化地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969cb16af18724d5f4ba7f3c9ce80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