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做門掛、釣粽子……普陀這兒的端午真熱鬧!

2024-06-09     周到上海

臨近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真如鎮街道真如鄰聚里中心以端午節日為載體,以文化傳承為基石,以居民體驗為核心,全面鋪開活動形式將社區各年齡層居民緊密聯結,為老、為小、為中青年分別「量齡」打造了與「粽」不同的主題活動。賽龍舟、做門掛、包粽子……豐富的文化體驗吸引了居民積極參與,在濃郁的歷史氣息中收穫古人過節時的樂趣,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在零距離的端午習俗體驗中,品味和傳承千年的端午情懷。

「粽」橫碧波「續傳承」:

真如小伙上演「水上激情」

清風徐來,水波瀲灩,初夏的湖上風景美如畫,中心經過多天的場地預定、線路勘察等精心準備,一場專屬於真如人的「『粽』橫碧波 百舸爭渡」端午主題拓展活動正激動人心地按下「開始鍵」。社區一群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粽」情體驗水上「激情與速度」,成了真如這個端午節的精彩盛宴。

「咚!咚!咚……」彩色龍舟上,船頭的小鼓手緊握鼓槌重重而有節奏地敲擊,分坐兩邊的居民橈手精神氣十足,個個鉚足勁,奮力甩開臂膀,揮汗划槳、破浪前行,眨眼間龍舟在平靜的水面上劃出了一條條水浪,與河岸上的綠意蔥蘢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橈手們整齊劃一的動作,展現了真如人團結協作、力爭上遊的龍舟精神。

一位參與的小伙子說:「社區的活動一直很豐富,但端午期間賽龍舟,這還是第一次。當初一聽說要舉辦龍舟賽,我那個激動哇!今天,我們所有人都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大家互相合作,向著同樣的目標前進,切身體驗了人龍合一的龍舟精神。」

巧手慧心「憶民俗」:

滿「艾」「粽」情老年人

為提升社區老年人的幸福指數,感受端午節日的熱鬧和歡騰氛圍,真如鄰聚里中心為老年人舉辦了「仲夏賦雅趣,粽享端午情」主題活動。

自古以來,端午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插艾草掛菖蒲在自家門前,象徵著驅邪避祟、祈求平安,中心通過一場「艾草門掛」手作活動,讓掛艾的傳統習俗變得時尚又有趣。參與活動的老人們臉上都盈滿笑意,他們紛紛表示,手工門掛不僅寓意好,又能起到驅病防蚊的效果,還能讓家平添一份生機和色彩。活動結束後,他們帶著自己的作品和滿滿的幸福感回家,心中充滿了對這次活動的珍惜和感激。

不止有民俗體驗,更有味覺盛宴,包粽子的傳統必不可少,而對社區的不少老年居民來說,這可是拿手絕活。中心的一樓大廳里,居民們將長長的桌子圍滿,正親手製作一份佳節經典美味,只見一張張翠綠的粽葉在手中翩翩起舞,捋粽葉、做漏斗狀、放糯米、加配料、壓緊實、封口綑紮,大家行雲流水的動作,勾起了圍觀居民的興致,也忍不住動起手來,現場歡聲笑語接連不斷。蒸熟的粽子香更是溢滿社區,大家開心地品嘗著親手製作的佳節經典美味,每一個動作都是文化的傳承,每一口味道都是社區情誼的傳遞。

「解鎖」傳承新玩法:

妙趣端午,「童」享歡樂

釣魚聽說過,釣「粽子」玩過嗎?真如鄰聚里中心將傳統與童趣相結合,開展「濃情端午,放粽一夏」端午主題活動,精心設計釣粽子遊戲和相框DIY,為社區孩子們解鎖節日新玩法,點燃了傳統文化傳承的新路徑、新技能。小可愛們也能像大人一樣,在家門口過上一個與「粽」不「童」的端午節。

遊戲是孩子們的「成長密碼」,一根竿子、一根長線製成的垂釣工具便完全釋放了他們的天性,而且還能無師自通。小手甩杆下鉤,開始比拼,目光瞄準粽子後,專注地控制著釣竿緩緩靠近,家長們也在一旁為孩子們加油鼓掌,享受著難得的親子時光。隨著時間的推移,粽子陸續被「釣走」,現場的歡呼聲、喝彩聲「愉悅」了片區內外,端午的文化魅力駐進了孩子們的心田。

沉浸式的永生花苔蘚畫相框DIY活動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熱捧。現場,孩子們變身為「花藝大師」,積極開動小腦筋,沉醉於擺弄花草的時光里,感受藝術與植物的巧妙碰撞,整個活動室氤氳出一幅歲月靜好的美好畫面。稍許,一個個創意苔蘚畫相框就製作完成,方寸之間,繁花似錦,每一朵嬌艷的小花朵定格了花漾時光,鎖住了社區生活的小美好,孩子們也在「粽」享歡樂中感受到了節日的文化內涵。

端午的美好不僅在於活動的精彩,更在於一顆熱愛生活的真心,在於文化傳承的決心。未來,真如鎮街道將繼續聯合樂助樂齡等各方資源稟賦,不斷向上蓄力,以社區為平台,不斷豐富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讓文化傳承浸潤社區、添彩美好生活,聚力打造「鄰聚里」陣地樣本。

來源:上海普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94112988380e15a0c29c05cb0bee1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