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千萬不要溺愛孩子!轉給家長!

2023-08-16     園長幼師通

原標題:暑假千萬不要溺愛孩子!轉給家長!

假期到了,孩子回歸到父母的懷抱,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吃苦受累」了一學期,假期中極力補償孩子,很容易陷入「溺愛」的陷阱。久而久之,讓孩子越來越無理取鬧,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無條件的,但是愛得過度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

在此,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與幼兒園老師還要提醒家長們:即使在假期,孩子的教育工作千萬不要鬆懈,許多事情不單需要老師的培養,更需要家長的指導。

以下典型溺愛行為,家長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

一、溺愛行為

1、處處特殊的待遇

2、時刻過分關心

3、要什麼給什麼的輕易滿足

4、生活懶散,沒有規律

5、吃飯睡覺時的祈求央告

6、長期以來的包辦代替

7、小磕小碰的大驚小怪

8、處處遷就,害怕哭鬧

9、犯錯時的當面袒護

二、溺愛危害

溺愛使孩子內心無愛,只會接受愛,不懂得付出愛。

溺愛使孩子價值觀混亂,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他覺得自己就是中心、自己滿足就可以了。對很多問題,比如原則性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等全部是處在混亂狀態。

溺愛使孩子能力低下,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

溺愛使孩子厭惡學習,致使孩子諸多的能力都被掩蓋了,這樣他就發展不起來了,學習動力也會因此被限制。

三、拒絕溺愛

那怎樣才能幫助家長不再寵溺孩子了呢?其實,要想真正為孩子好,最奏效的辦法就是「狠下心」:

1、學會「視而不見」

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如果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學會推脫和視而不見。

2、給孩子布置家務工作

告訴孩子他也是家庭的一員,他長大了,可以為父母分擔家務了,並且適當給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任務,讓他去體會勞動,感受父母的不易。

3、該嚴厲時就嚴厲

孩子做錯事後一定不要包庇和不了了之,該嚴厲就嚴厲,該懲罰就要懲罰,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知道犯錯要承擔後果。

4、加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

讓孩子懂得愛與感恩,知道愛他的人為其付出了多少,這樣才能讓孩子更珍惜這份無私的愛,更能去尊敬長輩和關愛家人,可以通過讀相關繪本、看相關動畫來加強。

四、養成規矩

1、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

如果當孩子被批評或出現其他消極情緒時,常常會表現出粗俗、攻擊性的言行,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然後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

2、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

有的孩子對於物品的歸屬意識很模糊。經常隨手將別人的物品抱在懷中不願歸還。只要自己喜歡,就一定要得到。

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幫助孩子更好地區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歸我自己支配。

3、不可以隨意打擾別人

有的孩子過於以自我為中心,於是常常用自己的事情隨意打擾別人。如打斷別人說話等……

如果發現孩子 有這樣的壞習慣,爸爸媽媽要用心平氣和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他懂得當別人在忙的時候不應該去打擾他。

4、做錯事要道歉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地面對,並且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五、老師寄語

其實「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都不是單選題。孩子需要關愛和信任,希望我們給予放手的空間,但是同樣也需要進行行為規範,愛與規則並不衝突,並且很多時候是相輔相成的。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 為中國學齡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致力於幫助托育園&幼兒園園長、教師專業化提升,為托育園&幼兒園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服務平台。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及圖片來自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台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91ccdae257414ce3147caa66abcdabc.html